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洋 《国防》2005,(12):61-64
2005年8月8日,美国国防部公布最新版无人机路线图——《无人飞行器系统路线图2005~2030》(以下简称《无人机路线图》),集中反映和描述了美军对无人机的最新认识、无人机系统开发的最新进展、美军对无人飞行器系统的需求以及美军无人飞行器系统的未来发展规划。一、《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新版路线图共分六章,分别是绪论、当前无人飞行器系统、需求、技术、使用和路线图,以及11个附录。美军发布《无人机路线图》旨在推动2005~2030年间美军无人飞行器开发的计划进程,在即将公布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中协助决策者制定无人飞行器长…  相似文献   

2.
周伟  丁健  王慧 《国防》2011,(6):72-75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正在建设中的战略武器系统之一。尽管目前该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建设进度不一,但总体上系统已形成一定的战术弹道导弹拦截能力和初步的洲际弹道导弹拦截能力。同时,自从奥巴马政府2009年9月宣布调整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部署计划,特别是2010年2月发布《弹道导弹防御评估报告》以来,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在防御范围、发展原则、发展途径、部署方式和拦截手段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宣布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这是美国继12月4日成功地进行第五次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拦截试验之后,朝着实际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迈出的又一重要步骤。深刻剖析美苏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结构以及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作用及影响,对于我们全面了解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是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指挥自动化系统与武器系统一体化(即C4KISR)的演进过程及发展趋势,探索C4KISR系统成熟度的有关问题。在对C4KISR系统的内涵、组成、功能和主要特征作简要分析之后,提出了评价系统成熟度的两种方法,构建了系统成熟度模型框架,并针对其中一种方法建立了系统成熟度模型。该模型为衡量C4KISR系统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物流仓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总结了物流仓库的火灾特点。通过对不同自动灭火系统的分析,认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最适宜保护物流仓库的固定灭火系统。根据三种类型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特点,讨论了湿式系统、ESFR系统和预作用系统的选用条件,阐述了系统进行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列举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军事系统研究属于交叉学科,是军事科学与系统科学融为一体的科学研究分支。军事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系统分析,综合方法是系统评估,应用方法是系统优化。军事系统研究要遵循科学、辩证的方法论原则,要坚持知彼知己、内在联系和持续发展的原则,要避免机械系统论和定性与定量的绝对化。军事系统研究要重点关注体系研究的总体问题、体系中的"中枢"问题和关系全局的"瓶颈"问题三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系统的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量分析和评估无人机系统在给定作战环境下完成高空电视侦察目标任务的程度,依据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给出的模型和方法,以完成发现和识别目标任务的相符程度作为效能量度,对无人机系统的效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建模,实现了无人机系统可用度、可信性、系统能力的计算,给出了无人机系统效能的一种基本算法和公式.  相似文献   

8.
在美军无人系统建设发展过程中,陆军现役无人系统不仅总量最多,而且在军事行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和分析了美国陆军无人系统力量建设、训练、部署与配套、作战运用等情况。未来美国陆军将更加注重有人系统与无人系统编组,更加注重无人系统组网作战,更加注重无人化作战。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刻认识美军现在概念上的未来作战系统(Future Combat Systems,FCS),有必要对其前身——早期的未来作战系统(Future Combat System,FCS)做一个回顾性的介绍。美国陆军早期的未来作战系统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坦克,计划于2015年投入使用。1996年7月6日,当时的美国陆军装甲中心司令朗·马加特少将在未来主  相似文献   

10.
英军的“未来集成士兵技术”计划英军于1993年提出“未来作战士兵系统”(FFSS)计划,后更名为“未来步兵系统技术”(FIST)计划。1999年再次更名为“未来集成士兵技术”计划(缩写仍为 FIST,也译为“重拳”计划或“拳头”计划)。“未来集成士兵技术”计划在上世纪90年代已完成研究、概念论证、可行性和技术演示阶段。2001年8月该计划被核准获得初期启  相似文献   

