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采样频率选取不当使采集的电火工品发火信号波形失真问题,研究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采样频率的取值方法。首先根据发火信号的特征,设计了采样方案;然后利用虚拟仪器软件对发火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确定合适的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进而采集完整的信号波形;最后结合试验数据对采样频率的选取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采样频率的取值规律。 相似文献
2.
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静电发火数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的电热起爆机理,在桥丝药剂系统的物理传热过程中忽略桥丝药剂接触面的热阻和热容等假设条件下,建立其静电发火的理想数理模型。针对此模型方程提出了一种数值解法,并对解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根据Agrawal理论,建立平行双线式电火工品的传输线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外界电磁场和电火工品各物理参数对负载端感应电流大小的影响,为电火工品的射频安全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目前静电感度试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了JGY-50型静电火花感度仪的串联电阻和真空开关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桥丝式电火工品的静电感度测试新方法,通过一个高压线性采样装置直接测量试样在试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曲线,求得试样实际消耗的能量,以此统计试样的静电感度。采用这种方法,测试了JD-11电点火具的50%发火能与放电时间常数的关系,得到了呈单调规律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5.
6.
7.
电磁辐射对桥丝式电火工品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导方法研究射频对桥丝式电火工品的桥丝电阻、烤爆、迟发火以及瞎火等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0%发火功率和0.4MHz的敏感频率条件下,所研究的3种电火工品在照射1~5min后,电阻增加1.2%~7.4%,并且17.3%的试样在照射的过程中出现了烤爆;在对经过照射后的试样进行正常的发火感度试验中,发火时间显著增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迟发火,16.9%的试样瞎火。 相似文献
8.
9.
对测控系统中面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测控系统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军标提出了测控系统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测试项目和要求。最后提出测控系统中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极薄弱目标引信进行火炮动态发火试验时,因后效期的干扰影响,引信的惯性开关极易在弹道上提前闭合而引发早炸,为此设计了引信的动态发火测试方法.通过双行程惯性保险技术保证了引信的在出炮口后解除保险,通过增加RC延时电路对引信的发火充电时刻进行有效延后,使得测试引信完全脱离了火炮发射时后效期的影响.靶场火炮动态发火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光纤法测量表面粗糙度易受到传感器光源、零件材料、零件加工方法和测量环境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测量的精度。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机械压痕法虽能测量火炮零部件的硬度,但对其表面有损害,且某些零部件工作面并不允许使用打点测量方式.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硬度与材料磁导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设计了一种硬度电磁无损检测系统,采用DDS技术实现参数可控的正弦信号源,以满足磁导率测试所需的激励条件.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利用交流电桥拾取由硬度变化引起的检测线圈和参考线圈电压差分信号,并进一步在调理电路中采用正交锁相放大技术对这一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和噪声抑制.硬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以无损的检测方式有效地区分零部件的硬度值,为火炮定型试验中的硬度测量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训练电磁环境逼真度评估这一技术难题,基于相似系统理论,对训练电磁环境逼真度评估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考虑进行分析,明确了训练电磁环境逼真度评估的基本步骤,提出了三种类型相似元关键特征比例系数的确定方法,结合实例简单演示了计算相似元值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对激光点燃含能材料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提出利用激光点燃含能材料时 ,材料表面温度变化计算方法 ;依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 ,说明了激光密度、激光脉冲宽度对炸药材料点火温度影响特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弹上电气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防空导弹电子集成化的提高和打击目标向雷达、预警机等电子辐射类目标的扩展,导弹弹上电气所处的内、外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恶劣,弹上电气电磁兼容性设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将直接影响到导弹性能和作战成败。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三轴光纤陀螺组合技术方案的光路和电路结构,设计了一种三轴光纤陀螺时分复用方案,对比了试验样机分时与不分时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等轨道截面、等炮口截面、等长度、等材料和等电流8种典型的轨道-电枢结构,在电枢速度为0 m/s的情况下,采用Ansoftl 2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分析电流分布特征,得到:矩形截面轨道一长方体结构电枢的轨道炮有最不均匀的电流分布特征,电流主要分布在轨道外表面和电枢后部凹表面,并且分别对应于趋肤效应和电流短路径聚集现象,跑道形截面的轨道一回转体结构电枢的轨道炮有最均匀的电流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