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事变的主要当事人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一位被蒋介石囚禁长达半个世纪,一位在蒋介石败逃台湾前惨遭杀害。同为西安事变主角,为何两人命运不同?杨虎城为何难逃一死?而对张学良,蒋介石为什么既不杀也不放?蒋文祥在《西安事变张、杨命运异同论》一文中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蒋介石杀害杨虎城的原因,是由于他参与发动了西安事变;但后来他的“言行不慎”又使“点数”逐渐到达。具体地说,有三个原因:首先,“兵谏”扣蒋的动议来源于杨虎城。其次,杨虎城坚决反对“贸然释  相似文献   

2.
杨虎城,名(?)号虎臣。西安事变前夕,杨虎城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第17路军总指挥。 与张学良联手对蒋介石采取兵谏行动,杨虎城决非一时意气所为,而是其成熟的政治和思想主张所致。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深重的民族危机就激发了杨虎城心灵蕴藏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1933年3月,闻知日军向热河进犯,杨虎城坐不住了。他一身戎装,气宇轩昂地赶到石家庄面见蒋介石,慷慨陈词,请缨抗战。 然而,杨虎城受到蒋介石的冷遇。 此后,愤于日军的疯狂侵略,杨虎城又多次致电蒋介石要求将第17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为民族雪耻。但请战之电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直到1935年元月,蒋介石才来了作战命令。不过,不是抗日的命令,而是围剿红军、打内战的命令。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西安事变的主角是张学良.然而,1990年张学良却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说:"西安事变……那是杨虎城不平啊……可以说他是主角哇,不过名义是我,我是主角了,当然由我负责."看来西安事变还有不少没有解开的谜.  相似文献   

4.
冯钦哉是十七路军杨虎城麾下最重要的将领之一.1936年1月23日,第七军军长冯钦哉与第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同时被授任陆军中将军衔. 冯钦哉,原名敬桂,又名精一,后慕唐代名将徐敬业之为人,改名敬业,字钦哉,以字行之.1889年4月11日出生于山西万泉(今万荣县)县.山西优级师范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旅长等职.西安事变前为杨虎城十七路军第七军军长兼四十二师师长,驻防陕西大荔.蒋介石为分化拉拢冯钦哉,曾经派秘书长杨永泰转告冯钦哉,可以安排冯钦哉担任省政府主席,安徽、河南由冯钦哉自己挑.但是,冯钦哉没有同意.  相似文献   

5.
胡博 《军事历史》2006,(4):28-37
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一手创建的部队,这支部队的前身是由陕西蒲城县民团发展而来,在那个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杨虎城将军毅然加入到革命阵营中......  相似文献   

6.
胡博 《军事历史》2006,(6):30-37
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一手创建的部队,这支部队的前身是由陕西蒲城县民团发展而来,在那个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杨虎城将军毅然加入到革命阵营中......  相似文献   

7.
杨虎城作为西安事变主要发起各之一。对蒋介石“兵凍”完全出于国家民族利益而将个人利害置之度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儿女的精神支柱。分析杨虎城爱国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轨迹、学习杨虎城将军在抗日战争中表现的“以身殉志”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会激起我们更高地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为振兴中华,艰苦创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杨虎城,生于1893年,陕西蒲城人,系我国抗日爱国将领,因与张学良将军一道发动“西安事变”而闻名中外。杨虎城将军自小嫉恶如仇,敢作敢为,而且富有谋略。他在迈向军旅道路之前,就曾参与过两次威震当地省县的“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9.
"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形成与确立的过程,蒋介石以此为理论依据,不断"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内战,竭力阻挠、分化和肢解抗日部队,镇压爱国运动、迫害民主人士。这一内战政策,不但遭到共产党的坚决反对,也遭到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界、各阶层进步势力的批评和反对。在日本侵华步步紧逼,民族危亡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张学良、杨虎城从民族利益和自身利益出发,发动西安事变,宣告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于改变国民党政府长期奉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实现国共合作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为全民族抗战准备了必要条件,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相似文献   

