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双拥”工作表彰大会上,一位美丽的军嫂向与会者介绍了自已婚后19年,历尽艰辛,不改初衷、坚持把对军人深深的理解和崇高的敬意化作对丈夫国防事业无怨无悔的支持,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执著地为丈夫撑起一片晴朗天空的感人事迹,与会军地领导无不感动落泪,代表们用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对这位军嫂的崇高敬意、她,就是曾被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百名好军嫂”,葫芦岛军分区后勤部部长黄开军的妻子——李红。  相似文献   

2.
借助电话,我们走进了一位军嫂的来队“现场”。电话中,关于来队的种种酸甜苦辣,她说“历历在目”,她常用的词语是“不容易”、“不一样”、“习惯了”,她的常用表情是笑,偶尔夹着些叹息。她是无数骄傲而美丽的军嫂中的普普通通的一员。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甘愿奉献的女人。对于江苏省滨海县人武部部长崔恒富来说,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妻子姚玉华,是她用自己软弱的肩膀为他和家人的工作生活撑起了一片晴空。 姚玉华今年37岁。纤弱身材,文静朴实。1985年,当她经人介绍与心目中的“兵哥哥”崔恒富结为秦晋之好时,她是盐城市城区街道办事处的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并连续两年被评为盐城市“十大杰出青年”。成为军嫂后,她工作依旧要强,但在生活中又多了一副担子,她得当好后勤部长,支持军  相似文献   

4.
“如果两朵花不能同时盛开,那就让其中一朵开得更鲜艳,不能让两朵花因缺少养分而同时枯萎。”为了这个承诺,她当过家教、保姆、代课老师,开过电话亭、小卖部,甚至开过出租车。她就是被评为“全国百名好军嫂”之一的沈阳军区某炮兵团四营营长梁国亮的妻子孙丽宏。  相似文献   

5.
一位部队首长曾这样解释“英雄通讯兵”、特等伤残军人王刚的妻子的名字:“付出青春,留下芳香。”14年来,付春香以她日复一日、默默无闻的艰辛付出,树立了一个令人关注的军嫂形象。2003年,她被评为全国百名好军嫂。今年2月28日,又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总政治部主任徐才厚、全国妇联主席彭佩云等领导的接见。3月  相似文献   

6.
“军嫂不是缠树的藤。”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人武部部长潘栋岩的妻子曲德清不仅这样激励自己,而且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她下岗不失志,自强自立,10年挣下千万家产;她经商不忘相夫教子、孝敬老人,一个人照顾4位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她致富不忘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接收安置下岗女工200多人。曲德清对事业百般执著、对家庭含辛茹苦、对社会充满爱心,今年“八一”前夕,被市委、市政府和警备区联合表彰为“十佳好军嫂”。  相似文献   

7.
雪莲花盛开在圣洁的雪山上,她那洁白无瑕的身躯,在风霜雪雨中亭亭玉立,藏族同胞把她视为心目中的隅像。常年驻守在雪山草地的解放军官兵背后,不正是有无数个象雪莲花一样的好军嫂,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默默奉献。这里记述的是无数好军嫂中的一个,她就是被评为“巴蜀百名好军嫂”之一的阿坝州红原县人武部部长谭学富上校的妻子王天菊。1973年初,王天菊第一次到谭学富家相亲时,看到他家很穷,母亲瘫痪在床。王天菊却对潭学富  相似文献   

8.
正丈夫是战鹰的守护神,她则是丈夫的守护者因为她是护航军人的妻子,相隔几千里,她学会了独自面对寂寞。"放心巴,注意安全,我会等你回来"这是刘丽认识周祥亮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周祥亮珍藏在心底最温暖的话语军嫂档案:刘丽,南海舰队航空兵部队某飞行团机务大队副大队长周祥亮的妻子,三亚市某公司销售员,为了  相似文献   

9.
“打工妹”悄然成军嫂蒋晓华某部近年来结婚的31名青年军官的配偶中,“打工妹”就有18名,占60%之多。由“打工妹”变为军嫂的骆分队长的妻子说:“我去年来这里,在一家医院打工,同小骆认识、结婚到现在,感觉很好,生活很平静,也很幸福。”如果说几年前基层青...  相似文献   

