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省军区、军分区、县(市、区)人武部一名军政主官参加当地地方党委任常委,是确保党管武装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省军区系统的各级“军事常委”认真执行双重领导制度,积极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使当地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很大的成绩。近些年来,随着作战部队干部向省军区系统的不断交流,很多同志直接走上人武系统的军政主官岗位,为人武系统输入了新鲜血液。当然,这些新来的担任人武系统军政主官和参加同级地方党委担当常委的同志,对民兵、预备役工作还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对“军事常委”这项工作的各种程序也还有一个逐步了解的过程。为此,本刊开辟《军事常委手记》专栏,将刊登一些“军事常委”做好这项工作的切身体会和典型事迹。热忱欢迎大家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2.
我们之所以给“军事常委”几个字加上引号,是因为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这个词条,在军地各级“红头文件”里也未能查到相关表述。然而,“军事常委”这个称谓,在地方有关部门和人武系统却是耳熟能详。那么,县(市、区)人武部一名主要领导兼任同级地方党委常委的“军事常委”是何种角色?细一调查,不难发现,这一角色在工作上具有相对的特殊性,既要管武议军,又要参政议政;既要精通军事工作,又要熟悉地方工作;既有唤起万众拥军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县(市、区)人武部一名主官担任同级地方党委常委,协助地方党委抓好工作,对于提高人武部门的威信和地位,推动民兵、预备役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军事常委"履行职责,主要体现在参与地方重大问题的研究讨论时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党委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地方常委会上的发言至关重要。从自己几年的实践看,"军事常委"在参加地方常委会时,发言要做到"四戒"。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武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军事斗争准备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时间紧,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武部主官中设立地方党委常委,对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好“军事常委”,我的体会就是要当好“三大员”——宣传员、代言员、协调员。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军事常委”,要担负起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任, 就必须主动接受军地双重领导,履行好“服从军队和服务地方”的 双重职责,当好武装工作的代言人,努力在积极参政议政中为武 装工作的发展谋取空间。实际工作中,我感到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处理好“为军”与“为地”的关系。抓好人武工作,完成好上 级军事机关交办的各项任务,是“军事常委”的天职所需,而自觉 接受地方党委领导,主动参与地方的中心工作,则更是“军事常 委”的职责所系。作为一个“军事常委”就要妥善处理好为军队工 作和为地方服务的关系,做到一肩双挑、一任双职,获取工作双丰  相似文献   

6.
改归地方的县(市)人武部,军事机关的性质正在逐渐退化。表现在:人武干部的“军事意识”不断淡化;人武部与军事系统的联系松散;人武干部对军队情况的实际了解越来越少;对军事问题的关注程度降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讲,是人武干部的军事机关、军事人员意识淡化,认为“工作军事化,编制地方化”,“是穿军装的老百姓”。  相似文献   

7.
县、市人武部移交地方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武干部的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移,有的单位已出现淡化军事部门职能的倾向。为此,我们积极创造人武部门军事职能的竞争环境,增强人武部门不断奋发向上的军事职能观念,强调在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发挥军事部门的特点,积极主动地做好新时期的民兵预备役工作。  相似文献   

8.
县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人武干部中懂军事,能任军事教员的越来越少了。原因一是人事制度改革,招聘干部已成为补充缺额武装干部的主要途径。由于人武部门没有招聘权,使一些军事素质较好的复退军人因统考落榜而无法录取。二是县市人武干部与乡镇武装干部的交流也有障碍。因为,现行人事政策规定招聘干部不得在县城行政机关单位交流。三是人武干部得  相似文献   

