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最近,陕西省风县在宝鸡市率先以县政府名义,首批命名了48名民兵为县级农村实用人才,其中15%为农村民兵干部。凤县人武部围绕花椒、药材种植及养猪、养鸡等县域特色经济,大力开展民兵技术培训。使广大民兵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村“土专家”,不但在种植养殖和多种经营方面尝到了农业科技的甜头,还在群众致富上起到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剑  贵启 《中国民兵》2010,(3):53-53
山东省成武县大田集镇王庄行政村民兵排长、农艺师王文斌,种植10亩玫瑰园,一年收入15万元,最近分别被县委、县政府和人武部授予“科技致富标兵”、“民兵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李华 《国防》2007,(7):81-81
河南省泌阳县人武部扶贫帮困动真情,建功老区办实事。他们把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了“双争双带”致富工程,即“争当科技能手、争创文明示范户,带领群众致富,带领军属致富”。先后组织8000多名民兵分批次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班60余期,使80%的民兵掌握了两门以上致富技术,增强了民兵的科技致富能力。  相似文献   

4.
民兵科技致富活动,使一大批民兵致富人才脱颖而出,最近,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政府有关部门对283名民兵科技致富骨干进行业务考核,打241人获得了助理技术员、技术员、助理技师、技师职称。通过开展评定技术职称活动,从中发现、培养、造就了一批人才,为振兴龙山经济储备人才力量。  相似文献   

5.
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党员,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民兵,通过努力学习,正确掌握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围绕土地作文章,走出了一条靠发展效益农业致富的路子。去年“七一”前夕,在县委组织的“致富增收大擂台”活动中,他在全乡一举夺魁,被乡党委授予“致富领头雁”和“优秀共产党员”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东丰县人武部着眼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民兵的培养锻炼。注重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和辐射作用,为当地经济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先后有50余名民兵被市、县评为“产业带头人”、“民兵科技致富标兵”.有43名民兵走上村官的岗位。  相似文献   

7.
昔日,“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兔子不拉屎,四季不打粮”;今朝,“远看像海洋,进去是暖房,蔬菜换钞票,盖起小楼房”。这是江苏省铜山县张集镇二陈村在村民兵连37名民兵的带动下,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大棚蔬菜和蚕桑致富所带来的翻天覆地地变化的真实写照,让人们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1987年以来,上高县人武部在抓好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同时,围绕“科技兴农”,这个中心,在全县6万余名农村民兵中,开展了“争当科技标兵、致富能手”的活动,共、乡、村三级普遍建立了“学科技、用科技”小组,利用农闲等时机,举办短期培训班。几年时间里,已举办过水稻良种选育、果树栽培管理、养鱼、家畜家禽饲养、病虫害防冶,以及农机的维修保养等培训班462期,几万青年民兵参加学习。  相似文献   

9.
一线传真     
浚县巾帼好“时髦” 娘家拿证书 出嫁带“职称” 科技人员热衷的专业技术职称和证书,如今在河南省浚县女民兵中时新起来。娘家学科技拿证书,出嫁懂技术带职称,成为此地农村女民兵的一种时尚和追求。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浚县农民学科技、用科学蔚然成风,先后有1.3万多人领到各类“绿色证书”,1800多人获得农艺、林果、食用菌种植和家畜养殖方面的高、中、初级职称。去年以来,400多名女民兵把获得的技术职称当作“嫁妆”带到婆家所在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兵》2007,(3):32-33
议军会上“武装分数”亮红了脸;3000余名技术民兵走上讲台;“民兵阳光工程”增强致富本领。  相似文献   

11.
新人新事     
民兵“参建致富”能手 四川省珙县巡场镇河口村民兵肖元忠承包了6亩土地种植辣椒、茄子,年收入3万多元,去年被县评为“科技种菜致富能手”。(周应) “希望工程”献爱心 今年以来,贵州省大方县人武部从部长、政委做起,人人都捐资扶持一名失学儿童入学。部长王光发一人就扶持了两名。(吴学江 陈祖隆) 开发河滩创效益 四川射洪县人武部组织发动民兵承包涪江两岸荒地5000多亩,建成良种西瓜基地10个,现已上市销售2000万公斤,创收1200万元。(张萃福)  相似文献   

