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义昌 《国防》2003,(8):9-11
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防教育,大力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历来十分重视国防教育,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以来的历次工作报告中,都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各级党委、政府也普遍加强了对全民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结合各地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了国防观念,激发了爱国热情,为加强国防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二○○七年国防教育工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议精神,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依据<国防教育法>、<国防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按照<全民国防教育大纲>要求,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社会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相似文献   

3.
二○○五年全民国防教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方针原则,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为导向,围绕中心,依法施教,完善机制,推动普及,大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于乾  董金生  王波 《国防》2012,(1):63-64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各类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并成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动员建设的主体。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大力加强企业的国防教育工作,不断强化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国防观念,自觉形成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5.
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国防教育是全民性教育。胡主席曾多次强调指出:"要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多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通过建立健全国防教育机制、实行岗位责任、开展形势报告、建立少年军校、协同党校培训、实施考核评比等制度,开展议军会、国防动员会、武委会、过"军事日"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全民国防教育的落实,提高了全民国防教育的质量,强化了全民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他们的做法为进一步提高全民国防教育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曹刚川 《国防》2005,(3):1-3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历来十分重视国防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我们要坚决贯彻胡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开展国防教育工作,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为建设强大国防提供精神动力。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国防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国防教育,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思想认识上去了,抓国防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工…  相似文献   

7.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对国防教育都非常重视:美国政府强调美国公民要有"责任感",要"向国家奉献个人的一切";俄罗斯为增强全民国防教育效果,在各新闻、出版、广播媒介上从不  相似文献   

8.
李锦斌 《国防》2013,(11):31-33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这为我们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高扬主旋律 聚集正能量——2014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014年,是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推出新举措、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的丰收年. 这一年,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眼"深化国防教育改革"的要求,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大力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国防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观念,激发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6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依法推进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发展,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1.
曹效训 《国防》2011,(3):60-61
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各级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是军地双方的一项重要职责。最近,我们着重围绕如何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加强新形势下全民国防教育这个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黄思潮 《国防》2011,(9):53-55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他还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浓厚氛围。胡主席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科学发展观在国防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国防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山西省古县人武部积极赢得地方政府支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建立国防教育宣传基地两处,建成国防教育一条街1个,修建永久性国防教育宣传碑7处,刷写国防教育宣传标语300余条。2009年,该人武部被中宣部、教育部、总政治部、国防  相似文献   

14.
王亚军  冯志铎 《国防》2006,(5):48-48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驻地军事机关协助和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因此,军队在完成好自身国防教育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协助地方国防教育职能部门开展好群众性教育,从人员、物质、教学上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努力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要积极主动搞好谋划协调。军队作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定要自觉地站在努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积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战略高度,认真贯彻《国防教育法》的要求,积极参与和协助地…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大力开展以“热爱人民军队,共筑钢铁长城”为主题的国防教育活动。该县地处晋冀蒙交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该县充分利用国防教育资源,突出教育重点,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形成了领导重视国防建设、社会支持国防事业、全民关注国防形势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胡主席强调指出:"要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学习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就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全民国防教育抓紧抓实抓好,真正使国防教育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7.
加强国防教育.切实筑起国防实力的精神长城,推动国防实力的稳步提高,已成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乃至长期的重要任务。在国防教育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帅学华 《华北民兵》2011,(10):38-38
近年来,山西省宁武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针对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国防观念有所淡化的实际,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着眼面临的形势任务,紧扣时代脉搏,广泛深入地开展"五进入"即进入党委班子、进入机关、进入学校、进入企业、进入社村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国防氛围,激发了全民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的内在动力,有效增强了全民国防观念,掀起了新一轮国防教育高潮。  相似文献   

19.
张健 《国防》2000,(1):17-17,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各级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都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入持久地抓好国防教育,是新时期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战略措施。省军区系统作为联系部队与地方的桥梁和纽带,在组织开展国防教育中肩负着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20.
曹效训 《中国民兵》2010,(10):28-28
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河南省濮阳军分区就"加强新形势下全民国防教育"这个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思考。调查发现,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观念进一步增强,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但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国防教育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国防教育质量和效果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