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冰川 《环球军事》2004,(1):10-11
从2003年7月起就开始四处张罗的日本政府终于在2003年12月9日下午正式敲定:向伊拉克派兵,参加战后重建任务。尽管日本是否出兵伊拉克几个月来已经被媒体炒得烂熟,但小泉政府的正式决定还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次出兵与日本以往海外派兵相比有4个方面的明显不同,也存在4个方面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2.
2月18日,在日本北海道的室兰港,驻伊拉克的日本陆上自卫队装备的各式车辆装上了“大隅”号两栖登陆舰,启程前往伊拉克。此次出兵是二战后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大规模派驻海外。与以往参加联合国的维和任务不同,驻伊拉克的自卫队装备有轻型装甲车辆和进攻性的反坦克火箭简,因此备受亚洲国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6月15日,美国国防部发布声明称,布什总统已提名四星上将、现任陆军副参谋长乔治·W·凯西替换里卡多·桑切斯中将,成为驻伊拉克多国部队最高统帅,统领目前在伊拉克的所有军事单位、特别行动组以及负责搜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拉克观察组,并与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内格罗蓬特一起负责开展伊拉克自治和重建进程。尽管五角大楼强调驻伊美军司令这一职位调换与美军虐囚事件无关,但是国际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走马换将正是在为美军虐囚事件寻找替罪羊。尽管凯西将军在这之前并不为公众所熟悉,却能荣升伊拉克多国部队“总管”,成为“无可争议的人选”,这与其所具备的深厚背景有关。然而凯西接收一个烂摊子后,能否重树美国形象,搞定伊拉克局面,仍是世人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9日下午,日本政府正式批准了关于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的基本计划,将于2004年春季向伊拉克派遣一支以陆上自卫队为主的约1000人的部队,协助美英联军维持伊拉克治安。这是二次大战后日本最大规模的海外派兵行动,而更令世人关注的是,这次出兵日本自卫队不只带有自卫用的个人武器,还有进攻性的无后坐力炮与肩扛式火箭筒,同时还配备有搭载12.7毫米重机枪的轮式装甲车。这些进攻性武器是近年来日本参加一系列维和行动中从来没有装备过的。虽然目前日本军方还没有公布派往伊拉克部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26日,由40多人组成的首批赴伊的日本航空自卫队官兵启程前往科威特和卡塔尔,拉开了二战后日本自卫队规模最大、危险系数最高的海外派兵行动序幕。至此,日本自卫队已经事实上打破了“和平宪法”的禁忌,摆脱了“自卫”的羁绊,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军队”。由此看来,日本小泉政府鼓吹的要在2005年自民党成立50周年之际“让宪法修改问题得出结论”的狂言很可能要成为事实。  相似文献   

6.
韩林甫 《环球军事》2013,(22):46-47
日本自卫队宣布自11月2日开始,至11月18日,日本将以冲绳和九州西南地区为中心,进行为期18天的海陆宅三栖“夺岛”学习。此次演习,日本自卫队针对的正是我国的钓鱼岛。而这次演习中,日本将首次在冲绳和宫古岛部署88式岸舰导弹,这一动作引发了众多军事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塔季之战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越过边界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凌晨对伊展开“沙漠风暴”行动。多国部队空军在持续多日彻底打击伊拉克空军后,转而放手攻击伊拉克的军事基础设施和其他目标。到1991年的2月的第3周结束时,战争舞台的重点已由双方的空中争斗转入地面攻防。  相似文献   

8.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5月20日在参议院有事法制特别委员会上答辩时说,日本的自卫队“实际上就是军队”。 小泉说,他认为日本的自卫队“实际上就是军队,不这样说很不自然”。他还说,“我确信,总有一天要给自卫队以应有的名誉和地位”。 此间《东京新闻》5月21日指出,要承认自卫队是军队,这是小泉首相的一贯立场,但是他在国会上正式表明这种看法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规模空前的“世纪末大战”,42天惊心动魄的空地海一体战,以伊拉克的失败而告终。本文综合有关材料,就气象条件对这场战争的先导行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结束快4年了,伊拉克仍然是乱局一片,丝毫看不出和平的迹象,而美国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处境非常尴尬。下面列出的关于美国和伊拉克的一组数字可以在一个侧面揭示伊拉克的乱象和美国的困局。20——盟友纷纷转向,“多国部队”分崩离析美国最初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本身就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支持,许多国家对军事打击的做法都有疑义,但仗着其“一家独大”的地位,美国还是凑了“多国部队”,发动了战争。令美国想不到的是,不到4年,20个盟友开始陆续以种种理由完全撤出、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中新网东京8月9日电日本外务省官员8日宣布,日本和美国今年11月将在日本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将是美日签署新的安全保卫条约以来首次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外务省的发言人称日本自卫队和美军共2万人将参加演习,为期两周的联合军事演习将在日本自卫队的基地及日本领海和领空进行,演习的具体内容和细节将在演习正式开始前公布。  根据去年8月签署的日美安保条约,在东北亚地区出现紧急状况时,日本将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持。美、日将举行军事演习  相似文献   

