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4年4月,日军发动以打通大陆交通线为目标的“1号作战”。这次战役的第一个阶段主要发生在河南中西部地区,故又称“河南会战”。会战后期,中日双方在豫陕交界处的灵宝地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灵宝战役结束后,日军再度打通平汉铁路,河南会战正式结束。有些权威学术著作认为,河南会战历时37天,期间国民党军“丢失38座县城”。这一说法并不准确。此次会战历时58天,共沦陷县城44个,如果算上有的县城沦陷两次,则共有50次。而到洛阳沦陷时,全省共沦陷县城36个。  相似文献   

2.
1938年6月至10月,在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个省的广大地区内,中日双方的军队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会战,即武汉会战。这次会战历时约五个月,是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一、会战双方的作战企图和参战兵力武汉位处江汉平原之中,居长江与汉水之交,扼京汉、粤汉两铁路的交接点,是我国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南京失守后,武汉又是国民党政府的临时首都,事实上成了国民党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所以,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东,就能支配中国,……通过这一作战,可以做到以武力解决中国事变的大半。”遂决定分兵两路,沿长江两岸和大别山北麓西进,南北合围武汉,采取以攻占武汉为主,消灭国民党军队为次的作战方针。进攻武汉的日军为华中派遣军所属第2军(辖第3、第10、第13、第16师团和骑兵第4旅团)和第11军(辖第6、第9、第27、第101、第106师团、台湾旅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华南敌后武装斗争,逐步建立了以东江和琼崖为中心的华南抗日根据地。与华北抗日根据地相比,华南抗日根据地较为分散,力量亦较有限,故而中国共产党一直寻机发展华南,以壮大区域武装力量。1944年1月,日军中国派遣军发布“一号作战”的命令,“乃企图开拓大陆交通线,以保持中南半岛之陆上联络”。[1]按照“一号作战”的计划,时驻广东的日军第23军将分三期执行“北进作战”“西进作战”“打通粤汉路南线及赣州作战”。[2]“一号作战”期间,日军主力尽数集中于前线作战,客观上形成广大敌后沦陷区兵力空虚的局面。所以,中共中央敏锐地意识到广东广泛开展武装斗争契机的出现,初步设想了“发展华南”战略。据日军第23军规划,在“西进作战”之前,需要“扫荡”广东境内的抗日力量,由此造成西江、粤中、南路[3]等地区大部沦陷。随着桂柳会战的酝酿与爆发,广东地区的国民党部分军队与日军主力相继进入广西战场。中共中央在提出“向北发展”以建立五岭抗日根据地的同时,亦重视发动西江、粤中、南路方向的敌后武装斗争,要求广东...  相似文献   

4.
王宏德 《环球军事》2005,(14):60-61
日本陆军第33师团1939年2月7日在日本仙台编成,属警备专用3单位制师团。3月15日,该部在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中将率领下,奉命侵入中国,编入在我国华东作战的第11军战斗序列。9月4日,中国派遣军成立后。该部担负江西安义、武宁地区的警备。在中日赣湘会战等战役战斗中,该部对江西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杀戮。为支援日军中条山会战,该部除留下第33步兵团荒木支队在安义地区外,其余部队由继任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带领,于1941年4月上旬到达华北,配属华北方面军第1军作战。中条山会战后,该部又参加了华北方面军1941年治安“肃正”作战。1941年11月6日,该部奉命调往缅甸第15军战斗序列,是最先攻入缅甸首都仰光的日军部队。在仁安羌会战,该部遭中国远征  相似文献   

