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挟洋自重是台湾当局推行“渐进式台独”路线的一贯伎俩,在其为数不多的“后台老板”中,日本一直以来是隐藏较深的“铁杆”之一。近年来,台湾当局为使日本的外交政策对台湾有利,更是不惜血本,重金收买日本政要,试图将日本拉下“台独”死水。前不久,陈水扁对日本对台交流窗口团体交流协会会长服部礼次郎表示,台湾“能够事前向日本提供相关情报”,感到“十分光荣”,献媚嘴脸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所谓“台独”,就是国外反华势力及其支持下的一小撮民族败类,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实现“台湾独立”、并使之成为帝国主义附庸的一种思潮和活动。显然,“台独”是一股历史的逆流。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几个台籍民族败类在美日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开始从事“台独”活动。蒋氏父子统治台湾期间对“台独”严厉打击,“台独”分子不得不流窜海外,苟延残喘。李登辉时代,“台独”在“宪政改革”的掩护下死灰复燃,逐渐形成一股政治势力而猖狂作乱。当今,台湾当局仍推行一条“渐进式的台独”路线,严重阻碍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由于…  相似文献   

3.
5月18日,台湾当局宣布台湾第一份《国家安全报告》(以下称《报告》)出笼。该《报告》系统地汇集了陈水扁当局的“台独”分裂主张,再次暴露了台湾当局领导人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继续推行激进“台独”路线的野心。《报告》强调指出:“必须以新的视野重新检视对安全防卫的概念、调整建军备战的策略,以强化自我防卫能力。”可以看出,台湾当局“以武谋独”的企图并没有改变,台军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4.
台湾当局不久前自行研制的“华卫2号”卫星发射升空,此颗卫星是台湾当局由自己独立控制的空间卫星系统,用于建立一套自主的空间侦察预警网络,以此来强化台军事防御实力。台湾当局之所以积极发展太空计划,除了其本身的军事备战主要原因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促进因索,为此,台湾当局不惜投入巨资研发军事间谍卫星,仅20世纪80年代后期,制定的“五年卫星发展计划”就投资超过了100亿新台币。一、陈水扁为了实现台独的野心,提出“先制攻击,决战境外”的战略自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当局一步一步地向台独迈进,陈水扁提出一个“先制攻击,决战境外”…  相似文献   

5.
李登辉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上。李登辉终于完全撕下了“追求国家统一”的伪装,彻底暴露了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真实面目。李登辉何许人也?综观其上台以来的言行,人们不难看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分裂祖国的本质立场。1990年,他刚上台以及以后一段时间里,就支持岛内“台独”势力的活动,流露出“台独”的意向。为此,遭到台湾国民党政府和军界高层一些人士的抨击,并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控。李登辉为保住“总统”宝座,对其“台独”言行不得不有所收敛。于是大搞两面派手法,…  相似文献   

6.
2003年初以来,台湾当局不断抛出各种“台独”分裂主张,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边缘大肆叫嚣“先发制人”的“先制攻击”,即所谓的“双先战略”。并在2003年9月进行的“汉光19”演习中首次列入了反制大陆的演练内容。“双先战略”是“有效吓阻”、“决战境外”战略的延伸,根本目的就是要落实陈水扁政权“以武谋独”、“以武护独”、“以武拒统”的“台独”政策。在“双制战略”的指导下,台湾当局对陆军装备编制及作战思想进行了“脱胎换骨的调整”,将“立体化、机械化、强大的打击力、超强的机动力”作为台陆军的建军目标,将原来的作战师改编成由…  相似文献   

7.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海峡两岸同祖同宗同文化,山水相连血脉相通。可近一段时间以来,“台独”势力猖獗,陈水扁竟然借今年“3·20总统选举”之机搞“全民公投”,其阻挠统一、分裂祖国的图谋暴露无遗。作为台湾主要军种之一的海军,在陈水扁的“台独”闹剧中将可能充当急先锋,成为“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工具。“台独”就是战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了赢得未来台海战争的胜利,我们必须对台军有所了解。现综合国内外公开报道,编撰成文,为广大读者朋友提供一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后,50多年来,美国政府为夯实历届台湾当局与大陆对抗的资本,从未间断过对台湾当局武器装备的“即时”供应。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种“按需供应”更加变本加厉、肆无忌惮。中美建交后的22年间,美国向台湾出售高性能武器装备的军备交易达47宗, 价值400多亿美元。统计表明,50年来,台湾采购武器装备的95%来自美国。也正是在美国的所谓“平衡地区稳定”政策的撑腰打气下,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底气”也越来越足。可以说,几十年来,美国在对台军售问题上不断玩弄着色彩鲜明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一小撮驻台日本少壮派军官联合一些台湾士绅发起了所谓“台湾独立自治运动”。这一“台湾独立”事件虽被制止,但它却说明“台独”从一开始就具有外国势力介入的背景。从此以后“台独”成为一股暗流,不断发展,日益成为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毒瘤”。 日本投降后,美国意欲取代日本成为台湾的主宰者。为此,美国一些驻华  相似文献   

