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约发动利比亚战争仅与石油有关。不过,鉴于美国有着可靠的国外能源供应,所以这场战争的发动应该并非仅为控制利比亚高品质原油。而是为了使中国无法长期进口非洲及中东石油。换句话说,北约及华盛顿发动这场战争,就是为了制衡中国。  相似文献   

2.
郑守华  花吉 《环球军事》2011,(18):18-19
2011年3月19日,随着北约联军对利比亚空袭行动的展开,利比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北约联军之间的战争正式打响。26日,反对派政治领导层也从大本营班加西迁至的黎波里,开始正式接管首都,利比亚反对派终于在北约的支持下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杜科  夏侯 《环球军事》2011,(17):22-23
自8月21日,利比亚反对派宣布攻入首都的黎波里以来,利比亚局势逐渐变得明朗起来。在北约强大空中火力的支持下,利反对派从东、南、西三面猛攻的黎波里。8月22日凌晨,利反对派称已控制除阿齐齐亚军营以外的黎波里所有地区,而卡扎菲的两个儿子也是其最得力的助手——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和穆罕默德·卡扎菲,一个被捕,一个投降。  相似文献   

4.
范四军 《环球军事》2011,(12):18-19
在北约连续对利比亚进行70多天的空袭后,6月4日,英法两国首次动用攻击直升机攻打利比亚目标,此举被认为是北约地面进攻利比亚的前兆。但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矢口否认说:“我们准备为班加西提供更多的装备、防弹衣和制服,帮助米苏拉塔扫雷,但不会派出地面部队。”情况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5.
利比亚之战是“9·11”以来的10年间美国及北约主打的第三场战争。如果把视角进一步拉开,利比亚之战又是冷战结束20年来美国及北约主打的第五场战争。  相似文献   

6.
刘杨 《现代舰船》2011,(8):24-27
与艾季达比耶与米苏拉塔弹片横飞的地面战场和空中咆哮的北约战机与导弹相比,地中海洋面上停泊的一艘巨舰多少显得有些低调。然而,这里却是2011年3月20日凌晨针对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军事行动的发起点。在爆发一个多月的利比亚军事冲突中,更是美军与北约联军通信、指挥与控制作战行动的中心枢纽,在3月31日欧洲联合司令部从美军手中接管利比亚军事行动指挥权之前,这里都是西方干预利比亚军事行动的前线指挥部。这就是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旗舰——"惠特尼山"(LCC 20)号两栖指挥舰。  相似文献   

7.
“后卡扎菲时代”,这是欧美媒体及其战略界针对利比亚局势最新变化杜撰的一个新名词,其内涵既有一定的客观性,也包含西方对利比亚局势的某种乐观估计,或者说包含西方对利比亚前景“单相思”般的热切期待。然而,客观并不等于可以乐观,“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依然荆棘丛丛,局势如何演变,依然存在种种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于祥森 《环球军事》2012,(3):32-33,40
2011年3月19日,110枚巡航导弹从地中海中的舰艇上发射,飞向利比亚的20多处目标,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北约军事行动就此拉开的序幕。与此同时,法国出动“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空袭了利比亚境内的多处目标,炸毁了卡扎菲部队的多辆坦克和装甲车。  相似文献   

9.
许春雷 《环球军事》2011,(13):26-27
从3月19日深夜法国首次出动战机轰炸利比亚到今,北约多国军队已经断断续续地对利比亚实施了数十轮空袭。时至今日,对利比亚的空袭已经超越了科索沃战争,成为冷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空中作战行动。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经济艰难复苏、中东北非地区持续动荡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为了攫取战略利益、拉动经济增长、提升执政党政绩等综合动因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韩旭东 《环球军事》2011,(15):48-49
加拿大是北约的成员国,也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由于其广袤的国土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北约这个军事集团的防空体系中,加拿大始终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但是最近,北约的遭遇可谓是不顺风不顺水。自从北约今年3月底担负打击利比亚的主角以来不断有烦心事出现。  相似文献   

