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K48鱼雷简介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5,27(4):97-97
MK48重型鱼雷只由潜艇使用并在攻潜中作为反潜武器部署,在战略导弹潜艇中作为主要防御武器。此外,该鱼雷已由3个同盟国家采购。海军还开发了MK485型ADCAP鱼雷。该鱼雷取代MK484型鱼雷,1990年批准全力生产。在海军史上,在反抗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威胁中,ADCAP比任何其它潜艇发射的鱼雷速度都快而且精度都高。它是重型声导鱼雷,有复杂声呐。全数字制导和控制系统,数字融合系统和推进改进。其数字制导系统容许重复改进以便通过软件升级反抗不断发展的威胁。1996年,最新的ADCAP鱼雷交付海军。为改进未来性能,正在对现有ADCAP存储库作几…  相似文献   

2.
目前,美国海军的鱼雷发展原则是以高效费比方式逐步改进鱼雷,而不轻易设计全新一级鱼雷。通过把不同鱼雷的最佳和最可靠的技术部件组合成一种新雷,就能以最低的费用使鱼雷性能得到重大改进。在鱼雷升级改进中,美国海军严格按照制造-试验-制造的方针,并在所有重要海域进行发射试验,以确保鱼雷能有效地作战使用。MK 48-6AT正是遵循上述原则从MK 48-6型派生而成的、具有先进技术的新重型鱼雷。  相似文献   

3.
线导鱼雷     
NT37系列诸型鱼雷Mk37鱼雷除美国海军自用外,还售给北约盟国、以色列以及南美洲等16个国家海军,并在Mk48鱼雷已开始研制和研制成以后,由于美国控制不外售(现仅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与荷兰购得少量且非新型的 Mk48ADCAP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世界上研制的鱼雷型号(含改进型)总数已超过了300种,其中美国就有87型之多。在这众多的鱼雷型号中,美国的MK46、MK48鱼雷表现突出。MK46为轻型反潜鱼雷,共计生产了5万余条;MK48为重型鱼雷,大约生产了6千条。这两型鱼雷都已成为了美国鱼雷研制,生产的通用标准,并竞相被北约等西方国家购买和仿制,是鱼雷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杰作。  相似文献   

5.
MK46鱼雷简介     
MK46鱼雷自1965年取代MK44以来,一直是美国海军轻型反潜战鱼雷库中的主要角色,并出色地服役到21世纪。它用于攻击高性能潜艇。现在被定为NATO标准。有25个以上的国家采购该鱼雷。包括声学、制导和控制升级和对抗措施检测能力等各种改进都引进了该武器。MK4654型1996年9月引入舰队。MK46SLEP升级保持深水性能,并改进了对抗措施性能。随着MK54在2004年8月达到初步作战能力,MK46将从美国鱼雷库存中撤除。参数:长:8.5英尺;直径:12.8英寸重:568磅;射程:最大深度超过1000米弹头重:96.8磅,高爆MK46鱼雷简介…  相似文献   

6.
美国MK46鱼雷     
一、研制背景MK46鱼雷是美国继 MK43和 MK44鱼雷之后的第三代小型反潜鱼雷。1950年开始研制的MK43鱼雷,于1951年服役,它是美国第一代小型反潜鱼雷,也是鱼雷史上第一型最小的鱼雷,为小型鱼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因技术性能较低,如航速15节,与常规潜艇速度相当,难以打击潜艇。为此,1952年美国开  相似文献   

7.
SUT鱼雷是战后德国研制的第二代重型电动线导鱼雷。SUT鱼雷于1980年服役,随着209型潜艇的出口而在多个国家海军中"落户",现在早已停产。与209型潜艇相同的是,SUT鱼雷也仅用于出口,德国海军从未装备。尽管从基本性能数据上看,SUT鱼雷与MK48、"旗鱼"等大型热动力鱼雷存在差距,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  相似文献   

8.
1957年装备美国海军的 MK 37鱼雷,作为潜射鱼雷,原来有四个型号,其中0型与3型是非线导的双速制、主被动声自导大型电动力鱼雷;1型与2型为线导加末端声自导电动力鱼雷。而3型鱼雷是0型鱼雷的改进型,2型鱼雷是1型鱼雷的改进型。按照最初的设计要求,MK 37鱼雷是一种两用武器(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艇),但实际证明,其声自导系统不能满足攻击水面舰艇的要求。因此,多年来该雷一直作为攻潜武器使用。到60年代末期,随着核潜艇的发展,MK 37鱼雷已不能满足要求。美国根据它的现有设备和技术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型自投产至今一直是世界同类产品"性能标杆"的重型鱼雷。这是一型被全世界鱼雷生产国争相参考、模仿,但总是处在"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状态的重型鱼雷。这是一种出乎意料地昂贵的武器。按照1998年的美元币值,一枚鱼雷的售价高达350万美元,相当于7枚"标准"-2中程舰空导弹或者5枚"鱼叉"反舰导弹!这就是MK48,美国海军的现役主力重型线导鱼雷。  相似文献   