9.
人武干部是当地武装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国防后备力量的一线指挥员。人武干部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与义务,是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人武干部必须增强综合素质,至少应该掌握“三种本领”,即做军事工作、做地方工作、把军事工作与地方工作结合起来做的本领。就是说,人武干部要有很强的综合素质,既能组织指挥打仗,执行维稳、抗灾抢险等重要任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民兵、预备役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有助于推动武装工作全面、协调地发展。作为一个“军事常委”,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平时的深入思考,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基础。人武系统的工作对象、工作基础主要在地方,对涉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人武干部军事训练的起点,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江西省军区编写出版了约50万字的《人民武装干部军事教材》一书。9月下旬,全省人武干部已收到人手一册。全书分军事理论、业务技能、军事知  相似文献   

12.
周泽生 《国防》2007,(10):37-38
人武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新世纪新阶段,要着眼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扎实搞好人武系统干部培训,全面加强其能力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人武部门编制相对减少,队伍更加精干。但也遇到了一个新矛盾,就是人员少了工作任务没有少,而且随着常备军数量的减少,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武部门要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就必须解决好人少事多的矛盾,就必须从提高人员素质入手,大力加强人武部的能力建设。一是必须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加强人武干部能力建设。人武部门的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抓能力建设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着重提高以下五种能力。一是政治工作能力。人武干部应当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判断形势、思考处理问题,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作战能力。人武部门是军事机关,平时从事人武工作,战时则要动员支前,必须学军事、懂军事。尤其要努力掌握现代军事高科技知识特别是信息化知识,不断提高驾驭现代战争能力。三是调研能力。调查研究足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人武部门的干部,人人都应掌握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掌握真情实况,探  相似文献   

14.
信息之窗     
《国防》1999,(10)
北京 香港老板请军事部门帮助军训员工。日前,在北京中标后经商的香港维根制衣有限公司老板,主动请内地军事部门帮助军训其400名一线员工。为期一周的军训达到了预期目的。 (马天雨 穆克林) 河北省吴桥县人武部大胆选拔专武干部。他们根据专武干部年龄老化、知识陈旧的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县转业干部、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了10名干部充实到人武战线,提高了专武干部队伍的素质。 (兰吉明)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喜欢干什么,干事有什么特点,久而久 之,人们会因此给他一个“雅号”。人武系统有闻名 全国的“扶贫司令”彭楚政,还有很多有这种或那 种“雅号”的人武干部。这里撷取一组来自人武系 统的人物报道。请看我们——  相似文献   

16.
一片丹心     
山西省孝义市人民武装部部长刘宏书,是一个兵龄28年、从事武装工作已经18年的老武装了:他热爱武装工作,潜心钻研新形势下城市民兵工作的改革方向,致力于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努力当好地方“军事常委”的角色。入伍28年来,先后6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被树为干部标兵;多次被吕梁军分区评为“优秀人武干部”;2003年8月.被北京军区评为“人武之星”。在他的带领下,孝义市武装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单位连续12年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事常委"既要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专家,又要是会做经济工作和其他方方面面工作的多面手。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我感到要做一个称职的"军事常委"必须努力锻造以下四种素质: 一、过硬的军事素质。"军事常委"代表了军事部门的形象,只有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才能在同级地方党委中,更好地发挥"军事常委"的作用,促进党管武装工作的落实。因此,"军事常委"要努力学习军事,要对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党管武装工作非常清楚,要有明确  相似文献   

18.
“军事常委”要想不当“挂名常委”、“举手常委”,就必须以实际行动赢得地位。正如人们常说的:“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只有有了作为才能有地位。” 基础工作要扎实。“军事常委”由人武部的主要领导担任,其根本的职责就是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是不称职的领导。因此,在工作中,“军事常委”要坚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武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队伍士气不高的问题,如何培育和强化人武干部的战斗精神,积极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出应有贡献,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一、深刻认识培育和强化人武干部战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高科技下局部战争的需要,给人武干部的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懂政治、懂军事,还要懂经济、会管理,在当前特别需要拓宽五种知识面,才能适应改革大潮的新形势。 一是要有专业知识。人武工作也是一门科学,有着自己的学问和专业。人武干部除要熟练掌握正常的民兵整组、训练、兵员征集、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