11.
孙绪闻 《环球军事》2011,(10):22-23
4月25日凌晨,北约战机轰炸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首都的黎波里的住所所在地阿齐齐亚兵营。一名利比亚政府官员在轰炸结束后告诉媒体,北约正企图通过加大空袭力度来谋杀卡扎菲。  相似文献   

12.
张坚 《环球军事》2011,(7):12-13
3月19日18时45分左右,法国战机率先展开对利比亚政府军的空中打击。与此同时,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军和英军军舰与潜艇也向利境内发射了百余枚“战斧”巡航导弹,袭击了利比亚20多处防空设施。这场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标志着利比亚的局势正由一场内战逐步向多国部队和利比亚政府军之间的战争演变。面对强大的西方联军,曾有“北非雄狮”之称的利比亚政府军的实力到底如何?能否经得住美英法持续的猛轰滥炸?  相似文献   

13.
宁波  陈光海  陈宇 《环球军事》2012,(20):16-18
从2003年开始,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军事干涉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亚非主权国家,纠集北约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军事打击,瓦解了当值政府,领导人也纷纷死于非命。如今,这些局部战争已经成为历史,回望这些曾经饱受战乱之苦的国家,似乎并没有获得美国承诺的“自由”和“民主”,反而被人为造成了大范围的人道主义灾难,加剧了东西方文化冲突,刺激了全球军备竞赛,对地区形势乃至世界局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中东北非局势始终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一动荡多难的地区,再度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持续了一年的"阿拉伯之春"依然汹涌,"中东波"已经先后使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发生了政权更迭和"三十年未有之变局"。按照联合国的最新统计,叙利亚延续了9个多月的国内危机,已经造成5000多人死亡。随着利比亚战事的结束,世人关注的焦点,也转移到其东北部的这个在中东地缘政治中至关重要的国家。美俄等诸大国围绕叙利亚问题将如何对弈?叙利亚会成为下一个利比亚吗?多种力量绞合下的叙利亚,又将走向何处?  相似文献   

15.
利比亚变天了!全球各大媒体纷纷预测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的未来。面对利比亚局势的突然变化,中国如何维护国家利益?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嘹望》、《环球》杂志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19日,在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8周年的前一夜,北约部队对利比亚实施了“奥德赛黎明”的空袭行动,一场利比亚内乱演变成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针对利比亚政府军的战争。从战争发展的进程来看,此次战争已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但不论是在作战指导、作战样式,还是在作战手段和作战方法上,都有许多新的耗电,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北约发起或参与了在波黑、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数次重大军事行动。这些重大军事行动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在冷战后北约进攻性新战略的指导下进行的,二是严重依赖美军,三是整体军事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北约联军对利比亚卡扎菲的军事行动持续了半年多,这场战争是近几年来规模较大的局部战争,这场战争被形容为“鸡蛋碰石头”,或是“杀鸡焉用宰牛刀”,是一种极不对称作战。开战伊始,交战双方对心理战的运用,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北约联军使用了各种心理战战法。这里仅对“先声夺人”、“认知操纵”、“斩首震慑”、“心智欺骗”、“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大规模撤军日期的临近,由美国发动、北约介入的长达13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即将落下帷幕,阿富汗转型走到重要节点。但是,阿富汗目前仍旧冲突不断,整个国家的安全局势充满不确定性。今年是阿安全局势如何演变的关键一年,围绕着阿富汗的未来走向,各方都已使出了浑身解数。  相似文献   

20.
正如美国空军一名规划者所言:“这就像白雪公主和27个只到她膝盖的小矮人,美国就是白雪公主,北约成员国就是小矮人。” 无论人们怎么看待利比亚干预问题,但细节无疑对北约起到了负面宣传作用。正如美国空军一名规划者所言:“这就像白雪公主和27个只到她膝盖的小矮人,美国就是白雪公主,北约成员国就是小矮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