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守华  花吉 《环球军事》2011,(18):18-19
2011年3月19日,随着北约联军对利比亚空袭行动的展开,利比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北约联军之间的战争正式打响。26日,反对派政治领导层也从大本营班加西迁至的黎波里,开始正式接管首都,利比亚反对派终于在北约的支持下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北约联军对利比亚卡扎菲的军事行动持续了半年多,这场战争是近几年来规模较大的局部战争,这场战争被形容为“鸡蛋碰石头”,或是“杀鸡焉用宰牛刀”,是一种极不对称作战。开战伊始,交战双方对心理战的运用,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北约联军使用了各种心理战战法。这里仅对“先声夺人”、“认知操纵”、“斩首震慑”、“心智欺骗”、“离...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9日,在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8周年的前一夜,北约部队对利比亚实施了“奥德赛黎明”的空袭行动,一场利比亚内乱演变成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针对利比亚政府军的战争。从战争发展的进程来看,此次战争已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但不论是在作战指导、作战样式,还是在作战手段和作战方法上,都有许多新的耗电,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4.
徐彬  杨晓彬  杨连山 《国防科技》2011,32(6):57-59,85
2011年3月19日,以法、美、英为首的联军部队对利比亚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军事行动,从而拉开了利比亚战争的序幕。在这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争中,联军的电子战行动贯穿作战始终,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利比亚之战是“9·11”以来的10年间美国及北约主打的第三场战争。如果把视角进一步拉开,利比亚之战又是冷战结束20年来美国及北约主打的第五场战争。  相似文献   

6.
在华盛顿的新中东议程中,为了明确对俄地区优势,美国会一个接一个地把当地国家拖进战乱.目的是按照美国、以色列以及北约的地缘政治目标,重新划定地区界限。“9.11”事件后,美国首先于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然后拿伊拉克和利比亚开刀,现在又轮到了叙利亚。  相似文献   

7.
许春雷 《环球军事》2011,(13):26-27
从3月19日深夜法国首次出动战机轰炸利比亚到今,北约多国军队已经断断续续地对利比亚实施了数十轮空袭。时至今日,对利比亚的空袭已经超越了科索沃战争,成为冷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空中作战行动。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经济艰难复苏、中东北非地区持续动荡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为了攫取战略利益、拉动经济增长、提升执政党政绩等综合动因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实现其全球新战略,悍然发动科索沃战争,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对俄国防建设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场世纪末的战争尚未结束之时,俄就已经着手大幅度调整其国防建设战略和军事部署,今后的发展趋势已初见端倪,其做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修改军事学说,确立以北约为主要作战  相似文献   

9.
从科索沃战争看武器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索沃战争结束已经近一年,深入研究武器装备在这场战争中的应用,密切跟踪战后武器装备的发展动向,可以得到许多启示。空袭武器将在未来战争中构成更大威胁科索沃战争是第一次仅以空中力量打赢的战争。北约采取了巡航导弹与飞机相结合、高空突防与防区外攻击相结合的空袭形式,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共发射巡航导弹329枚,投入各种飞机1055架,出动35219架次,投掷各种弹药23614枚,迫使南联盟接受了北约炮制的“协议”。  相似文献   

10.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50年后在其腹地再一次爆发了震动世界的战争——科索沃战争。这场战争是美国全面实施酝酿已久的以欧亚大陆地缘战略为主体的“全球战略”的突破口;是北约成员国为强化自身强势地位,进而谋求全球战略主动权的联合行动;是美国和北约成员国意欲展开更大规模全球战略的重要一仗;是外部势力插手南联盟事务酿成的严重后果。在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11.
北约对南联盟实施大规模高强度的空袭,是一场在天、空、地、海、电(信息)同时展开的全维战争。其中,信息战起着先导作用并贯穿于战争的始终。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及其北约部队在信息战战法运用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空袭,酝酿已久的科索沃危机终于演变成战争。这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对防区外一主权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也是冷战后在欧洲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一、美国率领北约发动战争的战略目标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发...  相似文献   

13.
战争责任观是指发动非正义战争的国家,战后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和态度。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如何评价这场战争,二是应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迪?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之一,对世界人民尤其是对中国人民犯下严重的战争罪行。1946年1月19日,盟军最高统帅部宣布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军国主义集团进行审判。经过历时2年又7个月的法庭调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长达几十万字的判决书中,历  相似文献   

14.
历时78天的科索沃战争终于降下帷幕,但余波尚在,余音犹存,它深刻的现实背景、国际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走向,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影响,都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这场战争反映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21世纪战略意图。我们从世界环境、亚太环境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战略思考,对该战争模式的全面研究和探讨,是我军应对未来战争的迫切需要。下面,我们仅就战争中的心理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抓并遭杀害,意味着持续7个多月的利比亚战争基本“尘埃落定”。表面看来,卡扎菲之死似乎意味着西方获得全面性胜利。然而,动辄使用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做法,决定了这场战争对西方的负面效应远远多于正面效应,西方赢得的只是眼前好处,输掉的却是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6.
闻舞 《环球军事》2009,(16):60-63
1999年3月,北约介入科索沃争端,对塞尔维亚发动大规模空袭。塞尔维亚防空兵部队在装备落后,力量对比异常悬殊的不利局面下奋起反击。3月27B,塞尔维亚地空导弹部队打下了一架美军最先进的,号称无往不利的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这是自隐形飞机参加战争以来,第一次被击落,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次击落隐形战斗机的战例。这里我们将带您前往塞尔维亚,看一看这支打下了F-117的部队,以及在塞尔维亚国内众多关于这场战争的印迹。  相似文献   

17.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为了重占运河,英、法、以发动了侵埃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苏伊土运河战争”,又称“第二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九天,具有“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特点。英法以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却又被迫停战,无功而返。那么,这其中蕴含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因素呢?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0月7日,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而今这场战争已满11周年。这场战争的时间已经超过美国史上任何一场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美国总统奥巴马于今年10月10日提名美军海军陆战队副司令、四星上将约瑟夫‘邓福德接替约翰·艾伦,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军先后入侵巴拿马,空袭利比亚,发动海湾战争,介入索马里、波黑战争,悍然空袭南联盟和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目前又正在进攻伊拉克巴格达,可以说是征战不息。战争是要死人的,然  相似文献   

20.
平西  赵梓伯  王炜 《环球军事》2011,(19):20-21
继2011年9月2日宣布对叙利亚实施石油禁运之后,欧盟目前正在酝酿针对叙利亚的新一轮制裁,在经济方面向叙利亚进一步施压,企图切断其资金来源,加上世界上最强大军事集团北约多次向叙利亚政府发出警告,世人不免担心叙利亚将成为下一个利比亚,将遭受北约空中打击和海上封锁,最终巴沙尔总统被赶下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