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司务长是基层中队(连)的"管家人",工作干好了顶"半个指导员"。司务长队伍素质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基层后勤建设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关系到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和保障力的生成和提高。编制调整后,武警基层中队司务长由警官改为士官担任,士官司务长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的问题仍然存在。抓好司务长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1985年,司务长由干部改为战士担任后,出现了队伍成份新、业务素质较差等问题,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基层后勤建设。近几年来,总部、军区对加强司务长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受许多因素的限制,这一问题仍未彻底解决。部队普遍认为,要彻底解决司务长不适应基层后勤建设需要的问题,必须恢复军官司务长,这是加强司务长队伍建设,改变当前基层后勤管理薄弱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某部地处苏北,全年无霜期只有180天,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较差,不利于部队训练、学习、生活,给基层后勤建设和管理带来不少困难。两年来, 他们认真贯彻《军队基层后勤管理暂行规定》,以提高基层“三家”(“好当家”、“红管家”、“小行家”)队伍素质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基层后勤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层后勤队伍的素质普遍有提高。整个部队基层“当家人”都由营连主官担任,具备组织领导基层后勤工作的能力;建制连队的司务长都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士官和专业军士担任,具备管家理财和组织连队生产生活的能力;各类后勤专业兵配备齐全、训练有素,具备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技能。二是生产生活设施基本配套。所属部队都已  相似文献   

4.
士官制度实行后,士官队伍已成为部队战斗力快速生成提高的主体力量,在部队建设和训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积极适应士官制度改革的形势,准确把握士官队伍建设的现实,作为完成体制编制调整转型后培养人才摇篮的后勤士官院校如何造就一支基础扎实、技术过硬、能教会管的基层后勤士官队伍,使士官由合格士兵向合格士官的角色转换已成为现实需要。1基层后勤士官学员主要特点探析“入门”标准统一。基层后勤士官学员都是经过本人申请、基层推荐、机关考核、组织审批、全军统考及择优录取等程序“过五关、斩六将”拿到“门票”后…  相似文献   

5.
随着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入,司务长由干部改为士官担任后,由于相当一部分基层部队以营(队)为单位集中组织伙食,一个连队原来编一名司务长现改为一个营编一名司务长,其管理的经费比以前增加了3 ̄5倍。特别是近年来,上级下拨基层经费的总量与前些年相比明显增多,基层财务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把经费联审会签制度拓展至基层营(连)经费管理,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十分必要。1在基层营(连)实施经费联审会签,是充分体现经济民主的重要标志“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历来是我军的优良传统,胡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一直十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军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司务长职务由军官改由士官担任,人才培训目标发生了变化,对士官司务长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实施理论性教学+实践性教学+部队补训这一新的培训方式,不仅为士官司务长人才培训走出了一条新路,也为士官司务长人才全程培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后勤士官队伍是部队基层后勤建设的骨干力量,培训单位在教学过程中要从部队后勤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坚持科学筹划、实事求是的指导原则;要以人为本,坚持把科学育人作为后勤士官培训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要力求创新,坚持把加强专业建设,优化教学体系作为后勤士官培训可持续发展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不少部队广泛开展了营连主官要成为“好当家”、司务长要成为“好管家”、后勤专业兵要成为“小行家”的“三家”竞赛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实践证明,这是一项改善基层后勤管理的治本措施,对稳定基层、加强连队全面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连队“当家人”,只有抓好生产生活,才能保证连队建设的全面发展;而要抓好生产生活,自己首先要明确生产生活工作在连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抓好生产生活工作的本领。本文想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最近,笔者结合贯彻落实军委《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就基层后勤建设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基层后勤工作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值得引起重视。一是连队“粮草官”队伍参差不齐,基本素质弱,管理技能低。目前基层司务长队伍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士官学校毕业的士官生,约占司务长总数的8%,这部分人有一定的业务理论基础,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想管而不会管;一类是专业军士,约占司务长总数的44%,他们实际工作经验比较丰富,懂组织会管  相似文献   

10.
司务长是基层后勤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司务长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基层后勤建设和发展。为此,笔者就当前司务长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系统规划了军队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确立了我军院校要完善以岗位任职教育为主体,任职教育与生长干部学历教育相对分离、军事特色鲜明的新型院校体系的基本思路,这是我军院校为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培养大批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而采取的教育体制创新的重大举措。随着士官制度改革,士官队伍数量和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力量,并成为部队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及未来军事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作为培养后勤士官司务长的院校,正确认识士官队伍在部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司务长队伍,是提高基层后勤整体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抓好司务长的综合素质培训。一是着力达到“四个明确”。即明确中队后勤工作是部队后勤工作的基础,只有夯实这个基础,才能较好地落实江主席关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明确中队后勤工作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只有提高基层后勤保障能力,才能保证部队完成执勤和“处突”后勤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3.
针对预备役部队后勤连队党支部委员的能力、党员队伍的素质、思想骨干队伍的素质与以人为本高标准建设后勤连队党支部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提出了把提高后勤连队党支部成员素质摆在预备役部队后勤连队党支部建设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把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作为提高预备役部队后勤连队党支部建设水平的根本大计,把提高思想骨干队伍素质作为提高预备役部队后勤连队党支部建设水平的重要任务来抓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拟任司务长成为基层后勤建设当家理财的明白人,近日,武警福建总队在武警福州指挥学院举办了一期拟任士官司务长岗前培训。此次培训采取了理论学习、科目演示、经验介绍、现场观摩、知  相似文献   

15.
唐思 《政工学刊》2014,(3):30-31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和兵役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基层单位士官的数量和比例比以往大幅增加,已成为我军战斗力组成的重要力量,士官在部队建设和未来作战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凸显。建好用好士官队伍,是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一个重要基础。习主席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应当看到,在一些基层连队,士官队伍的能力素质与这一目标的实现还存在不小差距;部队本身的一些特殊情况和客观原因,给士官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能否吸引士官、留住士官、发展士官,直接关系到部队的全面建设和各项任务的完成质量。  相似文献   

16.
司务长队伍是基层后勤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后勤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基层后勤建设的发展,影响保障有力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提高司务长的素质,要注重从院校后勤教学的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武警部队士官司务长的整体素质,适应部队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要科学确立士官司务长任职教育培训理念;探索适应士官司务长任职教育培训的方法手段;改革过多过杂内容科目设置,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改变队伍薄弱现状。1科学确立士官司务长任职教育培训理念士官司务长任职教育培训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以岗位任职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目标则应着眼于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全面素质,做到“理论精、技能强、能力全”。一是必须从士官司务长最关心的地位前途问题切入,着力引导他们提高认识,增强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基层司务长队伍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确立了市场、竞争、人才、效率等新思想和新观念,并积极投身于后勤建设和改革中,给基层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新问题,给基层司务长队伍建设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笔者认为,面对新形势,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努力提高司务长素质,不断加强基层司务长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我军后勤工作出现了某些秩序紊乱的失衡状态。其表现:一是宏观上的改革决策指导不当,缺乏对改革项目的总体论证,造成出台项目不慎,如基层司务长实行由干部改为士官担任后,给基层后勤管理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要清理取消各种变相摊派规定,尤其是“几个拿一点”的问题,已经到了压得基层喘不过气、不得不解决的境地。这种向基层转嫁危机、人为制造矛盾的做法不取缔,要基层自我发展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司务长是中队后勤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近几年,我总队各级把加强司务长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加大了选配、管理、培训的力度,有效地改变了以往司务长缺额较大的现象,保持了司务长队伍的相对稳定,促进了基层的全面建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综合素质不够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