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实现尾流自导鱼雷整个弹道过程的优化,采用几何分析法。首先分析了尾流自导鱼雷射击弹道需满足的约束条件,然后建立了尾流自导鱼雷一次转角射击和二次转角射击两种射击模式下的射击诸元解算模型,最后建立了尾流自导鱼雷射击弹道优化解算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解算流程图。该模型基于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的数学原理,兼顾工程实现时的弹道约束,也充分考虑了其作战使用时的实现流程,能够为尾流自导鱼雷有关问题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按作战的需要和尾流自导鱼雷的技术特点,在分析直航鱼雷齐射原理、解决问题方法的基础上.解决尾流自导鱼雷齐射的"不漏"问题必须依据目标的几何长度和鱼雷的弹道特性,把握齐射鱼雷进入目标尾流的间隔.建立尾流自导鱼雷扇面齐射和平行齐射方式下鱼雷射击参数的解算模型.不仅可以提高尾流自导鱼雷齐射命中概率,而且还可以通过齐射雷数的选择提高齐射鱼雷的命中数量.  相似文献   

3.
尾流自导鱼雷有效射击阵位范围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基于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分析,采用几何分析法,分别对尾流自导鱼雷在一次转角射击和二次转角射击两种模式下的有效射击阵位范围进行解算。得出该雷在两种射击模式下的有效射击阵位范围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满足了尾流自导鱼雷作战使用时对作战平台占位机动就位点选择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简化指控系统解算流程,缩短指控系统解算尾流自导鱼雷带角射击参数时间,为后续的鱼雷模拟器的软件研制提供实现手段,提出在尾流自导鱼雷有利提前角射击弹道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转角航行的改进的尾流自导鱼雷带角射击模型。依据尾流自导鱼雷射击原理,结合有利提前角射击和二次转角射击,对所提出的模型及其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与推导,简化了鱼雷带角射击参数的解算。深入分析了尾流自导鱼雷带角射击逻辑,提出采用面向过程设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仿真,经过对仿真输出图形和仿真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标机动是目标应对鱼雷攻击的方法之一,研究目标机动自动判断方法有利于鱼雷命中目标.阐述了线导+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控制模型,提出了采用的鱼雷弹道信息和目标机动判断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弹道信息在目标机动判断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尾流自导鱼雷及其射击控制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从分析尾流自导鱼雷制导机理和弹道特性入手,指出选择瞄点是尾流自导/线导+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或导引控制的关键及困难所在.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了水面舰艇发射火箭悬浮深弹拦截潜射尾流自导鱼雷的作战使用问题,首先,概括了潜射尾流自导鱼雷的攻击原理。其次,介绍了水面舰艇针对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预测原理以及鱼雷提前角估算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火箭悬浮深弹拦截鱼雷的射击要素求解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检验,归纳了火箭悬浮深弹射击提前角随相关参数变化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对火箭悬浮深弹拦截潜射尾流自导鱼雷的作战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舰船尾流和尾流自导鱼雷导引机制的研究,讨论了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选择的依据和方法,分析原有模型的不足,建立了新的尾流自导鱼雷攻击解算模型。新模型修正了原有模型因简化和近似而造成的误差,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并首次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求解,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及解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舰船尾流和尾流自导鱼雷导引机制的研究,讨论了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选择的依据和方法,分析原有模型的不足,建立了新的尾流自导鱼雷攻击解算模型.新模型修正了原有模型因简化和近似而造成的误差,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并首次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求解,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及解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尾流自导鱼雷自导开机距离设置直接影响到鱼雷是否能可靠捕获尾流,开机距离的设置通常考虑尾流自导装置自适应调整及目标运动要素误差的影响,射击态势的影响因素不容忽视但未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分析计算不同射击态势下目标运动要素误差对尾流自导鱼雷直航段航程的影响,得出了射击态势对尾流自导鱼雷自导装置开机距离影响的程度及规律。  相似文献   

11.
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保持距离导引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捕获和跟踪目标尾流的特殊要求,分析了现有导引方法的不足。利用鱼雷位置点与目标方位线之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了"保持距离导引法"的概念、建立了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的导引模型,从根本上消除了通过估计目标距离而确定目标方位修正量的困难,并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这种方法的特点及作战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减少航程损失的尾流自导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元换能器组的尾流自导导引方案,它对尾流的左右舷判别能力使其可以采用较小的尾流出入角度,从而可以较大程度降低鱼雷航程损失.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在不降低鱼雷末弹道命中概率的前提下,将尾流导引段的航程损失由通常的15%降低到5%左右.  相似文献   

13.
计算声自导鱼雷直进射击成功概率的解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用仿真方法计算声自导鱼雷直进射击成功概率速度慢且计算的等概率线不光滑等问题,利用数学分析及概率统计的理论,给出了一个计算目标能进入直进射击的声自导鱼雷自导作用扇面概率的近似解析公式,并用仿真方法对这个公式进行了评价,数值实验发现,所得公式能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传统的方法计算自导鱼雷的捕获概率,计算误差大,且无法求出主动自导时的多次连续捕获概率。本文在分析目标和鱼雷误差散布的基础上,结合自导作用距离随舷角变化的规律,建立了一套计算主动自导鱼雷多次连续捕获概率的统计求解法。对某型鱼雷主动自导多次连续捕获概率所作的计算表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潜艇攻击鱼雷最小射程圆内目标的方法问题,首先,给出了不同自导方式下鱼雷最小射程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对鱼雷攻击的影响;然后,依据鱼雷二次转角射击弹道过程,建立了鱼雷二次转角射击通式,并分析了鱼雷二次转角射击需满足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潜艇攻击鱼雷最小射程圆内目标的具体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攻击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鱼雷装载试验信息很少,用数理统计方法评估其装载失效率,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2)模型,结合实例对鱼雷装载失效率和工作失效率的关系进行建模,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推算鱼雷装载失效率.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拟合和预测精度,方法简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悬浮式深弹反鱼雷时,若只能根据声纳兵的经验估计鱼雷距离,如何正确估计鱼雷航向角范围就成为正确布放悬浮式深弹的关键.从直航雷的相遇三角形和尾流鱼雷命中目标条件出发,推导出鱼雷相对舰艇的正常提前角,从而确定鱼雷在被发现点的最大航向角范围,为正确投放悬浮式深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种提高正横布置潜艇发射装置发射安全性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横布置的潜艇发射装置在发射鱼雷诱饵时,由于受潜艇航行带来的水流作用力的影响,鱼雷诱饵出管后将向潜艇的尾部方向回转,如果潜艇发射鱼雷诱饵时的航速较高,则这种回转将十分严重,有可能与发射艇的尾部相碰撞,这将给发射艇及鱼雷诱饵带来安全性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鱼雷诱饵发射装置在艇上作向前倾斜的斜置式布置结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此种布置方式可以削弱鱼雷诱饵出管以后的回转趋势,从而可以避免较高航速时鱼雷诱饵与发射艇的回转碰撞.  相似文献   

19.
正横布置的潜艇发射装置在发射鱼雷诱饵时,有可能与发射艇的尾部相碰撞,分析了诱饵在发射管内的运动,建立了诱饵发射后在脱离发射管阶段及在初始弹道阶段的弹道数学模型,并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分析了不安全的内因,提出了为了保证诱饵发射的安全,应合理确定发射时的艇速、诱饵出管速度、合理选择舵角和操舵方式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