5.
1937年 10月中旬,在日本侵略军的猛烈进攻下,华北战场山西的国民党军一退再退,先后放弃了雁门关到平型关的长城防线,退守到忻口(现忻州市)一带布防,战线南移,使忻口会战成为决定山西战局的关键。在这一期间,直到 11月 8日省城太原失陷,近 10万中国军队同侵华日军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浴血奋战,给日军以重大打击。其中受国民党第二战区统一指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为这次会战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军队配合作战,取得较好战果的一次重大战役。 断敌交通 绝敌供给   忻口在太原以北 90公里,境内并没有便于…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后,国民政府重新命名组建的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简称新1军、新6军,下同)、第5军、整编第74师(整编前为第74军)、整编第11师(整编前为第18军)是国民党的五大王牌军,也是抗日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5支有战斗力的部队。这5支部队在同日寇作战中屡创强敌,成为国民党部队抗击日军的主力。抗战硝烟中诞生的第5军1936年3月,蒋介石接受徐庭瑶考察欧美军队现代化装备后所提出的建议,在南京成立陆军交辎学校。1937年,在交辎学校基础上又扩编建成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任团长。全面抗战爆发后,杜聿明率装甲兵团的两个连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装甲兵团撤至湖南湘潭整训,后扩编为第200师。同年冬该师又扩编为新编第11军。1939年1月,番号又改为第5军,杜聿明任军长,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部分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 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 第25集团军同日进攻香港。9日,中国政府正 式对日宣战,并调集军队反攻广州,日军中国 派遣军为牵制中国军队,策应香港作战,令第 11集团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指挥4个师、2个旅、 3个支队及航空兵一部共12万余人,向长沙方 面发动进攻,企图在汨罗江两岸歼灭第九战区 主力。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3个 师、1个挺进军、1个飞行大队等30余万人, 采取逐次抗击,诱敌深入战法,拟在捞刀河、 浏阳河之间地区包围歼灭日军。  相似文献   

8.
忻口会战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937年10月1 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同一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调第14集团军至忻口与日军会战。阎锡山部署第14集团军及配属部队共8个军为中央集团军.由卫立煌指挥.在忻口正面组织防御;第18集团军(欠第120师) 及第101、第73师,新2师为右集团军.由朱德指挥.在滹沱河南岸罗(?)沟.峨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左翼:第6 集团军2个师1个旅及第120师为左集团军, 由杨爱源指挥.在黑峪、阳方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右翼;第34、第35军为预备集团军.由傅作义指挥,控制于定襄、忻县地区。10月2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2旅团从代县崞县(今崞阳镇) 进攻.第19军坚守一周,9日崞县陷落:混成第14旅团4日饶过崞县进攻原平.第34军第196旅旅长姜玉贞率官兵与敌肉搏.伤亡殆尽.日军12日攻占原平.进逼忻口。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敌后战场上1939年11月河北涞源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发射迫击炮弹,炸死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早已广为人知.然而,在南方正面战场上1942年5月浙赣战役中,国民党军浙西部队巧埋地雷阵,炸死日军第15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却至今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侵华日军的第27师团于1938年7月15日由中国驻屯军旅团为基干编成。中国驻屯军是日军自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最早驻华的部队。侵华恶魔梅津美治郎、多田峻、香月清司等,先后任这支部队的司令官。1937年,就是这支部队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支部队改编为第27师团后,先后归属第11军、华北方面军、关东军、第20军、第23军等战斗序列.参加了武汉会战,华北的"治安肃正"作战,打通湘桂线作战,攻占莲花、永新、遂川、赣州、南康作战等,曾制造了冀中潘家峪大屠杀等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后,第27师团于1945年9月在南京受降区向国民党政府投降。  相似文献   

11.
朱岩 《军事史林》2013,(9):36-38
平型关战役是国民党第二战区拟定的“太原会战”计划的一部分,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山西境内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对日战斗。“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和国民党中央军、晋绥军等先后投入8个军近10万兵力,历时19天,在长达百余里的长城线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抗击日军的战役。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共同御敌的一次成功范例。在整个战役中,国共两军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没能够扭转战场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丁伟 《军事历史》2012,(6):16-21
七七事变后,日本当局增兵华北积极备战.在“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后,日本陆军中央部授权中国驻屯军可自由行使武力的权利.19 37年7月2 7日夜,日军攻占团河行宫,进而从南、东北、西北方向包围中国军队第29军南苑兵营.28日晨,在日军航空作战部队的先行轰炸后,陆军部队从南苑东南、西南以及西北方向展开进攻,以步炮、步工协同作战攻陷南苑兵营.日军并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撤退前,抢先占领南苑至北平的要道天罗庄,伏击撤退部队,致使第29军损失惨重,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也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3.
大事备忘     
《军事历史》2006,(3):3
临汾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和晋绥军区部队一部,对国民党军坚固设防的山西省临汾县城进行的攻坚战。 1947年底山西省运城解放,国民党军在晋南仅剩下临汾孤城,驻有太原“绥靖”公署所属第66师和西安“绥靖”公署所属第30旅(欠 1个团),第27旅炮兵营及6个保安团、2个补  相似文献   