12.
杨保坤  张建伟 《国防》2000,(4):33-33
自去年以来,邓州市人武部组织29个乡(镇)的73名专武干部下乡为民兵致富献计献策。为使专武干部能真正深入到民兵家中、田间地头,他们采取专武干部向民兵立致富“军令状”的形式,把专武干部的进步与民兵致富联系在一起。 “军令状”的时限为2年,其内容包括:目标任务、实施措施、奖惩办法、完成时间等。为使“军令状”能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松滋县斯家场镇武装部长易峰,找准新形势下武装工作的切入点,创造性地率兵带民实施“六个一”致富奔小康工程:即“一兵一技”(一名民兵掌握1—2项致富技术):“一户一院”(一户民兵家庭建一个经济小庭院);“一排一业”(一个民兵排从事一种产业);“一连一区”(一个民兵连办一个科技示范小区);“一部一地”(武装部办一个以劳养武基地);“一带一联”(每个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带出一户小康户,联系一个扶贫点)。2850名民兵走上了小康之路,354名基干民兵成为奔小康标兵。  相似文献   

14.
宁陵县人武部在全县开展“百名民兵奔小康,引导万人同致富”活动。三年来,全县100名民兵典型共带动建成5个以民兵为主体的“科技村”、“8个各类专业村,使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山东省陵县数百农户先后致信、打电话或前往县、乡(镇)武装部报喜,感谢“先富民兵带富群众工程”帮助他们找到致富金钥匙。农业大县陵县现有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等行业的民兵生产大户4100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左右。为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县人武部牵头组织了“先富民兵带富群众工程”,发动先富民兵帮扶身边农户,同时开展向富裕户取经求教活动,学习其创业精神和致富本领,交流生产信息。人武部还通过评选和宣传“致富标兵”、“带富大王”等形式,调动先富民兵传、帮、带的积极  相似文献   

16.
1985年,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武部率先在龙泉镇书房村建起了全区第一个规范化的“青年民兵之家”。当初,它的职能还只是进行民兵政治教育,对村民进行全民国防教育。后来,应广大青年民兵的要求,“家”陆续从区农业局等单位请来了农业专家、果树专家为青年民兵授课,介绍栽培管理的“秘诀”,使大家在活动中不仅增强了政策、法纪观念,而且学到了一两项致富本  相似文献   

17.
1 16年前,曾在青海高原某部服役的张金有退伍返乡后,被组织上安排到铜川市郊区阿庄乡干起了武装工作,按照编制,他手下有500多名民兵。上任伊始,他想点验一下自己的兵马,骑着自行车一天跑了上百里路,最后只集合了9个兵。为啥?他走村串户寻找答案,调查了10位民兵连长,38名民兵,得出一个结论:穷!民兵连长们告诉他,阿庄乡人均收入不足百元,有的家庭七、八个人合盖一条被子,只有一条没打补钉的裤子,出门时,大家轮换着穿。民兵们猫吃浆糊——在嘴上挖抓,谁还有心思练摸爬滚打! 由此,张金有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要搞好农村的民兵工作,首先要改变贫穷的面貌。找出了民兵工作难以开展的症结,又理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张金有就为民兵们瞅准致富门路。在一位西北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建议下,根据本乡地处黄土高原的特点,张金有果断做出了“栽果树致富”的决定。几天后,他请来果树专家和乡科技员,办起了果树培训班。头一期办班,参加的民兵寥寥无几;第二期办班开始前,他东家出西家人,挨门挨  相似文献   

18.
1月20日,湖南省凤凰县三拱桥乡民兵活动室里,150多名群众在听民兵龙芳有讲“板鸭加工技术”。龙芳有在一家肉食品加工企业打工,是一名技术骨干,他回家后的第二天,就被乡武装部长安排讲课。今年春节返乡期间,全县3000余名外出务工技术民兵在家乡传授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320多项,提供致富信息560多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枣庄镇挑选百余名民兵骨干,加强科学种植养殖经验的培训,鼓励积极创业,并引领帮扶当地困难群众,采取“—对一”帮扶的办法,成为当地农民科技致富的“二传手”,引领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铜山县人武部在各乡建立了200多个“民兵帮扶致富基地”,充分发挥民兵富裕户在扶持农村烈军属、民兵贫困户脱贫致富中的示范、辐射作用。现在全县已有800多户烈军属、困难户和民兵脱贫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该县黄集乡谢庄村青年民兵、食用菌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