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战场对其它战场的援助和配合王维远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有61个国家卷入,战线广泛,波及三大洲和四大洋。就其战场而言,可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战场。东方战场包括中国、太平洋和东南亚、印缅四个战场,西方战场包括苏德、欧洲和北非、大西洋、地中海五个战场。历史...  相似文献   

2.
二战期间,由于战场消耗远超过兵工厂的产能,许多参战国都采取“以战养战”的方式,大量使用缴获武器。这—点在苏德战场表现得尤为突出,德军利用缴获的苏联武器维系了二线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3.
文锋 《环球军事》2004,(21):47-49
1941年4月,南斯拉夫沦于希特勒的铁蹄之下。共产党在铁托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担负起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重任,同法西斯占领军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到1943年初,游击战争的烈火已经燃遍南斯拉夫全国。当苏德战场上正在进行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局的生死决战的时候,却有多达66万人的轴心国军队被牵制在这里而不得脱身。希特勒暴怒之下,严令驻南斯拉夫的德军司令官亚历山大·利尔将军尽早彻底消灭铁托游击队。  相似文献   

4.
截至目前,驻伊美军逃兵人数已超过8000,比例创下自1980年以来的新高。究其原因,除了非正义的战争性质外,对战场的恐惧使得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厌战情绪而逃离甚至自残。《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国军人心理问题被低估了,他们往往被战场恐惧压的喘不过气来,直到崩溃。针对这些,美军想尽招数,采取了不少的措施,来降低战场恐惧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朱可夫元帅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无疑影响了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被人们誉为“战场上胜利的永恒的象征”。然而,有关朱可夫元帅晚年的经历,直到今天仍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定量评价和探索提高网络中心战中的战场感知能力的途径,针对网络中心战的特点,运用集合论、信息论、图论等理论研究了战场感知能力的量化问题。首先分析了影响战场感知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然后对主要因素进行了量化建模,提出了传感器对指控节点的信息量贡献模型以及指控节点之间的信息量贡献模型,建立了指控网战场感知能力量化计算模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说明了提高指控网战场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美、苏、英、法五大国为首的同盟国与德、意、日法西斯浴血奋战,苏德战场经过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两次战略决战,苏联完全掌握丁战争的主动权;欧洲西战场美英也改变了过去按兵不动的策略,采取了局部反攻的积极行动,最后击溃德国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而在亚洲战场,日本的顽强抵抗给美英军队造成了重  相似文献   

8.
中东装甲战     
里土 《宁夏科技》2002,(4):49-54
在几十年中东地面对抗战中,装甲战是重头戏,引起国际兵家较多的关注。中东装甲战一方是阿拉伯诸国,一方是以色列。阿拉伯诸国并不是每次装甲战都群起出阵,而是随参战的动因有所变化。阿拉伯诸国和以色列的装甲部队历经多次装甲战火的粹炼,各自走向自己的强军之路。中东装甲战场,成了展示现代世界坦克新技术和新战术的上佳舞台。  相似文献   

9.
纵观人类战争史,城市战并不陌生。仅就20世纪的战争而言,二战时的欧洲战场就有40%的战斗发生在城市,二战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德两军大打巷战,作战双方一条街一条街地争,一幢楼一幢楼地战,场面激烈,损伤惨重。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及部分地区冲突,也都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巷战。1993年美军对索。  相似文献   

10.
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转折的一年。在太平洋战场、欧洲苏德战场、北非—地中海战场,反法西斯同盟国都在反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战争主动权已经完全从侵略者手中转入同盟国手里。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美国总统罗斯福、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英国首相丘吉尔聚集在埃及的开罗,举行了20世纪内极具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 开罗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个是当前军事问题;一个是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以后的问题,商讨对日占领政策。 开罗会议的前一天,美军已开始进攻  相似文献   

