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利 《环球军事》2010,(22):1-1
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结束越南之行后的回国途中,登上了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中的国后岛。这是俄国家元首首次视察俄日之间存有争议的岛屿,也开创了“国家元首登岛宣示主权”的新模式。此举引起日本的强烈不满,临时召回驻俄大使以示抗议。但俄方毫不退让说,“总统有义务掌握俄罗斯所有地区的发展情况”,称俄总统还将视察南千岛群岛其他岛屿。一时间,四岛纷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2.
1982年的4-5月,全世界都把目光集中在两伊战争和英阿马岛战争上,狡猾的以色列政府决心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发动侵黎战争,即第五次中东战争,报复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与自己作对的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6月3日,以色列借口驻英大使被暗杀,对巴解游击队据点和难民营实施炮击,24小时内空袭60次,发射炮弹、投掷炸弹万余  相似文献   

3.
沙龙之死     
正据以色列媒体1月11日报道,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当天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5岁。沙龙于2006年因中风陷入昏迷,处于植物人状态已有8年。2005年12月,沙龙因轻度中风入院接受治疗。但是,他在次年1月再度中风,陷入昏迷,处于植物人状态,淡出媒体和公众的视线。2013年1月,以色列传出官方消息,沙龙的身体状况依旧,没有好转也没有出现恶化,且科学家当时宣布,沙龙出现了"明显大脑活动",有专家表示,沙龙可能会苏醒。  相似文献   

4.
美以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 2002-2004年间,以色列总理沙龙为实施"单边行动"计划多次造访美国,并与总统乔治·W·布什交换意见。美国一直扮演着巴以争端调解人的角色。这场旷日持久的斡旋行动中,美国"调解"偏袒以色列受到国际舆论抨击。因此美国也提醒沙龙要保持克制,不要偏离中东和平"路线图"太远了。沙龙也乘机向总统布什和国家安全助理康多莉扎·赖斯提出尽快释放乔纳森·杰伊·波拉德。早在3年前的3月20日,沙龙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就郑重要求美国释放正在服刑的以色列间谍波拉德。沙龙说:"波拉德已经被关押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应该释放他了。"同时他又恢谐地向美国家安全助理赖斯承认以色列的错误,说:"这好比一个男人窥视女人沐浴一样,了解她的隐私。一个国家的隐私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这就像男人窥视女人隐私一样没有敌意啊!况且事过境迁,当事人已受到严厉的惩罚了。"  相似文献   

5.
沙龙当选以色列总理后,巴以争端的走向再次引人注目,从本期起,我刊连载新华社驻加沙记者马晓霖的分析文章,以帮助读者了解中东军事冲突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平西 《环球军事》2012,(20):54-55
近期,德国决定向埃及出售2艘209/1400型潜艇,并于2012年8月31日得到埃及海军(后文简称埃海军)司令奥萨马·阿哈姆德·金迪海军上将的证实。埃及海军已将它们定名为法老级。该项交易引起了以色列强烈不满并要求德国撤销该决定,称此举可能严重破坏德以关系。该消息还频繁成为以色列国内媒体头条,给以色列政府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连日来,一个不太起眼的社团组织——"全俄军官会议"在俄罗斯社交媒体火了.因其发表致普京与俄罗斯全体公民的一封公开反战信,明确要求普京辞职,而走红俄罗斯社交媒体."全俄军官会议"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该团体从一诞生起便是体制的反对派,从一开始就要求"普京辞职".这次不过是瞄准个机会,老调重调罢了.  相似文献   

8.
数字     
《环球军事》2011,(19):4-4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9月2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说,俄塔两国计划在2012年第一季度签署协议,将俄罗斯驻塔吉克斯坦军事基地的驻扎期限延长49年。俄罗斯于1993年开始在塔吉克斯坦驻扎第201摩托化步兵师。2005年,该师改建为201号军事基地,是俄罗斯在国外的最大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陆地三面与阿拉伯国家为邻, 另一面临海,沿地中海东岸有较长的海岸线和多个港口,那是以色列与欧美国家联系的主要门户。海洋也是以色列的生命线。以色列政府一直重视海洋国土的防卫问题。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说:“如果我们无法控制周边的海域,以色列就将成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如同我们必须化沙漠为绿洲一样,我们也必须征服海洋。”  相似文献   

10.
邵骏 《国防科技》2004,(8):54-57
“巴达利亚”和“阿特拉比亚”发生激烈冲突的背景,联合国授权俄美两军实施联合防御行动,对入侵第三国的行动实施反击。这是代号为“托尔高-2004”的俄美首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军事演习中的一幕。前些时日,俄罗斯军报《红星报》等媒体就这一演习进行了深度报道,全程揭秘。一、俄美联合挽救阿特拉比亚5月17日至22日,俄罗斯与美国两国军队在俄久负盛名的诸兵种合成军事学院(原伏龙芝军事学院)举行了首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军事演习。俄美双方非常重视此次演习,俄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副部长尼古拉·科尔米利采夫大将和美驻欧洲陆军司令Б.Б.贝尔将军…  相似文献   

