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应坚持“四个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军战斗精神、人民军队革命精神是一脉相通、贯通一气的,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都是我军所提倡和坚持的先进理念和精神文化。因此,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坚持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强化我军战斗精神以及继承发扬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相结合起来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八一南昌起义不仅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而且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八一南昌起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统一战线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八一南昌起义虽然距今已有80多年了,但八一南昌起义的精神是永存的,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军历来非常重视对外形象的塑造。高举民主主义的大旗,彰显人民军队民主文明形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彰显人民军队"子弟兵"形象;大力弘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彰显人民军队宽大仁爱形象;牢牢把握战争的正义性之柄,彰显人民军队和平自卫形象;广泛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彰显人民军队英勇威武形象。  相似文献   

4.
纪律是军队的命脉。在长期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十分重视军队纪律建设。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在实践中探索制定革命纪律;为适应全民族抗战形势,加强人民军队纪律建设;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一步规范人民军队纪律;为维护人民军队高度集中统一,严明一切行动听指挥,使人民军队成为能打胜仗的威武之师、人民爱戴的文明之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军队面临形势越复杂,使命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维护高度集中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党史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古田会议只开了两天,却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古田会议精神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民主集中、制度为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坚守初心、勇创新路。这些思想精髓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曾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巨大的能量和作用,这正是古田会议的"光芒"所在。古田会议也为古田明确了历史定位:这里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古田是新中国成立前后都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唯一一处中国红色革命圣地。  相似文献   

6.
人如潮,情似海。新年伊始,山东省临沂军分区又一次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来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参观沂蒙精神大型展览。军分区政委高绪林告诉记者:"沂蒙精神的核心是爱党爱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驻守在沂蒙革命老区这块红色热土上,全体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沂蒙精神,永做党的忠诚卫士。"  相似文献   

7.
<正>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古田会议决议是划时代的历史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古田会议以建军与改革的鲜明主题连起了人民军队的昨天和今天。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重新学习古田会议决议,重新感受它的革命精神,缅怀红军所创造的丰功伟绩,是一次新的洗礼,必将鼓舞全军官兵的斗志,必将在铸牢军魂、再创辉煌的伟大征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一、探索中前进,夯实建军之基的艰难历程中国革命有自己的独创性,农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红军同样具有独创性。20世纪20年代末,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接触军事工作,最早主管军事工作的中共领导人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曾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有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人民军队必须走向现代化、正规化,并阐明红军建设的基本问题以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问题等,对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从五四运动前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旋即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从1927年起,他便成为党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参与过党中央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许多重大决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周恩来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他不但最早认识到军队对于革命的重要性,而且长期领导军事工作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工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戎马倥偬,东征西战,运筹帷幄,驰骋沙场,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建立…  相似文献   

10.
陈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他长时期处在人民军队领导岗位,对于人民军队的政治思想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  为谁服务,为谁扛枪,是古今中外军队不能回避和必须回答及解决的问题,也是决定这支军队阶级属性的核心所在,人民军队也是如此。陈毅回顾人民军队的历史时指出:“当着彼时大革命失败之际,中国革命人民惨遭屠杀的悲惨情景,逼迫着我党为了保护人民和挽救大革命,不得不领导人民举行武装自卫。这种武装自卫的尝试,便是我党独立建军的根源。”(《陈毅军事文选》, 291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6)   “我党被…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始终不渝地坚持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是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历史经验。回顾我军90年政治建军历史,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的深刻内涵,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确保人民军队本色,推进改革强军,履行"能打胜仗"的职能任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以抗大为代表的人民军队院校在大力开展军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服从和服务于抗战需要,以精神塑造为本,培育和锻造了学员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积极探索了军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促进了军校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土地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奠基时期,也是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时期.它使中国共产党人掌握了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学会了革命战争的指挥艺术,确立了毛泽东在人民军队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形成了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和群众武装相结合的人民战争武装力量体制和一整套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基本原则;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格局;形成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积累了丰富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革命传统和战斗作风,为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人民军队优良传统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邓小平对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主要内涵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二是邓小平对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发展历史的认识和分析;三是邓小平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的人民军队优良传统观,提供了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研究的新视角,回答了"军队传统"这一军事学领域的重点问题,对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长达22年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创造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为建军和作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有: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觉悟,从思想上政治上保证把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建设成为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培育官兵的艰苦奋斗精神和顽强战斗意志,为夺取革命战争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教育改造俘虏和投诚起义人员,成功地将他们培育成为人民军队的革命战士。  相似文献   

16.
正解放军生活:军委习主席提出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请问我们应如何理解和把握"红色基因"这个概念?韩云鹏:红色,寓意俯仰,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祖国的山河、党的历史人物、革命战争年代的遗迹,都因"红色"而典藏了历史,凝聚成精神富矿,沉淀成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在革命、建设、改节各个历史时期孕育、积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承接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精神纽带,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无穷的价值力量。红包基因是信仰的源泉、精神的谱系、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7.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世界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它是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战争史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的壮丽起点。正因为长征具有非凡的魅力和伟大的历史意义,有关长征史的研  相似文献   

18.
《政工学刊》2011,(8):78-79
在人民军队80多年的奋斗征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军各部队培养和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部队特色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1日,是人民解放军建军69周年纪念日。1927年“八一”,伴随着南昌起义的枪声,人民解放军在火与血的严峻战斗中诞生了。开天辟地第一次,人民有了子弟兵。人民解放军“脚踏祖国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所向披靡,已经走过了69年的光辉历程。几十年来,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够保持坚强的战斗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的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已深深扎根于全军之中。它既包括人民军队所特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作风方面的内容,也包括现代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和人民解放军历史的精华,也是中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成功地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革命军事理论的繁荣时期,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逐步形成体系的时期。在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从而使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军队建设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军队思想。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