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五师八十一团三连的退休职工李兴训,拥有60多亩自己开垦的荒地,同时在团部开了一家网吧。由于经营有道,他年收入超过5万元。像李兴训这样采取一家两业"双轨制"致富的职工在全团已有许多。近年来,该团职工发展私营经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一些富有经营头脑的职工不再满足单靠种植棉花致富的"独轮车",而是采用了像李兴训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思路     
11月上旬,农八师一五○团"三秋"进度表显示,全团棉花产量已突破4600万公斤。团长王新民黑黝黝的脸上溢出灿烂的笑容:"这只不过与去年打了个平手。"有了这一个"平手",王新民心里有了底,他开始考虑来年的生产,开始筹划一些新的项目。"思路"二字便常常挂在他嘴边,但真正让王新民谈谈他的"思路",却只有一句话:种好棉花,养好畜,工业项目想点事。如何种好地2001年,兵团北疆棉区大多受灾。大灾之年,一五○团筹集资金,一举将7万亩渠灌棉田改造为滴灌田。到2003年,该团滴灌面积已超过10万亩,占全团棉花种植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3.
姚剑敏 《兵团建设》2001,(12):35-36
谈起农五师八十一团扭亏为盈、职工全部脱贫、团场发生巨变,人们不约而同地会提起团长冯焰,正是他带领一班人勇于改革,把职工群众挂在心上,才使团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统计数字表明:全团6.51万亩棉花,在遭受特大风灾的情况下,总产籽棉2402万公斤,皮棉单产140.5公斤,实现社会总产值1.8亿余元、利润2170万元,劳均收入10747元,全团无一户职工亏损挂账;为410户职工进行了危旧住房改造,有264户干部职工住上了宽敞明亮的  相似文献   

4.
农三师四十四团地处巴楚县东南60公里处小海子垦区金墩镇。今年1月8日,农三师党委决定:将原有五十二团与四十四团合并,组建成中心团场四十四团,暂时保留两个团机关人员。如今,全团总人口2.75万人,总编制41个单位。2005年,四十四团以"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为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5.
地处中哈边境的农五师八十九团,近几年连续获文化部"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成绩显著单位、"全国农村蒲公英儿童文化园"先进单位、兵团"边疆文化长廊建设"三项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近日,又拟被推荐"全国文化先进县"。该团文化建设方面有些什么道道?团、连文化网络——筑就发展群众文化的基础正是棉花争相吐絮时节,笔者走进这片浸染着兵团特色和各民族文化的土地,不禁为八十九团浓厚的文化气息所陶醉。1996年,该团将"创建全国三项文化工程先进单位"作为党委的奋斗目标之一,先后投资了1100万元建设成了兵团一流的群众艺术馆,一流的儿童文化园、图书馆,全团30个连队都建有文化站、文化室,专兼职干部达34名,形成了团、连文化网站。近几年,团场边境文化建设注重通过有浓郁民  相似文献   

6.
截至今年11月底,农八师一二一团农业职工已向团联合加工厂交售了1.08亿公斤籽棉,一二一团成为兵团第一个突破籽棉总产1亿公斤的农牧团场。一二一团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玛纳斯河中下游下野地垦区。全团总面积704.74平方公里,有可耕地面积75万亩,年播面积36.65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麦、葡萄、番茄、"炮台红"西甜瓜、打瓜等。团场下辖58个农牧连队,公司、厂、站、服务单位39个,科、教、文、卫单位11个。该团有常驻人口4.11万人,1.27万户,流动和暂住人口1.46万人。全团从业人员1.19万人,有职工9080人,一线承包职工5135人。全团有各级干部1608人、基层党组织114个、党员3209人,有专业技术人员1404人,有离退休人员8200人。1951年,一二一团炮台镇作为农七师师部驻地,率先在玛纳斯河流域试种棉花2494亩,亩产籽棉12.5公斤,获得成  相似文献   

7.
二师二十七团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团场,为了帮助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该团党委利用本团水草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养殖致富的路子。近几年,二师二十七团大力发展养殖业,春夏秋冬都可以看到职工忙碌的身影。养殖草鹅、育肥牛羊成为职工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该团社区职工党员祁海龙看到团场的种鹅场不断增加,加之团场出台许多养  相似文献   

8.
农三师49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叶尔羌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上,耕地面积16.36万亩,全团总人口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1%),该团位于  相似文献   

9.
农三师44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小海子垦区中心,军垦新城图木舒克市近郊,总人口2.8万人。全团土地面积79.8万亩,其中耕地16.08万亩。是一个以棉花种植为主,畜牧业、林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为辅的农牧团场。  相似文献   

10.
农三师五十三团地处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东北部,距图木舒克市50余公里。全团耕地面积12.3万亩,总人口1.6万。近年来,该团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阿夏公路(阿恰至夏河营)、阿图公路(阿拉尔市至图木舒克市)贯穿全团,90%的连队主干道实现了硬质化,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北疆进入图木舒克市的第一大门。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该团生产的棉花品质甚佳,最高单产已突破480公斤。该团甘草资源丰富,有野生甘草和人工种植甘草9.7万亩,年收甘草1万吨以上,年生产甘草浸膏500吨,产品长期销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地,是新疆喀什地区出口创汇的大户。该团的甘…  相似文献   

