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中国军转民》2006,(11):1-1
本月初,珠海航展如期落下帷幕。本届航展在专业化、国际化、科学化、市场化、品牌化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获得了圆满成功。这次航展强化了“国家行为”,也凸显出航展的专业性。商贸洽谈频繁,现场成交活跃,合作方式更为灵活广泛。中国航空航天四大集团公司以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方式与外国航空航天厂商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中外参展高端产品多,展示了当今世界航空航天界的最新技术和最新成果。随着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使更多“中国制造”的航空航天产品亮相航展,“中国制造”成为本届航展突出的“亮点”…  相似文献   

2.
11月3日在珠海举办的以”中国的民用航空”为主题的“2008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为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参会的300多名中外航空航天界高层人士和特邀嘉宾对中国航空工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3.
美国     
《国防科技》2002,(6):85-86
美国《航空周刊》网站2002年5月7日报道美国防部高层人物最近在一次“国家空间座谈会”上透露,为促进美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国防部正在与航空航天协会的有关人员制订“战略主动”发展规划,其中包括发展规划的目标、挑战技术、投资计划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民品创新光     
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大型的军工企业。在国人引以自豪的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为祖国创下了许多个第一,被誉为“中国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摇篮”。80年代以来,公司充分发挥军工技术的优势,大力开发民用产品,走出困境、历经磨难、不断求索,终于成功地开发了主导民品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经过多年积累,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发展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始终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在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欧空局等1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航空航天机构官员、学者及企业代表参加论坛。各位嘉宾和各界人士围绕提升航空航天领域国际合作水平,推动产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主题,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2014,(11):12-15
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在珠海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合作共赢一共创航空航天产业美好未来”。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等17个国家的航空航天机构官员、学者及企业代表参加论坛,就产业政策、国际合作、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和支持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政府将深入研究和制定实施有关航空航天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定航空航天产业和技术政策,促进航空航天产业的全面发展。——中国航空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我为主,积极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同时做好国际市场开发工作;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追求项目商业成功,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型号开发和技术研究协调发展;坚持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雷石”-6制导滑翔炸弹、P12战术导弹系统、FT-1和FT-3精确制导炸弹……在前不久结束的第6届中国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由中国自主研制的一批精确制导武器系统集中亮相,标志着中国武器系统已经悄然迈进精确制导时代,也预示着中国军队的武器系统将步入以“精确”为主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航空航天产业是英国代表性工业,也是军用航空航天技术应用到民用部门的重点产业,在全世界航空航天产品市场中均占据重要地位,该文重点分析了英国航空航天产业概况,尤其是军民融合概况,以及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军民融合格局的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其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0月31日,由国防科工委和民航总局联合主办的“2004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在广东珠海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接见了参加高峰论坛的部分中外代表。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参加会见,并在论坛上做了题为《中国航空航天业发展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报告(本期全文刊发)。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致开幕辞。  相似文献   

11.
在中法文化年刚刚落幕之际,9月20日,“中法航空交流会”在北京举行。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法国驻华大使高毅先生等中法两国政府官员及200余名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国防科工委,民航总局、法国驻华使馆、法国航空航天企业协会、法国国际技术和贸易促进署共同举办。中法航空制造界人士会聚堂,共谋发展大计,探讨合作途径,推动中法航空业中小企业间的合作。会议围绕“技术与研究”、“维护与维修“和“系统与设备”三个专题进行了分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作为高技术密集的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世界各国一贯高度重视和支持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将其确立为本国优先发展的高技术及产业,制定了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中国政府组织本届论坛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航空航天科技领域国际合作的水平,大力推动航空航天产业更好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下面,我代表中国航空航天政府主管部门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新闻快递     
国内军事1.中国新锐战机亮相新加坡航展 2月23日,第十二届亚洲航空航天展在新加坡樟宜机场举行。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枭龙”、“山鹰”、“飞豹”、“歼-8ⅡM”等一批中围国产新锐战机亮相本次航展,受到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这是自新加坡航展举办以来中国第一次组团参展,也是自去年中航一集团首次组成庞大的展团参加著名的巴黎航展之后,又一次中国高水平航空工业面向世界的重大展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空航天业取得的成就,是中国航空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也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国航空航天业开创新的辉煌,需要依靠中国航空航天人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也离不开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3月26-29日,中国国家展在莫斯科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中俄两国元首还来到“中国航空航天船舶与核工业”主题展区,仔细观看并听取了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的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馆位于海淀区学院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南侧,总面积9000平方米,是以航空科普教育为宗旨兼顾校内教学的科技类博物馆。1986年10月对社会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向公众开放的综合性航空科技博物馆,宗旨是普及航空科技知识,振兴航空事业。 航空馆包括两个室内展厅和一个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室外停机坪。东展厅的“航空史画廊”,通过形象的图片,逼真的模型,详尽的文字向观众描述了人类航空之路。西展厅为“中国航空工业之窗”和“中国航天技术成就展”两个展览,全机展示了新中国航空航天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法文化年刚刚落幕之际,9月20日,“中法航空交流会”在北京举行。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法国驻华大使高毅先生等中法两国政府官员及200余名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国防科工委、民航总局、法国驻华使馆、法国航空航天企业协会、法国国际技术和贸易促进署共同举办。中法航空制造界人士会聚一堂,共谋发展大  相似文献   

18.
<正>跨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兴盛,一路凯歌。与之相应,珠海航展与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也办得风生水起,越来越精彩。本届航展和高峰论坛,规模和层次都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真诚愿望和不懈努力,反映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雄厚实力和国际地位。造福于全人类的福祉,是航空航天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当前,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日趋严峻,以航空航天为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2月27日,第八届中国航展航空航天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摄影师分别荣获"第八届中国航展航空航天摄影大赛中国十杰航空摄影师"、"第八届中国航展航空航天摄影大赛中国歼10战机摄影师"、"第八届中国航展航空航天摄影大赛中国K8战机摄影师"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09,(11):49-51
2009年7月8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首次申报美国《财富》世界500强并成功入选,成为首家跻身这一行列的中国军工企业,在航空航天与防务板块位居全球第11位——从对EADS、波音公司等世界级军工企业只能“望尘莫及”,到与这些业界巨擘站在同台竞技的新起点上,中国航空工业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走过了58年的“蝶变”之路、“起飞”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