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先后命令东渡黄河的八路军实行三次分兵,改变了八路军兵力过于集中的状况,使八路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广泛持久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八路军这三次分兵,决策英明,实行得力,为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次分兵,使八路军主力分散部署到有利的战略区域,为尔后的战略展开奠定了基础。1937年8月下旬至9月,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和第129师主力相继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正当八路军按中央军委的部署日夜兼程向恒山地…  相似文献   

2.
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抗战爆发。同年8月,国民党当局始同中共中央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按全国统一战斗序列,改称第18集团  相似文献   

3.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演变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构,它成立于1925年7月,止于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广州国民政府时期,武汉国民政府时期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从1925年7月成立到1927年2月结束。武汉国民  相似文献   

4.
冯宪书 《军事历史》2021,(2):114-121
军队政治工作实质上是党领导和掌握军队的工作,军队政治工作条例是军队政治工作领域的基础党内法规.1938年,八路军政治部制定颁布《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1940年修订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刊载于《八路军军政杂志》,后来于1942年重行颁布.该条例对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条件下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和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部队。它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在陕北三原县桥底镇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1940年2月,改编为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左权(后为杨得志),政委黄克诚。6月底与新四军第6支队会师,整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彭雪枫。政委黄克诚,7月,又与地方支队合编为八  相似文献   

6.
新四军第3师,由八路军第5纵队改编而成,是我党开辟和坚持苏北地区抗日斗争的主力之一。一、增援华中,组成第5纵队 1940年5月,八路军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指派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克诚率第344旅(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新编第2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共五个团一万二千余人及教导营五百余人,分两个梯队由冀鲁豫边南下华中,6月,先后抵达豫皖苏边区,7月,一部同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随后,黄克诚率新编第2旅及第344旅第687团进抵皖东北地区,与新四军  相似文献   

7.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标志,中华儿女在亡国灭种的危险面前,捐弃前嫌,团结抗战.由国民党军第17路军改编的第4集团军作为陕西地方军队的主力,服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统一调遣,开赴中条山抗战.第4集团军将士背负家乡父老的期望,紧密团结晋南民众,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日作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相似文献   

8.
一在介绍天水行营之前,有必要对国民党的行营之设,作点交代。行营,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系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设于地方的最高行政机关。1927年4月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为了消除各地方势力,规定全国军队均由中央政府直接统率,并分别指定驻地及应付的卫戍、绥靖等任务,特于若干重要城市或地区组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代表中央政府对各部队行使统辖指挥之权。1933年蒋介石在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失败后,决定组建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统一指挥各“参剿”部队。此为行营的最早设置。之后,国民党…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的陆军大学季鹏陆军大学是国民政府以“养成健全之军事幕僚、高级指挥官,与高等兵学教官为目的”(蒋纬国主编:《抗日御侮》第1卷,125页,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79)的最高军事学府,抗日战争时期直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校长一职仍由...  相似文献   

10.
萨苏 《国防》2012,(5):74-77
伊藤桂一《北支战线》一书中提到华北八路军与日军之间一场很有特色的战斗,那就是发生在昭和十六年秋(1941年)的深泽围城之战. 根据《北支战线》记载,1941年秋,华北的日军独立第八混成旅团所部,与八路军为争夺石德公路的控制权,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石德公路,是沧石公路向南新铺设的辅线,因为横断当地的八路军根据地而引发双方激烈争夺.从9月到10月,一个月间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与八路军发生的中队以上战斗就达42次,“旅团半数以上军官死伤,部队损失以此类推”.这一系列战斗让该旅团元气大伤,不得不推迟“扫清”石德线的计划.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6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鲁中军区部队,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发展组建起来的。 1942年,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鲁中军区,王建安任司令员,罗舜初任政治委员,辖四个车分区:一分区(兼第4旅)廖容标任司令员,汪洋任政治委员;二分区吴瑞林任司令员,王  相似文献   

12.
左权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 阵亡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今年3月 13日是他的百年诞辰。抗日战争爆发后的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了 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 令。其中宣布: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 八路军总指挥部,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 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 副参谋长。之后,作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八 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的左权,协助朱 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 线,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在山西 掩护部队转移时壮烈牺牲,时年37岁。  相似文献   

13.
君威 《军事史林》2008,(4):34-4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诞生于抗战初期山东渤海地区(即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第3旅、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渤海军区(1944年1月由清河军区和冀鲁边军区合并组成)等部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解放军第7师、第11师、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4.
爱国壮举光明道路──纪念刘公岛起义暨海军支队诞生50周年欧阳文,李伟1944年11月,驻守胶东刘公岛、龙须岛的数百名汪伪海军官兵在军官郑道济的率领下,毅然举行武装起义,投奔八路军。八路军将这支部队命名为“胶东军区海军支队”,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个海...  相似文献   

15.
30年来,关于1937年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时第115师第344旅参谋长是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作者曾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长期工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参与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并发表《八路军第115师部队发展概况》一文,首次公开指出该旅首任参谋长是卢绍武。经考证,作者在本文中更正了此前的判断,认为第344旅首任参谋长是陈漫远。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7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野战军第2纵队。第纵队所辖第4、第5旅源于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西百色起义所创建的工农红军部分团队。主要有红1团、红13团、红3团。1937年6月,红1团、红13团、红3团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第1师。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所属之红1团、红13团、红3团依次编为独立团第1、第2、第3营。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后,主力部队南下;独立团等部由师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领在五台山地  相似文献   

17.
八路军第115师作为八路军的3个主力师之一,第一个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除一部兵力先期留守陕甘宁边区,执行保卫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任务外,主力相继移师晋西南、挺进齐鲁大地,同时另以一部兵力像种子一样,撒在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和苏北等地区,开花、结果.第115师在全国抗战中的伟大历史地位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18.
“红五团”前身探实王健英红军时期被称为“模范红五团”的红一军团第2师第5团,抗战初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第2营,其后演变发展为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第1旅第1团,现今为第16集团军第46师第136团。对此,党史军史均早有定论,并无异...  相似文献   

19.
君威 《军事史林》2006,(2):38-4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20.
君威 《军事史林》2006,(1):31-3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2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