12.
驻日美军基地是二战的产物。其主要任务除了对付“北方的熊”外,还对美国一手扶植起来的日本自卫队起一种“有限度的纵容与监督”的作用。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驻台湾、菲律宾的基地相继关闭;9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国防计划报告中,又提出关闭628鹰海外基地,但驻日本美军基地却反其道而行之,  相似文献   

13.
3月26日,日本自卫队正式宣布成立网络防卫队,以加强对军方网络系统的监控。与以往自卫队的网络战力量相比,新部队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加强了“进攻”能力,同时也扩大了“防御”范围,这显示出日本在网络空间安全方面的战略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日本政府12月9日下午正式批准了关于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的基本计划。在伊拉克治安形势日益恶化、两名在伊拉克饮弹身亡的日本外交官的葬礼刚刚结束之际,日本政府为何便不顾国民对派兵问题的担忧,急于向伊拉克派兵呢? 日本政府的派兵基本计划规定,为了支援美军对伊拉克的“重建”,日本向伊拉克派遣的陆海空自卫队部队总人数约为1000人,配备飞机、军舰、装甲车和枪炮等全副武装,从明年1~2月开进伊拉克。这将是日  相似文献   

15.
事件     
《环球军事》2010,(4):4-4
日美举行联合指挥演习 日本自卫队和驻日美军1月22日举行大规模联合指挥演习,以加强双方情报共享和应对紧急事态的能力。日本国内各地的驻日美军指挥所、自卫队指挥所及位于东京的防卫省参与了演习,双方使用分布日本全国的军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虚拟作战。  相似文献   

16.
时事月报     
国际3日,伊拉克过渡国民议会举行会议,选举逊尼派临时政府工业部长哈桑尼为议长。7日,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领导人塔拉巴尼宣誓就任伊拉克新总统,并正式提名伊拉克达瓦党总书记易卜拉欣·贾法里为伊过渡政府总理。4日,阿卡耶夫签署声明,宣布5日起正式辞去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职务。5日,日本审定通过一批右翼历史教科书。我驻日大使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13日,第五十九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之时,有30多个国家给予美国重要的支持——从提供情报到提供后勤保障,乃至直接派兵参战。伊战结束后.美国领导的驻伊多国部队最多时由3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然而时至今日,上述队伍中已经有近一半“打道回府”。统计显示,目前驻伊多国部队总人数为15.8万余人,其中主体力量为美军(14.4万人),超过千人的还有英军7100人,韩国军队2300人,澳大利亚军队1400人,剩余十几个国家军队加起来才3000余人,仅占1.8%。驻伊美军渐成“孤家寡人”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人员伤亡不断增多、国内反战呼声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驻伊美军究竟还能支撑多久?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名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中打击行动,海湾战争正式爆发。2月18日,经过了42天的"沙漠风暴"的疯狂肆虐之后,伊军的防御体系、指挥控制系统已经支离破碎,对盘踞在科威特、伊拉克南部伊军的大规模地面攻势"沙漠军刀"行动即将打响。在此形势下,美国海军"硫磺岛"级两栖  相似文献   

19.
有两则消息。一则是,2004年2月16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村雨”号驱逐舰和“大隅”号运输舰离开横须贺基地前往伊拉克运送车辆和物资,标志着日本海上自卫队由保卫1000海里的远洋型,迈向为向全球热点地区投送力量的环球型。另一则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高波”级多用途驱逐舰的第3艘“牧波”号,继首舰“高波”号、第2艘“大波”号之后,于2004年3月18日正式服役。这两则消息的关系是:为给今后势必将频频外出的“大隅”级坦克登陆舰等舰只保驾护航,日本海上自卫队需要更多的大型多用途驱逐舰;而8000吨级的“金刚”级导弹驱逐舰将要更多地担负日本列岛的海上弹道导弹防御任务;因此,为日本自卫队全球出兵护航的重任,将落到“村雨”级驱逐舰的后继者——“高波”级多用途驱逐舰身上。“高波”,来自日本海的灰色波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2月5日在联合国狠狠列数了一通伊拉克的“罪状”,并且敦促安理会作出授权对伊动武的新决议。可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2月6日却在其官邸公开对新闻界表示,新决议并非是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关键,美国应参照各国的意见,通过国际协调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人们不禁奇怪:一向惟美国马首是瞻、对布什强权政策亦步亦趋的小泉首相前不久还把“宙斯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