10.
曾威 《当代海军》2001,(10):6-6
台湾的武器装备主要依赖美国、购自美国。今年4月24日.美国在新一轮对台军售会谈中同意提供4艘”基德”级驱逐舰、8艘柴电动力潜艇、12架P-3C反潜机及数目不详的MH-53E海上扫雷直升机、NK48ADCAP重型线导鱼雷等武器给台湾:这是自1992年美国批准售台空军150架F-16战机以来最大一次军售.尤其是潜艇,  相似文献   

11.
MK50鱼雷简介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5,27(4):32-32
MK50鱼雷是美国水面舰艇和飞机上用的高性能水下武器,1992年10月授权用于舰队。它是为取代MK46而研制的,原用于对付快速深潜双壳体的苏联核潜艇威胁。相对于MK46,MK50已增加了射程,更加复杂的反对抗措施逻辑、更大杀伤力、速度、深度和续航力。主要技术进步包括一个存储化学能的推进系统。另一技术进步是武器战术信号处理都是软件驱动的。为提高MK50在浅水区域性能,1990年代中期进行MK50软件块程序升级。1996年引入了MK50Block升级1。在2002年引入可靠性升级。长:9.5英尺直径:12.75英寸重:800磅推进:存储化学能推进系统制导:主/被动声…  相似文献   

12.
据JDW1999年2月17日报道,澳大利亚防御部队正打算购买新式轻型鱼雷和重型鱼雷,价值可高达8.415亿澳元(5.5亿美元)。 新式反潜战鱼雷将取代或增强目前使用的MK46的各种改型。新式鱼雷将装备一系列平台和护卫舰、直升机和海上巡逻艇。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后期,前苏联核潜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英海军认为,速度只有35节的“虎鱼”MK 24鱼雷已不能对付苏联的高速潜艇,于是开展了“旗鱼”(Spearfish)鱼雷的研制工作。“旗鱼”大型鱼雷始于1976  相似文献   

14.
线导鱼雷     
Mk 48鱼雷诸型Mk 48鱼雷是一种远航程、高速、大深度、线导、声自导鱼雷,可用来探测与攻击水面舰船及快速大深度航行的潜艇。美海军在二战期间匆忙赶着上马了近20种鱼雷,战后迫切需加以整顿。德国在二战末期开发  相似文献   

15.
陶中华 《国防》2007,(7):73-75
多年来,传统鱼雷的速度一直被束缚在60米/秒以内,而伊朗海军在2006年4月"神圣先知"军演中试射的新型"水下导弹"的速度却达到了100米/秒,几乎是现役航速最高的美制MK50型鱼雷速度的两倍,堪称"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潜射导弹",能够击毁"水面或水下任何深度的舰艇".  相似文献   

16.
新型鱼雷对抗系统(CIRCE)是德国和意大利为满足海军新型212型潜艇对软杀伤鱼雷对抗系统(TCM)的需求而设计的,通过发射水声干扰器和诱饵来有效迷惑鱼雷,实现对先进小型鱼雷及线导或非线导的声自导大型鱼雷进行对抗,系统反应快、防御功能强。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防部官员称,4月25日,美国正式向台湾通报了布什总统批准的对台军售清单,其详细内容仍在保密中。据媒体透露,军售项目主要包括:4艘“基德”级驱逐舰、8艘柴油动力潜艇、12架P-3C反潜巡逻机,M109A6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MH-53E扫雷直升机、AAV7A1两栖战车、“鱼叉”反舰导弹、MK48型鱼雷、“复仇者”近程防空系统、直升机救生设备、拖曳诱饵、以及“爱国者-3”导弹系统的技术资料等。这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25日,美国正式向台湾通报了布什总统批准的对台新一轮军售清单,主要项目包括:4艘“基德”级驱逐舰、8艘柴电动力潜艇、12架P-3C反潜巡逻机、M109 A6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MH-53E扫雷直升机、AAV7A1两栖战车,“鱼叉”反舰导弹、MK48型线导鱼雷、“复仇者”近程防空系统、直升机救生设备、拖曳诱饵,以及“爱国者-3”导弹系统的技术资料等。此次军售,台湾虽然未能获得“宙斯  相似文献   

19.
二战末期,美国“鲻鱼”号(Harder SS 568)潜艇,在一次执行由澳大利亚到加利曼丹岛运送谍报人员的任务中,不但完成了运送任务,而且由于潜艇指挥员采取机智的指挥,适时捕捉战机,向敌舰发射了14条MK18型电动鱼雷,建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机动灵活地采用鱼雷攻击、潜艇规避战术,为潜艇在敌方控制海域的战术运用,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美国MK46-5型鱼雷的发射弹道,建立了迭代法求解模型,将鱼雷入水后的弹道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综合考虑了该鱼雷发射后的各种误差,采用迭代的方法求解其转角,进而求解出一次搜索主航向、自导开机距离及直航搜索距离等射击诸元,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求解,射击参数的解算不仅提高了精确度,而且易于系统工程上实现.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其作战作用问题打下了基础,对提高水面舰艇反潜防御能力和生存概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