10.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军警人员对外接触少,适龄官兵婚恋难,一直是部队的一件“老大难”事情。昆明下岗女工、“军嫂”兰菊芬,专职在军地青年之间牵“红线”、搭“鹊桥”。部队领导说,兰菊芬做了一件大好事,她为部队稳定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要好好宣传。 功臣求援信 触动“军嫂”心 4年前,“军嫂”兰菊芬丈夫手下的一名优秀学员从昆明陆军学院毕业后,主动要求到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四川省某市文庙村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闹剧的主角是军嫂李孝珍,她因10多株枇杷树的丫枝被人折断,就站在田埂上破口大骂,使在旁边开小店的蔡思明一家感到格外刺耳。蔡思明妻子杨丽云说:“这儿就咱一家人,她不骂咱骂谁!”于是与李孝珍对骂起来,直至撕扯到一块。蔡思明立即上前劝解,反被李抓破了脸、手,怒从心起,他便帮着妻子打李。村、社干部闻讯赶来时,李已被打得趴在了地上,当即将李孝珍送镇卫生院检查治疗。事后,村、社干部责成蔡思明承担李孝珍医疗  相似文献   

12.
她是一名普通军嫂,是一位伤残军人的妻子,是两个儿子的母亲;20岁那年,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一位无腿英雄,瘦弱的双肩从此担当起整个家庭的重负;尽管24年经历太多坎坷,她内心却充满幸福,如果爱要用言语来表达,她说,她愿一辈子做那个人的双拐……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当军嫂容易,当一个好军嫂就没那么容易了。”可贵阳市小河区人武部部长杨亚琦的妻子马建云在家里不仅是一个“贤内助”,而且在工作上是一个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好干部、好党员,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军营内外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4.
我们单位位于长春市区,是一个有着100余人的干休所。在这个不太大的“小单位”,却有着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在干休所官兵及工休人员当中,只要一提起军嫂张丽华,大家就会赞不绝口,几乎每个人都能讲出几件令人感动、难忘的事情来。 张丽华今年四十出头,是于占军政委的爱人。别看她现在一身便装,年轻时她也是“咱当兵的人”,并且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荣立过三等功呢!张丽华不但工作认真,一丝不苟,在家里更是“里里外外一把手”,是大家公认的“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好党员、好军嫂”。  相似文献   

15.
和你们军人一样,不打无准备之仗。——神六航天员费俊龙在结婚前问妻子王洁:“当飞行员的妻子难着呢,你准备好了吗?”王洁如是回答。那一瞬间,我仿佛在电视里见过。——一准军嫂这样叙述她和穿军装的男友在站台从相见到相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今年被四川省南充市委、市政府授予“好军嫂”称号并出席四川省好军嫂表彰大会的杨素华,刚满29岁,1990年5月她与何永廷在部队举行了结婚典礼,一个月后,当杨素华从部队回到婆家时,望着旧房子、烂板凳破柜子和常年患病的公婆,杨素华首先想到自己是军人的妻子,决心支撑这个家,用一颗爱心,延续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7.
在四川三台县有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好军嫂,她就是县人武部政委顾国寿的妻子何明兰。  相似文献   

18.
驻守在南海万山群岛的空军某雷达站油机班长叶城谊,人称“老黑”,只因整日与油机为伴而得此“雅号”。4月28日“老黑”突然接到来电,妻子黄玉明带着不足3个月的儿子从广西老家来到码头,要他速下山迎接。在远离大陆的海岛,军嫂来队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家庭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将这个社会拼绘成有棱有角的图案,将世界装扮得多姿多彩。 在安徽省长丰县水湖镇的医院里,我们几经周折找到了陈家玲。这位特等残废军人的妻子,十几年来,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冲破世俗的偏见,以一颗对国家对社会对军队无私奉献的爱心,成为当地百姓敬佩的“好军嫂”。她胸前没有军功章,家门口也没有“光荣人家”的金匾,而她却以一颗博大的爱心挥写着人间的真情。  相似文献   

20.
又一次见到了她。这次的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率真顽皮,眉宇间透出几分凝重与成熟,多了几分女孩特有的睿智和深思。“你终于长大了……”我开玩笑说。她苦苦地笑了笑:“我一直在寻找,但一直没能找到……”我相信她说的话。她说过自己遗憾没能成为一名女兵,但她一直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军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