10.
冯钦哉是十七路军杨虎城麾下最重要的将领之一。1936年1月23日,第七军军长冯钦哉与第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同时被授任陆军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12,(12):50
先后有130多名共产党员在党代表邓发的领导下,全心全意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1936年,我党与张学良、杨虎城商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均希望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的援助。同年8月30日,党中央提出"准备冬季打通苏联","打通国际路线"。为了取得共产国际的同意和批准,1936年6月初,中共中央派邓发(化名杨鼎华)经新疆去莫斯科。邓发到了西安见了张学良,张对此事很重视,写信打电报给盛世才商办此事。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是从内战转向抗战的关键转折点,是国共两党的机遇,更是中华民族的幸运。目前虽然无法确认最早向保安电告西安事变的究竟是谁,但可以肯定决不是刘鼎、张学良或杨虎城。  相似文献   

13.
红军东征之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 2月 ,红军只身东征抗日 ,无论如何也是缺乏条件的。然而毛泽东偏要出师抗日 ,这显然是一个大举措。红军东征 ,加快了张学良、杨虎城认识的转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17路军,受中国红军和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同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断然拒绝,并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加紧“剿共”,下令镇压西安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12月12日,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国共产党支持张、畅的爱国行动,派遣周恩来到西安,同时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  相似文献   

15.
在民国史上,为什么有一支冯玉祥的西北军,还有一支杨虎城的西北军呢? 冯玉祥原属北洋军阀直系将领,1925年初,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西北边防督办,冯统辖的军队也被扩编为6个师、3个旅。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宣布全军加入国民党,率部经宁夏、甘肃到  相似文献   

16.
报刊文摘     
蒋介石为何不杀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被蒋介石杀害了,而同被蒋恨之入骨的张学良却幸存下来,这是何原因呢?徐铸成在《旧阅杂忆续篇》一书中写道:张少帅当年送蒋介石回南京后,想不到来了个“军事会审”,被投入陆军监狱。在无可奈何中,想起口袋里藏有蒋介石在西安时写给他的接受六项条件的笔  相似文献   

17.
“西安事变”以前,周恩来一直留着大胡子,人称“胡公”,“胡子”曾经作过行军番号使用。 “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前,在国共两党的谈判桌上,蒋介石气势汹汹地冷眼对着周恩来说:“我姓蒋的不消灭共产党,死不瞑目。”周恩来当时站起来,义正辞严地回敬蒋介石:“革命不胜利,我誓不刮胡子。” 10年内战期间,周恩来的胡子一天比一天长,但他从来不刮。直到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  相似文献   

18.
中共在西安事变前后的军事战略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旨在逼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救国的“兵谏”,即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竭诚努力为和平解决事变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会同张、杨,揭露亲日派何应钦扩大内战阴谋,与亲英美的蒋介石、宋子文等进行谈判斗争,力求通过政治谈判和平解决事变.这已是众口皆碑。与此同时,中共还作了重要的军事战略防御部署:红军主力南下,和张、杨的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三位一体,整军经武、枕戈待命。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有力而紧密地配合了政治斗争。鉴于以往对中共在军事方面的作用很少研究,本文试作如下探讨. 一、休整三军,准备应付突然事变  相似文献   

19.
张学良将军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有功于民族解放事业的“千古功臣”。在中华民族命运危机的关头,他和杨虎城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挽救了中国危局,促成了第二次国共两党的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张学良将军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有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优秀的思想品格。对张学良军事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利于振兴中华和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20.
1985年的国庆节,陕西省蒲城内的三万多群众,是在极其欢乐的气氛中度过的。男女老少喝上了清澈甘甜的地下水,结束了饮用高氟水的历史,人人眉开颜笑。“人活着就应该给人民以愉快”蒲城县是著名抗日将领杨虎城的家乡,是关中平原的粮仓。遗憾的是,全县六十多万炎黄子孙,世世代代饮用着高氟水,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