10.
李登辉在台主政以来,策动“参与联合国”、“争取台湾生存空间”等一系列政治行为,连国民党副主席林洋港、郝柏村都称其“台独心迹昭然若揭”。李竭力强化所谓的“台湾意识”,甚至不惜把外省人贬为“异族”,把国民党政权贬为“外来政权”。近年,由大陆籍势力所垄断或控  相似文献   

11.
美国干预台湾问题由来已久,其中较为严重的是美台之间于1954年12月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此条约旨在抵制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阻止大陆武力解放台湾,使祖国大陆与台湾长期划峡分治,达到“不统、不独、不战”的目的。 目前形势表明,台独势力仍很猖狂。如果台湾当局继续在搞分裂祖国的阴谋,那么祖国大陆绝不会坐而不管,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美国必然会采取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初,即新年刚过,就有台湾媒体爆出惊人消息称,台"国防部"已决定放弃"潜艇自造"计划。矣,好不怪哉!台湾当局不是曾一度大肆叫嚷要实现"潜艇自造"吗? 近年来,为了给"台独"撑腰壮胆,台湾一方面从国外、特别是美国购买先进武器,同时还在岛内自行开工,力图实现所谓  相似文献   

13.
陈水扁自2000年5月上任以来,在“台独”道路上执迷不悟、一意孤行,上台1个月公然否认“一个中国”原则,2002年8月抛出“一边一国”论;2003年9月提出“催生台湾新宪法”;11月试图通过“公民投票”来决定“宪法”……狼子野心,昭示天下。我们的立场十分坚定:台湾一旦宣布独立,就将以武力的形式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美国从一己私利出发,不断向台湾输入各种武器装备。今年4月,美又宣布售台巨额先进武器,这是给台湾乏力的军事建设注入的一针“强心剂”。大批“洋武器”将使台湾的“作战理念”进一步转变。 助台实施“攻势战略” 自1949年国民党逃到台湾后,台湾当局的军事战略曾有过多次调整。从最初蒋氏政权推行的“依美求存、伺机反攻”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攻守兼备、攻防一体”,基本上是一种“攻势战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陈水扁上台后,台湾当局为推行其“分裂分治”的政治路线,更加注重军队现代化建设。为此,台湾军方根据“量少质精战力强”的原则,推行“以质代量”的精兵政策,在自行研制新型武器的同时大肆购买先进武器。未来10年,台军武器装备发展将以“打什么、有什么”为目标,以“自行研发和对外采购”为途径,全力加速武器装备的更新与发展,企图以此谋求对我人民解放军的“装备和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16.
自陈水扁2000年上台以来,为了稳定军心、掌控部队,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安抚、笼络和控制措施,但迷惘、忧虑、失落、矛盾、怨恨等消极心理仍然笼罩军营,并且相互交织和影响,愈来愈难控制,使台军官兵的政治心态显出前所未有的乱象! 迷惘心理继续蔓延 50多年来,台军一直坚持反“台独”立场不动摇,但自从2000年3月20日,一夜之间,曾经是台军“三合一”的敌人之一的民  相似文献   

17.
3月4日晚,陈水扁提出了所谓“四要一没有”,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这实际上等于推翻了他2000年上台时承诺的“四不一没有”。而近期,陈水扁对台军也是“小动作”不断,不是培植亲信,笼络军心,就是大肆军购,买枪买炮,以图为“台独”注入强心剂。  相似文献   

18.
1979~1999年,台湾当局大肆从美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采购武器装备。李登辉曾凭借“洋武器”不断进行“武器展示”“环岛航行”和“编成点验”等活动,为“台独”分子撑腰打气。那么,这些“洋武器”在战争中究竟有多大作用?它能救得了“台独”吗?  相似文献   

19.
在李登辉上台之前,台湾当局对其导弹发展情况一向是遮遮掩掩、讳莫如深。李登辉、陈水扁当政之后大肆为台独造势,开始公开鼓吹台湾的导弹发展计划,似乎导弹已经成为台独分子“以武拒统”的一张王牌。其中,地地弹道导弹更是由于被视为具有“决战境外”能力的威慑性,进攻性武器而倍受青睐。  相似文献   

20.
“瘫痪战”是台湾当局妄图实现其“有效吓阻”方针的手段。2000年6月16日,台湾当局领导人提出所谓“决战境外”的军事战略,引发强烈争议。台军内部意见分歧相当大。许多军事专家评论说,“决战境外”的先决条件是具备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完全是强者直扑弱者的手段,以海峡两岸的客观情况,根本不适合台湾。在各方的压力下,台湾当局和军方均不再提“决战境外”,转而强调建立“吓阻能力”,发展、配置具有扩大台军事战略纵深,以制空、制海、反登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