11.
去年金秋,农六师一一一团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文明的灯火在准噶尔南缘这片芳洲亮起来了!农六师一一一团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建于1962年,呼芳公路、甘漠公路穿团而过,全团土地面积6.6万亩,耕地3.2万亩,是个小型农牧团场。多年来,该团党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两个文明建设纳入党委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每年制定切合团场实际的"双文明建设"的规划、措施和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以来,农九师一六六团把"富民强团、幸福和谐"作为执政目标,以民生为导向,走"民生路",念"共富经",谱写了一曲高亢的和谐歌。经济建设:强一产促二产拓三产一六六团历届党委都非常重视控制性水源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到2011年年末,该团滴灌运行面积累计达到了7万亩。在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该团不断寻求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团场增效和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该团牲畜存栏达到6.76万头(只)。党的十七大以来,一六六团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规划支农工业园区面积400亩。2011年以来,团场成功引进了玻璃钢制管厂、PVC制管厂等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价格是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晴雨表",也是调节农业生产的直接经济杠杆。它关系到农牧团场的经济发展、职工的生活水平和发展农业的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连续下滑,迫使农牧团场决策者和农业生产者不得不面对现实,调整农业发展思路,认真探索在农产品价格下滑情况下,团场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问题。农四师七十九团地处尼勒克县东部山区,全团现有人口5688人,其中少数民族2029人,职工1715人,民族职工376人;拥有耕地3万亩,天然草场34万亩。团场生产条件差,农产品竞争条件和能力弱。在农产品价格适度时,该团农产品基本可以销售完;当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特别是近两年,价格大幅下滑时,该团的农产品就出现严重滞销,经济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七师一二五团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师党委关于拓宽职工增收渠道文件精神,采取以政策搭台、技术引导、能人牵头的举措,使第三产业成为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仅庭院经济收入一项就以20%的速度递增,全团23个农业单位实现了一连一品目标。政策搭台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一二五团是七师优质棉花种植、机采棉加工生产基地,2012年投资7000万元建设了机采棉花加工厂,今年,又投资4500万元再建设一条棉花加工生产线,增强了  相似文献   

15.
农二师三十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库鲁克沙漠交汇处,俗称“风头水尾”。建团以来,经过两代军垦人46年的艰苦创业,如今,该团已是棉丰、果壮、畜旺。该团总面积171万亩,人口8495人,职工2504人,主业为棉花、香梨、鹿茸。近年来,三十四团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深化改革,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强化管理”四个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团战略,使团场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崛起。2004年,该团认真贯彻兵团“1+3”文件,使生产资料费用自理率达到100%;大力推广超宽膜、高密度栽培和膜下滴灌节水新技术,使棉花产…  相似文献   

16.
农一师五团新职工人数已占到职工总数的70%以上,该团在安置新职工上,不仅舍得花钱,而且在政治上同本团职工一视同仁。该团在安置新职工工作中做到"四个落实",使生活在这个团的新职工安心又开心。家庭生活落实。新职工来到五团后,该团首先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实际困难。五团是一个贫困团场,危旧住房面积大,有很多五六十年代来到五团的老同志依然住在旧房内。尽管各单位住房都比较紧张,为了让新职工到连队后住上好房子,各单位千方百计盖好新房子。10年来,共为他们新建住房2.43万平方米,每户实住面积达到54平方米,远远超过全团户均住房面积。该团还按1200元的标准给每位新职工配发铁床、被褥、枕头、脸盆、水桶、桌椅板凳、锅碗瓢勺,甚至  相似文献   

17.
连队职工到团部住楼房的多了,学校的课桌都换成新的了……这一件件、一桩桩"小事",被农五师八十四团党委做得有声有色,让职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2011年,八十四团顺利完成团部小城镇建设修编工作,职工危旧住房改造、保障性住房政策得到落实,团部职工住宅楼面积达到4.8万平方米,年均增长28%。说起该团党委做的实事,居住在团部的王莲风感触很深,她近日说,团场补贴了4万元,她自己只付了6万元就搬进了一套69平方米的楼房。"今年,团里投  相似文献   

18.
5月16日,笔者在一师十一团一连的红枣地里看见少数民族职工库尔班·肉孜正在给红枣枝抹芽。近几年,库尔班·肉孜依靠这片红枣地走上了致富路。十一团有少数民族职工群众2122人。为促进团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职工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该团党委大力加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教育、引导、培训,从政策、技术、信息上进行帮扶。该团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待业青年进行就业培训和教育的力度。2012年,新招  相似文献   

19.
刊中报苑     
农一师三团党委行动快、部署早、措施细,在全团掀起学习十六大精神的热潮。该团党委中心学习组和各连党支部结合冬季全员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安排部署了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为重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兵团"1 3"、"1 8"文件精神的贯彻力度。与此同时,该团结合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亿元,职均收入超万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的奋斗目标进行形势教育,进一步加大团场小康建设力度,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该团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进行十六大精神宣传,团广播站开设了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节目,团电视台开设了学习十六大精神辅导讲座和各单位学习十六大精神体会人物专访,各单位利用小  相似文献   

20.
"冬闲"札记     
张泉 《兵团建设》2003,(12):13-14
又一个严冬降临。今年,农一师各团场"冬闲"将忙些什么?带着这样一个疑问,笔者日前走访了塔河两岸部分团场。一团过去,由于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冬季职工主要是挖排碱渠。部分农业连队拾花至第二年3月份,人工收割水稻也要延至来年1~2月份。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力得到解放。该团购买了4台大型挖掘机,替代了人工挖渠;购买了联合收割机,解决了割稻难;推广地膜植棉和科学种田提早了棉花生育期和产量,为提前完成拾花工作,开展冬季全员培训赢得了时间。通过"冬培"学习,职工群众对当前的改革发展政策有了深刻了解,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都发生了大变化。近两年来,职工利用冬季积运农家肥形成热潮;团畜牧站厩肥被抢购一空,原来无人问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