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军转民》2007,(8):39-39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是在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协助政府推动军工企业军转民工作而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李杨 《中国军转民》2005,(12):10-11
“协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充实完善职能,建设成为办会规范、特点鲜明、发展方向清晰、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全行业服务的中介组织,进一步发挥在联系政府、服务企业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协调企业间关系、矫正企业不良行为的行业自律作用,为国防科技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这是2005年11月3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在讲话中对协会今后工作提出的要求。金壮龙说,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工技术转化到民…  相似文献   

3.
12月10日上午,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和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联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出口产品目录》推介会,旨在为全面介绍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成果,并力求有效地将军转民技术和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出口产品目录》采用图文并茂、中英文对照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领域的部分品牌产品。全书分核能利用、民用航天、民用航空、船舶及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转民》2011,(11):64-73
组织有关军民融合与和平利用军工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帮助会员单位开拓国际市场,是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新形势下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该说,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仅仅是个起步,有大量工作要做。六年来,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一方面按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9日,作为第14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的组成部分——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共同主办、陕西省工信厅、陕西省军民结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陕西省航空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承办的“航空产业暨军民结合产业项目合作洽谈会”在西安钟楼饭店隆重举行。会议由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国防科技和航空工业办公室主任赵西民主持。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秘书长石金武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参加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本刊记者秦伟)国防科工委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要着力构建和谐军工。为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推动和谐军工的建设,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于2006年5月23日在新时代大厦举办了“构建和谐军工”高层论坛,这是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在举办“转型升级战略”论坛后举办的第二届军工论坛。科工委有关司局、总装备部、国家发改委、国防大学、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北航、军工集团公司的专家学者,就和谐军工的内涵、提出的背景和现实意义,国防科技工业目前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12日上午,由国防科工委主办、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研究中心和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承办的"自主创新,和  相似文献   

8.
2007年3月9日,北京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召开北京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宣传贯彻国防科工委《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北京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副主任谢铁疆、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秘书长石金武与到会的民营企业家进行了深入的座谈。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记者李扬)如何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机制,地方政府如何利用军工技术和人才,用高新技术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使有实力的民用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为国防建设服务;如何利用民用工业企业的改革经验、技术市场、资本市场、管理和人才,推动军工企业的改革,使国防科技工业成为引领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这是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所面临的也是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为此,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中国发明协会于8月4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以建立健全长效的军民互动合作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军转民》2008,(4):6-7
一,协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取得良好成绩 大力推进军工技术和平利用,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多年来,协会紧紧围绕促进军民技术相互转化、良性互动这一工作中心,在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方面积极工作,承担了多项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转民》2006,(9):4-4
本刊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实施《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8月10日至11日,国防科工委科技司与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共同在京举办了“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研讨班”。来自各省、市国防科工委(办)、各军工集团公司、委属各高校、重点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及主要配套单位主管规划计划、科技发展和科技管理的近120名中高层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参加了研讨班。此次研讨班集学习、动员和交流为一体。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理事长于宗林同志对军民结合、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军转民》2007,(7):36-36
第一届"军工论坛"——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战略为了认真贯彻国防科技工业2006年工作会议精神,加深对"转型升级"的理解,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于2006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以"国防科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李扬)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要求。为了发挥省、市国防科工委(办)和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在政府与军工单位之间、军民技术相互转化和军民资源互动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营造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工作氛围,2006年8月28日~30日,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与河北省国防科工办联合邀请浙江、吉林、辽宁、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省、市国防科工委(办)主要领导,在承德召开了“2006年‘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工作座谈会”。国防科工委经济协调司司…  相似文献   

14.
要把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国防科技成果办公室林守和平利用军工技术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大力开展军工技术转民用,不仅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军用技术造福于人类,而且也有助于巩固世界和平的稳定。这次第三次解密742项国防科技成果,是我们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军转民》2011,(11):44-55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会员是协会工作的基石,是协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会员单位搞好服务是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的这个建议非常正确,也非常中肯,是对第二届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实践的深刻总结。六年来,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把搞好为会员服务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以为会员服务为本,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展示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科技成果,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推动军民两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作为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主办单位之一,2007年10月,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组织由10个军工集团公司、中物院和7所委属高校共18个单位组成的国防科技工业展团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在倚山傍海、景色秀丽的深圳,以“自主创新、和平利用”为主题的国防科技工业展团,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众,他们交流、观奇、谛听和平利用军工技术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认真贯彻国防科技工业2006年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加深对张云川主任在报告中提出的“转型升级”的理解,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于2006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以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战略为主题的军工论坛,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和国防科工委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对转型升级的意义、内涵、执行.措施及相关政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刊就有关专家学者的发育摘发如下,以期引起关注并希望来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燕利娜)9月27日,中国军转民杂志社与江苏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携手在南京举办新闻报道培训班,对江苏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企事业单位宣传报道工作负责人共40人进行了培训。培训由江苏省国防科工办军工协调处处长、江苏省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秘书长周锦涛主持。中国军转民杂志主编曹福成和社长宫宏光先后为学员授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军转民》2011,(10):81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主管、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的国家核心期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军工行业权威性杂志。《中国军转民》杂志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刊物。杂志透析国防科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军转民》2011,(7):81-82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主管、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的国家核心期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军工行业权威性杂志。《中国军转民》杂志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刊物。杂志透析国防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