14.
地雷作为一种战术性防御武器,在抗日战争中曾给侵华日军以极大的杀伤。特别是在华北敌后战场上,遍地开花的“土地雷”,使日军闻风丧胆,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在正面战场上,两名日本将军踩响地雷、被炸毙命的史实,却是鲜为人知的。这两名日本将军,一名是侵华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另一名是第69师团第59旅团旅团长木村千代太少将。前者是在浙赣会战,后者是在灵宝作战中,分别被中国军队埋设的地雷炸死的。 1942年4月18日,美军为对日军偷袭珍珠港进行报复,派遣16架B—25远程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轰炸日本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等城市后,其中5架没有返回航空母舰,降落在中国浙江衢州等机场。为此,日军大本营决定,调遣侵华日军第13、第11军8个师团,约14万人,于同年5~8月,发动以摧毁供美军使用的机场和打通浙赣线为目标的浙赣会战。酒井直次的第15师团隶属第13军,也参加了这次会战。  相似文献   

15.
杭州湾北岸地区在军事战略上极具重要意义。抗日战争初期淞沪会战时,日军采取“两翼迂回、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会战后期,日军第10军在淞沪战场的右翼杭州湾北岸实行登陆,与从左翼迂回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合围中国淞沪守军,进攻上海和南京。杭州湾北岸和太湖南走廊对日阻击战,是淞沪会战后期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中国军队未能阻敌进攻,阻击战最终陷于失败,导致淞沪战场防御阵线的完全瓦解和上海的陷落。太湖南走廊的被打通和苏浙皖边境门户洞开,造成日军从南面和西面迂回南京的态势。抗日战史上这惨痛和悲壮的一幕,给后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6.
大事备忘     
潢光战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河南省潢川、光山地区对国民党军的进攻作战。1932年3~5月,国民党军乘红四方面军主力在皖西苏家埠地区作战资料来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III》(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之机,以其集中在潢川县城附近的第20路军第75、第76师共6个旅中的3个旅分别占领潢川以南的仁和集、东南的双柳树和潢川、固始间的桃林铺;又以新编第20师分布于光山县城及其以南的椿树店、槐树店,企图长期据守并伺机继续向鄂豫皖苏区进犯。苏家埠战役结束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  相似文献   

17.
君威 《军事史林》2010,(7):13-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是由起义的原国民党军第60军改编组成的。 国民党军第60军组建于1937年,由滇军龙云下属部队组成,军长卢汉,下辖第1(旅长刘正富)、第2(旅长安恩溥)、第3(旅长杨宏光)、第5(旅长鲁道源)、第7(旅长龚顺壁)、第9(旅长张冲)旅。  相似文献   

18.
关麟征部与徐州会战台湾张晴光徐州会战乃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国军同日军进行的20余次大会战之一,在抗战史上占有显著地位。关麟征之第52军亦奉命参加了此次会战。是时,该军隶属于汤思伯之第20军团,下辖第2师(师长郑洞国)、第25师(师长张耀明),全军2万余人...  相似文献   

19.
第16师团是日本陆军的常备师团之一,1905年7月在日本京都编成,立即被派往满洲驻屯至1909年,1919年、1929年、1934年3次,每次两年在满洲驻屯。1937年9月,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率部队在塘沽登陆,纳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后纳入上海派遣军)。1938年1月15日该师团调归华北方面军直辖,后配属第1军,担负高邑、彰德、濮县、临清的警备和警戒黄河沿岸以及渡河点的侦察。7月4日,该师团调归第2军,师团长藤江惠辅中将。12月15日该师团编入华中派遣军第11军。1939年7月,该师团返回日本整编。侵华期间,该师团先后参加了侵占济南、保定、石家庄的作战,上海战役,南京攻略作战,华北平定作战,徐州会战,攻占武汉的作战,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  相似文献   

20.
1948年早春,西北野战军转入外线作战后,充分发挥新式整军的威力,运用围城打援战法,在陕西宜川及西南的瓦子街地区(属黄龙县),歼灭国民党整编第29军1个军部、整编第27师、第90师2个师部及5个旅,共计3万人,是为宜瓦战役.宜瓦战役是西北野战军由内线转入外线作战的第一个大胜利,经过此役,解放军打开了向渭北平原国民党统治区进军的门户,为继续南下战略进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国民党军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摊薄的战线则由此终于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