11.
去年12月17日,俄罗斯战略火箭兵信息与社会关系处向媒体发布公告说,俄战略火箭兵2008年计划发射11枚洲际弹道导弹。人们不禁要问,俄罗斯如此频繁地发射战略核导弹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国际 1日,巴勒斯坦官员说,巴方可以接受以色列总理沙龙提出的双方和谈的建议,但要进行有意义的谈判,以色列必须采取停建犹太人定居点等实际步骤。2日,一架美军的运输直升机在巴格达机场以西的费卢杰镇被击落,导致15名美国士兵死亡,21名士兵受伤。15日,两架美军第101空中突击师所属"黑鹰"直升机在伊北部城市摩苏尔坠毁,造成至少17名美军士兵死亡,5人受伤,此外还有1人失踪。3日,被俄罗斯司法机关羁押的俄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发表声明,宣布辞去总裁职务。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反对吊销尤科斯石油公司的石油勘探执照。9日,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西部的马哈亚住宅区接连发生3次爆炸,造成至少100多人伤亡。15日,土尔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两座犹太教会堂遭到汽车炸弹袭击,造成至少24人死亡,100多人受伤。20日,伊斯坦布尔又连续发生5次剧烈爆炸,已造成至少25人死亡,450人受伤。24日,俄罗斯莫斯科卢蒙巴各族人民友谊大学的一座外国留学生宿舍楼发生严重火灾,共造成32人死亡,162人受伤。中国留学生有43人受伤,9人不幸遇难。  相似文献   

13.
9月10日晚,以色列总理沙龙因9日在国内连续发生两起自杀性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而提前结束对印度的访问回国。9月11日晚,以色列安全内阁作出驱逐阿拉法特的决定,蕴含着引发更多暴力冲突的巨大风险。沙龙此举将严重阻碍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实施。对此国际社会深表忧虑,并呼吁其放弃这一“愚蠢的决定”。 以色列现任总理沙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人们对他曾有两句著名的评价:历史学家说,战火频繁的中东战场只造就了一个名将,那就是沙龙,而时事评论家则说,只要沙龙存在,中东就永无安宁之日。  相似文献   

14.
时言军 《环球军事》2010,(19):43-43
9月17日,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正式表态称,俄罗斯将向叙利亚提供“红宝石”巡航导弹。两国2007年就签署了有关该导弹的买卖协议,此后,以色列和美国一直像劝说俄罗斯不要将S-300导弹卖给伊朗一样,劝说俄罗斯不要将“红宝石”巡航导弹提供给同样被以色列和美国所敌视的叙利亚。在不久前进行的俄美两国国防部长会谈中,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还曾劝说俄方停止交易,而以色列方面甚至用与俄罗斯的无人机购销合同来逼迫莫斯科就范。  相似文献   

15.
虽然巴以之间有深深的民族家仇国恨,虽然以色列总理沙龙宣布以色列进入战争状态,虽然巴勒斯坦的人体炸弹把以色列搅得国无宁日,虽然成千上万的以色列军人正在践踏巴勒斯坦人的家园,但仍有许多以色列人对战争大胆地说“不”。他们中既有应视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后备役部队官兵,也有高呼反战口号拼死要给拉马拉普通巴勒斯坦人送水送粮的普通以色列公民,还有誓与被困拉  相似文献   

16.
2月7号,沙龙在大选中获胜,当选为以色列新总理。就在沙龙当选的第二天,美军和以色列国防军开始了代号为“杜松眼镜蛇”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国为沙龙撑腰 沙龙当选以色列新任总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巴以和平之路新的开始。因为沙龙身上有太多的“问题”。去年9月28日,正是沙龙强行“参观”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阿克萨清真寺所在的东耶路撒冷圣殿  相似文献   

17.
6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了“追杀令”,命令俄特种部队和秘密情报机构“采取一切可能手段”找到绑架并杀害4名俄罗斯驻伊拉克使馆外交官的凶手,并将其“彻底摧毁”。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帕特鲁舍夫当天也表示:“俄特工部门将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在境外追捕参与杀害俄外交官的恐怖分子,誓将每个参与作案的恐怖分子都绳之以法。”随后,在6月30日,俄罗斯民族反  相似文献   

18.
阎鸮 《世界军事》2022,(4):14-17
俄"护栏"-3系统都能干啥 本轮哈萨克斯坦暴力骚乱发生后,1月5日,应哈政府的请求,以俄军为首的集安组织军队出兵哈萨克斯坦.在集安组织平定骚乱的视频中,出现了俄空降兵登上运输机的镜头.其携带的一款电子战装备,引起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这就是俄罗斯RB-341V"护栏"-3电子战系统.  相似文献   

19.
沙漠开花—以色列农业见闻1994年4月中下旬,应以色列政府邀请,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对以色列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由70多个国家移民组成的年轻国家。100年前,当犹太人开始踏上他们的这片“故土”时,这里人烟稀少,土地荒芜。而今,以色...  相似文献   

20.
1917年1月6日,德国外交部长阿图尔·齐默尔曼正在柏林的办公室内起草一份电报。这份电报是准备拍发给德国驻美国大使冯·伯恩斯托夫并转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公使冯·埃克哈特的。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年月。一场既无义又无望的战争已使几百万名土兵横尸疆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无论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还是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都伤亡惨重毫无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