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八路军第115师入鲁后,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客观分析和利用山东国民党军队的派系矛盾,针对国民党驻山东军队的特点,卓有成效地开展对韩复榘、范筑先、于学忠、常恩多等国民党将领的统战联络工作,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斗争,有力推动山东根据地抗战蓬勃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如果没有韩略村伏击战,会不会有电视连续剧《亮剑》?作者都梁没有正面回答。但他说他反复研究过六师前身部队三八六旅十六团的战史,王近山指挥的韩略村伏击战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10年10月10日,我们一行来到韩略村,见到了当年的战斗遗址,见到了后人立的纪念碑,见到了当年配合八路军作战的民兵。当地一位80多岁的老民兵说:"洪洞县是老游击区,听说八路军要在这儿揍鬼子,民兵、妇救会很快动员起来配合部队作战。天一黑,我们就封锁了道路,切断了韩略村和外界的联系,我那时  相似文献   

3.
在彪炳史册的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民众,发挥中国地广人众的优势,创造和运用伏击战、袭击战、破击战、地雷战、地道战、庥雀战等千姿百态的游击战术和作战手段,在广阔的敌后战场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  相似文献   

4.
抗战初期八路军与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合作马增浦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的合作,推动了对日作战的进行。而抗战初期的华北战场,正是两军配合,共同抗日的主要战场,两军合作的形式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思考。一、八路军...  相似文献   

5.
1939年3月30日,正当中国国共两党已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合力抵抗外辱之时,国民党顽固派却在山东省博山县太河村制造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反共 事件,无故杀害和抓捕八路军指战员200余人,鲍辉等多名八路军山东纵队高级干部遇难。  相似文献   

6.
唐炎 《军事历史》2001,(3):48-52
皖南事变已经过去整60个春秋。血的教训曾促使新四军及华中抗战实现了三个重要转变。我作为这一事件的经历者,现对这一事件的有关问题作些探究,以就教于各位。一、皖南事变后,从新四军政治地位来看,实现了摆脱国民党当局的羁绊,向独立自主地肩负起华中抗战使命的阶段转变1940年10月19日,国民党顽固派以何应钦、白崇禧名义发出“皓电”。该电限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在1个月内全部开到黄河以北地区,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缩编为10万人。出于对当时国内外形势及自身力量的考虑,中共中央以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名义于11月9日发表…  相似文献   

7.
全国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八路军、新四军中出现了军衔,这是自人民军队建军以来的一个新变化。对于八路军、新四军中的军衔,诸多论述认为是国民政府授予的,笔者认为这一认识有待商榷。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起,到抗战胜利结束,以国民党为主体的国民政府未曾给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授予军衔,而八路军、新四军这一时期之所以出现佩戴国民革命军军衔的情况,其实是由中共内部掌握,同时又便于对外交往开展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庹平 《军事历史》2004,(4):23-29
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上海、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这时,国民党军最高指挥机构也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并指挥其在华北敌后的军队打游击战。总的来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的游击战相比较,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其规模和成绩都不大。本文拟就以下五个方面对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作一探讨,略陈管见。一、国民党军“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是国民党…  相似文献   

9.
论抗战初期八路军的战略举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在华北战局日益危急的形势下 ,八路军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与指挥下 ,火速东渡黄河 ,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适时改变战略部署 ,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积极配合国民党友军正面战场作战。八路军这一系列战略举措 ,为八路军在华北实施战略展开 ,开展抗日游击战 ,建立根据地 ,坚持华北抗战 ,影响推动全国抗战局势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左权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 阵亡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今年3月 13日是他的百年诞辰。抗日战争爆发后的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了 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 令。其中宣布: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 八路军总指挥部,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 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 副参谋长。之后,作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八 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的左权,协助朱 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 线,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在山西 掩护部队转移时壮烈牺牲,时年37岁。  相似文献   