11.
审计理论研究中可以广泛运用系统论思想。审计系统与审计理论系统是两个不等同的系统。构建审计理论系统时,需要明确组成审计理论系统的各个要素,弄清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理解其内在功能。审计理论结构是审计理论系统中的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是一种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地线系统的重要性,分析了网络系统及智能化系统中地线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及工程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本刊2003年3月号曾登载《美军的未来作战系统》专题,受到读者的关注。美国国防部2003年5月19日宣布,批准美陆军未来作战系统的武器发展和试验项目,投资额高达150亿美元。这表明,该系统已经进入了重要的实施阶段,我们有必要更详尽地加以分析。本文侧重介绍的是——  相似文献   

14.
士兵系统历经了多年的快速发展,2007年的发展似乎波澜不惊,无惊人骇世之作可述。但笔者归纳起来,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比如美国“陆地勇士”实战考核成绩喜人,法国“装备与通信一体化步兵”年底大量装备,以色列、印度等推出各自的士兵系统发展计划等。总体来讲,这一年士兵未来综合作战系统仍在平稳发展中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潜艇在海战中的作用已在历次海战中得到了证实。为了满足未来高新技术条件下作战的要求和对付日益发展的反潜力量,新一代潜艇必须更加寂静、多用途、不但能反舰、反潜和布雷,而且还要能与水面舰艇和空中力量联合作战。为此,它们必须配备先进的电子设备,只有配备了采用高新技术研制的新一代指控系统和作战系统才能有效地发挥潜艇的整体效能。近十多年来国外海军竞相发展新一代潜艇指控系统和作战系统并对已装舰的系统进行现代化改进,以适应新造舰和改装舰的需要。 本文介绍了八十年代中期研制的和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潜艇指控系统和作战系统的概况、特点,八十年代中期研制系统的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工程视角看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科技》2021,42(3)
提升无人机的自主控制能力可有效提高无人机在复杂对抗环境下的作战性能。系统工程是指导复杂系统研制的有效手段,采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关注系统的整体效能优化实现。系统工程覆盖复杂工程型号生命周期的全流程活动,包括概念论证、工程开发、生产制造、使用服役、综合保障以及系统退出等过程,能够为系统开发中各工程技术的应用,跨专业工程合作以及项目管理建立切实的技术路径。无人机外部应用背景环境与内部体系结构相互交联,是一个典型的"系统之系统"(Systemof Systems)。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是跨域、跨平台的复杂"系统之系统"。本文从系统复杂性出发,介绍了无人机系统组成、自主控制系统以及无人机自主能力等级,以期为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80年代初前苏联就开始建造自己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它能使数量不限的用户不依赖于气象条件在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的任何一点确定自己的坐标、速度和精确时间,并获得有关的导航信息。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为国防部和国内民用用户研制的,但从1991年已开始向国际民用用户联合组织提供服务。1993年7月23日叶利钦总统签署一项命令,批准该系统为民用用户不限的商业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招揽用户。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95年外军在工程兵使用的战斗工程车、架桥系统和扫雷装置等技术装备方面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签订合同情况,并对各系统的性能和发展前景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安泰机电研究院向军火市场推出新型的“道尔”(TOR)地空导弹系统,已于1993年开始批量装备部队。它是俄军防空部队近年装备的主战兵器之一。“道尔”系统是世界上同类地空导弹系统中唯一采用三坐标搜索雷达,具有垂直发射和同时攻击两个目标能力的先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技术武器的发展,未来战场环境更加恶劣。各国都非常重视研制单兵综合防护系统,为士兵提供有效的综合防护,提高他们对付各种威胁的能力及生存能力。未来士兵系统的组成及研制情况所谓未来士兵系统,是指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由单兵与相应装备组成的高技术综合战斗系统。其系列装备包括野战服、防护装具、通信设备、武器弹药等,具有防护、侦视、信息处理、打击等多种功能。美军从1991年开始,着手研制集单兵防护、武器、通信为一体,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士兵作战效能的“单兵综合防护系统”(SIPE),美国政府于1992年拨出1000万美元专款用于研制此课题。当时的SIPE方案是,整个单兵防护系统从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