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直接根据单指标相对隶属度的模糊评价矩阵,构造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用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给出了用遗传算法检验和修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和计算判断矩阵各要素的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潜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排序.实例表明,该方法简便通用,计算结果较为客观和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空管体系综合绩效水平,制定了关键绩效领域和指标,提出基于多子网语言决策图的群体评估模型。采用多子网策略分析领域及指标间的影响关系,应用语言尺度辅助群体专家建立了领域及指标间的初始判断矩阵和影响连接矩阵。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在求得各子网内准则的全局权重后,聚合即可得到体系的综合评估值。案例分析表明,相比于不考虑领域及指标间影响的情况,模型结果能更客观、全面地展示各领域及指标的权重,更显著地揭示空管体系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针对雷达组网探测能力的评估问题,采用鱼骨图法对影响雷达组网探测能力的多种因素进行梳理,得到结构层次清晰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改进的区间层次分析—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具体方法是: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构造区间判断矩阵;利用蛙跳算法求解区间判断矩阵中满足最小一致性的确定性矩阵;利用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来确定各指标的风险概率,实现指标体系的评估。以具体的案例为对象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评估方法有效,评估结论相对客观、可信,对雷达组网探测能力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从而为雷达组网的优化部署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白化权函数的装备维修科研绩效评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专家调查法建立了装备维修科研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借助于灰色系统评估法和模糊综合评估法对各科研单位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定,确定了各科研单位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5.
舰船招标工程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选择合理的评标方法,以确定最优的承包商。为此,直接根据单评价指标相对隶属度的模糊评价矩阵,对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进行构造,并用该判断矩阵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和中标商。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系数为目标函数,给出了用混沌优化算法检验和修正判断矩阵一致性和计算判断矩阵各要素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HP-FCE)。实例表明:该方法通用合理,计算结果客观可靠,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评价方法缺乏理论依据、修正标准无法保证原判断矩阵为最优以及只能修正判断矩阵的个别元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海缆安全评估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海缆安全评估方法,建立了海缆安全评估的递阶层次模型,构建了以上层目标为准则的两两比较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并对其进行改造得到了模糊一致性矩阵,然后计算各因素的相对权重和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根据权重对各安全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得到不同因素对于海缆安全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可为海缆安全管理和维护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实例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权重计算是鱼雷作战效能评估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作为一种主观赋权方法,层次分析法忽略了专家经验的模糊性,基于此,提出了四元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该方法将传统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的元素由一个确定的数推广到含有模糊信息的四元模糊数,并给出了方法模型和计算步骤.采用所提方法进行了鱼雷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权重应用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权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人机携带多种侦察载荷执行侦察任务协同效能评估需求,用层次分析法逐层比较分析多种载荷的侦察能力、协同能力、生存能力,建立了侦察效能评估体系。通过专家评分确定指标权重,将认知的灰色性和层次分析理论结合,用灰色系统理论实现评估指标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使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扩展为灰色判断矩阵,给出了无人机多种载荷两两协同方案的侦察效能评估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不同任务背景下比现有模型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针对效能指标权重难以确定、效能评估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等效能指标聚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乘性模糊判断矩阵的效能指标聚合方法。首先,根据直觉乘性模糊判断矩阵提出直觉乘性模糊熵和交叉熵;然后,基于直觉乘性模糊熵和交叉熵计算专家权重,克服了传统指标聚合方法确定专家权重时存在的主观判断误差;最后,集成所有专家的直觉乘性模糊判断矩阵信息确定各效能指标的集成权重。算例分结果析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指标权重信息不完全时的机载雷达作战效能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评估模型。对专家关于指标权重给出的残缺判断矩阵,给出了其一致性评判标准。结合残缺判断矩阵的最佳一致性比例,构造了一个单目标优化模型,用于计算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权重信息不完全的机载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模型。最后给出一个实例验证了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抛锚器作战效能,提出以技术性、战术性、实用性为一级指标的抛锚器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各因素权重,通过设立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建立模糊评判矩阵,用加权平均算法实现作战效能的量化评估。运用此方法对抛锚器作战效能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具有客观性,为抛锚器改进设计和使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风险评估中指标关系的模糊性及层次分析法中一致性判断的缺陷,引入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有效地减小指标判断中的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并使之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一种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风险评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选取某地铁隧道,综合考虑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风险评估体系的复杂性,对其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获取其各因素权重,结合风险指数法对火灾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量化处理;通过权重分析比较得出火灾风险评估中较薄弱的环节,指导地铁设计、施工及运营全寿命期消防安全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3.
根据层次分析法,可以把影响军事工程投资方案选择的各个因素,按照其关联程度和隶属关系组成一个递阶层次结构,并通过分析各因素的相对权重来实现对投资方案选择的定性问题定量化。选择军事工程投资方案包括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一次性检验、计算各层元素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14.
量化判定空袭目标威胁等级是数字化战场信息融合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联合防空作战中指挥决策系统合理分配作战资源的基本依据。但是,空袭目标威胁等级的评判标准至今尚未统一,本文首先使用AHP法建立空袭目标威胁等级层次分析模型,针对AHP法构建成对比较矩阵过于繁琐及各指标权重难以把握的弊端,只针对层次分析模型最下层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量化方法,随后根据量化数值直接构建判断矩阵,并结合DELPHI法给出诸项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某型战车火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模型。分析火控系统顶层故障现象的各个影响因素,建立对应的层次结构,给出模糊判断矩阵,将基于静态的专家经验知识和基于动态的定量测试相结合,然后综合各个专家判断矩阵的差异性,由模糊层次分析法求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进行排序,得到故障部件权重,诊断结论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系统可靠性模糊分配的熵权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模糊数来表示不同模糊因素的相对强度,即通过指标得分的比较,用三角模糊数来表示m个模糊因素的权重系数,建立模糊判断矩阵,根据α截集和决策者对模糊判断矩阵的满意乐观程度指标λ进行模糊区间运算,得出各分系统可靠性指标所占的熵权,再根据熵权对系统可靠性指标进行分配。这种方法可以正确把握处理模糊问题的尺度,减少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7.
在对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某级军械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模型,给出了各级指标的专家判断矩阵,对其一致性进行检验,得出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8.
基于FAHP的DDoS攻击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层次分析法(AH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进行DDoS攻击效果评估。运用AHP法建立了DDoS攻击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构造模糊一致判断矩阵,求出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估,并得出DDoS攻击效果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9.
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装备的保障效能。在评估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尤为重要。针对熵值法赋权中单一指标权重过大,影响评估结果的问题,借鉴AHP赋权法,构建基于指标信息熵的判断矩阵来求解权重,克服了熵值法单一指标权重可能过大的问题。最后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估,通过分析评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360度绩效评估理论,从德、能、勤、绩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4个1级指标和16个2级指标的军队油料节约人员360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多层次灰色评估模型,并对某油料节约小组5位油料节约人员进行了360度绩效评估。案例应用表明,此方法具有系统综合各层评估者提供的"贫信息"的优点,不仅能得出被评估者的灰类及优劣顺序,而且得到了各指标所属灰类和具体的灰色评价权值,使360度绩效较好地实现了绩效反馈的目的。该研究为军队油料节约人员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