11.
1940年6月22日,法国在法西斯德国的“闪电战”下败亡,英法联军被迫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基本一统除苏联领土外的欧洲大陆.1941年6月22号,苏德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范围扩大.这时,在欧洲大陆,只有苏联军民与德国孤军奋战,独立支撑欧洲反法西斯战场,史称第一战场.7月18日,为了减轻自己当面的压力,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在给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第一封信中,就要求英国“在西方(法国北部)和北方(北极地带)开辟反对希特勒的战场”,是为第二战场提议之始.  相似文献   

12.
软杀战是指用软杀伤武器削弱以及破坏敌军战斗力的作战。软杀战看不见刀光剑影,听不见激烈的枪炮声,也不会出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场面,它是在一种比较温和的战场环境中,使敌丧失作战能力,所以软杀战又叫“温和战”。  相似文献   

13.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两国立即表示支持苏联抗击德国.然而,当斯大林要求它们在欧洲开辟对德第二战场时,英、美却迟迟未能付诸行动.既然英、美、苏出于反法西斯的共同需要而结成统一战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第二战场"难产的局面呢?对此,笔者试图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4.
文锋 《军事史林》2007,(1):52-5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同法西斯占领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抵抗运动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从1941年开始,德国、意大利和其它仆从国军队相继对铁托游击队发动了5次大规模围剿,但是都没能达到预期目的。进入1944年后,游击队变得比以往更强大了,当德军在苏德战场上连续遭到沉重打击,痛感兵力严重不足的时候,却有包括14个德国师在内的大约40万轴心国军队,被牢牢地牵制在巴尔干地区而不得脱身。  相似文献   

15.
北疆隆冬,冰封雪裹,寒彻肌骨。1月15日,驻哈尔滨某预备役防化团将官兵拉进茫茫林海雪原,展开昼夜严寒条件下的冬季适应性训练。演练中,他们打破传统组训模式,根据实战要求和地形特点全程开设战场,设置“敌情”,提高了官兵在恶劣条件下的走、打、吃、住、藏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朱世巍 《环球军事》2008,(14):57-59
1943年夏秋的苏德战场正是风云变幻、乾坤扭转之际。为了挽回自斯大林格勒战役以来的颓势,德军精心策划了“城堡战役”,出动空前强大的坦克装甲军团,企图重现闪电战的辉煌!但苏联红军也不甘示弱,依托坚固工事誓死抵抗。待到把德军锐气消磨殆尽,苏军又发动了强大反击。反过来撕裂了纳粹德军的防线。大势已去之际,就连德军名将曼施坦因也无力挽回败势.只好带着麾下的南方集团军群节节败退,逃向第聂伯河。  相似文献   

17.
1943年7—8月苏德双方进行的库尔斯克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决定性会战之一,也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库尔斯克战役之前,苏军完成了对情报体制的调整,使之更为适应大规模机械化兵团作战的需要;同时,积极开展谍报侦察和战场情报侦察,掌握了德军的战略意图,为苏军明确战略方向和定下作战决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余秀峰 《军事史林》2007,(10):31-38
一,“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起源于1937年的“突破战车”计划,德军希望设计一种装甲厚并用于突破敌军防线的重型坦克,由于德军在1940年迅速占领西欧,“突破战车”计划就未能实施。当德军坦克在苏德战场遇见T-34中型坦克和KB-1重型坦克时,德军的Ⅰ号、Ⅱ号轻型坦克和Ⅲ号、Ⅳ号中型坦克根本就不是T-34和KB-1的对手。  相似文献   

19.
截至目前,驻伊美军逃兵人数已超过8000,比例创下自1980年以来的新高。究其原因,除了非正义的战争性质外,对战场的恐惧使得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厌战情绪而逃离甚至自残。《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国军人心理问题被低估了,他们往往被战场恐惧压的喘不过气来,直到崩溃。针对这些,美军想尽招数,采取了不少的措施,来降低战场恐惧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史放 《环球军事》2009,(20):52-54
1918年夏天,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走向最后的结局。在欧洲主战场上,西线似乎仍呈现着胶着拉锯,而东线却因为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而由激战转向了停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