11.
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第115师于1937年9月25日至27日,在山西省平型关地区对侵华日军板垣第5师团一部进行的以乔沟伏击战为主的阻击与进攻战斗的统称。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平型关战役:关于平型关战役的发起及胜利意义;依据当事人的记述对有关论著的校正;对林彪第二、第三次“勘察地形”说的质疑;对日军一部由平型关口进入乔沟的辨析;提出若干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中,新四军同八路军一样曾写下过辉煌的篇章。这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部队,抗战中驰骋纵横于长江两岸的华中敌后,扰得日伪魂飞魄散,疲于奔命,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为抗日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尽管新四军在抗日中奋勇杀敌,战功显赫,也曾受到国民党官兵的普遍称赞和国民党最高当局数十次的明令嘉奖,但这支威震江南的部队却未能象八路军一样与抗战事业相始终地得到国民党最高当局的承认,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皖南事变,将新四军诬为“叛军”,予以“解散”。新四军作为国共合…  相似文献   

13.
许忠伟,1930年出生,山西左权人白幼受到红色革命思想熏陶,耳濡目染共产党、八路军打击日本鬼子、保家卫国的红色事迹,逐步萌发了跟随共产党、八路军建设新中国的红心。特别是兄长参加新四军后一直查无音信,后被告知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怀着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在父亲的支持下,17岁的许忠伟参加刘邓大军,被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7旅21团2营4连当战士。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八路军著名将领左权牺牲 60周年。这位杰出的军事家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 ,创立了富有特色的战略战术思想 ,曾经有力地指导了华北地区的抗日战争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他的军事思想 ,在中国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发展史上 ,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仅就其战略战术思想 ,做一简要论述 ,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5.
山东是国共内战期间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和主战场之一,在内战进程的胜负演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内战期间山东战场的战争进程,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充分体现了国共双方统帅部的战略运思高度和前线将领的领悟执行能力。与中共始终坚持不移的战略相比较,国民党经历了战略的变化过程。而国民党军战术的机械教条,又与中共部队的灵活主动形成对比。再就战场指导而言,中共强调放手让前线将领发挥主观能动性,国民党蒋介石则对战场干预过多过密,指导往往脱离战场实际,指挥层次太过重叠。因此,就山东战场国共军队的表现而言,中共成功地做到了示形于外而决胜于中,国民党则形虽示而胜未决,这样的格局和结果亦体现在国共内战的总体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功垂祖国泽被长淮——缅怀彭雪枫将军张震抗日战争中的彭雪枫同志彭雪枫同志是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著名将领。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他努力学习并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军事理论方面有不少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他直接指挥和参加了许多重大的战役战...  相似文献   

17.
王伟 《环球军事》2014,(1):41-43
“土八路”最早是国民党和侵华日军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的蔑称,所谓“土”,就是没有“和国际接轨”,没有“洋范儿”。  相似文献   

18.
试题参考答案 l、邓世昌致远吉野45;2、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海战北洋海军(或北洋水师);3、362万忠墓;4、《南京条约》《辛丑条约》沙俄(或俄国)日本;5、《马关条约》 辽东台湾;6、荷兰日本1945;7、“五四,,运动;8、三角涌伏击战大甲溪伏击战嘉义地雷战;9、1937 12 30;]0、1935哈尔滨生物(细菌);11、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杭日纵队;12、平型关卫岗;13、百团大战’25000彭德怀;日、毛泽东《论持大战》;15、左权彭雪枫杨靖宇马本斋;16、吉鸿昌;17、阿部规秀;1比台儿庄万家岭昆仑关;19、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20、张思德;2一、12万5千…  相似文献   

19.
二、雁门关战斗 战斗时间:1937年10月18日和21日 战斗地点: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关 战斗手段:山地关隘伏击战 战斗规模:营级和团级 我军部队: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主力 日军部队:日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358旅旅长张宗逊、第716团团长贺炳炎、副团长廖汉生 战斗部署:位于晋北雁门山的垭口附近,峰峦耸峙,陡壑错落.大约在汉武帝初年即置关,以防匈奴.  相似文献   

20.
张公干,1908年生。1925年加入国民党,1931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冯玉祥随从副官、国民党营长、处长、团长,与冯玉祥、张自忠、吉鸿昌等著名爱国将领关系密切。1947年率国民党356团官兵起义,以后任冀鲁豫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新乡军分区司令员等职,1964年离休至今。曾担任过电影《吉鸿昌》军事顾问。国庆节前夕,笔者在新乡军分区第一干休所拜访了年已93岁高龄的张公干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