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观点     
《兵团建设》2013,(6):2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相似文献   

2.
战争年代,军人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盛;和平时期,军人们离乡背井,两地生活,为的是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伴随着这奉献之歌的激越旋律,军人们也需要驻地、家乡以及人民群众的理解、热爱与支持,而在军人的眼里,丹  相似文献   

3.
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历史责任。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升公民幸福指数彰显了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历史责任;当前公民幸福指数的真正提升在于切实解决好改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内涵丰富,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百年的光辉历程,党栉风沐雨一路走来,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与人民解放,为人民谋幸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也积累了历史经验。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是经中央军委批准,在红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领导下,由军事科学院编写的。我作为在红一方面军工作和战斗过的老战士,对这部书的编写和出版倍感欣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政治腐败,国弱民穷,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没有人民民主。这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正如毛泽东所说: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  相似文献   

6.
作为《军事历史》杂志的一个热心读者,我建议《军事历史》应加强对地方武装史的传宣。我军是三结合的武装体制,地方武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我军正规军的发展、壮大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加强地方武装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我们的军事历史研究上应有其一席之地。对地方武装斗争的历史经验,地方武装的产生与发展,指挥员的选拔  相似文献   

7.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中起牵头作用、管总的部分 ,是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质是提高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能力 ,永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活力 ;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8.
赵蕊 《中国军转民》2023,(12):24-25
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作为其诞生标志,蕴含着丰富的幸福思想。资本主义私有制带来的剥削压迫激发了无产阶级追求解放与幸福的革命斗志,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广大劳动人民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摆脱剥削和压迫,从而进一步使全人类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深刻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总态度和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百年党史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具有民族概念和政治概念的双重属性。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党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0.
新年到了。我向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战线的广大人武干部、民兵、预备役军人致以节日的祝贺! 国防,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国防现代化,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早就明确指出:“在当前国家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役部队大量裁减的情况下,更要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我国幅员辽阔,有着漫长的陆海边防线,要完成保卫边防海防的繁  相似文献   

11.
《华北民兵》2005,(9):34-39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军队与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与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特别是敌后军民广泛开展的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巧妙战术和作战方法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猖獗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战争锻炼了伟大的人民,人民赢得了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王松 《国防》2005,(8):23-24
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民族精神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共捍卫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生存做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首先在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表现伟业。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军事上实现合作,并肩作战,奠定了炎黄子孙炽热的爱国情怀。了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了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的军事基历史证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增强础。“中国军队在民族公敌面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中华民族互相忘记了旧怨,而变为互相援全民族团结御侮的伟大胜利,它的思想解放和理…  相似文献   

13.
周云波 《国防》2012,(5):70
一段时间以来,“幸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的地方呼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也有的希望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还有的提出“打造幸福某地”. 苏格拉底认为,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人们孜孜以求,是人类的普遍愿望,也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人人都幸福,才有全社会的幸福与和谐.而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幸福又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倘若无所顾忌地追求所谓对生活的终极满足和乐趣,即便实现愿望,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统一、百姓幸福安康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功勋卓著、英雄辈出的伟大军队.8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支军队始终高举党的旗帜,坚持服务人民的宗旨,英勇奋斗,无私奉献,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勋,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在讲话中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强调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历史,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在为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内容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8.
人的现代化包括素质能力现代化、社会关系现代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目的,社会现代化需要依赖人的现代化来体现。人的现代化化的内涵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注意人的现代化的全面性、过程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9.
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战胜敌人、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主要创建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方志敏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不仅在实践上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而且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武装斗争思想。本文对这一思想的形成发展给予初步探讨 ,以求教于方家。  一、大革命时期 ,基于对农民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方志敏的武装斗争思想初步形成  方志敏之所以能够在大革命失败后 ,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自觉地从城市转回家乡领导弋横暴动 ,发动农民进行…  相似文献   

20.
君威 《军事史林》2006,(5):20-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的前身是新疆民族军. 1944年8月,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尔泰地区的广大贫苦牧民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暴动,亦称"三区革命".三区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在新疆各族人民中的先进分子领导下,在苏联的帮助下,爆发的反对国民党的武装斗争.毛泽东曾经指出:"'三区革命'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