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一次民兵、预备役部队学习《邓小平文选》汇报座谈会上的讲话。作者在总结1994年民兵、预备役部队学习《邓小平文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新形势下,要把学习《邓小平文选》,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作为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要着眼民兵、预备役部队实际,探索适合基层特点的方法,把学习《邓小平文选》搞得更加扎实;要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使民兵、预备役部队学习《邓小平文选》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军区从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的长远建设考虑,今年已在组建预备役部队的县(区)恢复民兵军事训练。他们认为,组建预备役部队的县(区)不安排民兵军事训练任务,无论是对预备役部队建设,还是民兵建设都有妨碍。从预备役部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四平军分区和预备役师举办各类农科技术骨干培训班,培训农村民兵预备役人员23万多人次;民兵预备役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后带头上致富项目50多个;建立民兵预备役科技咨询服务站170多个,扶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当前,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层单位的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与时俱进的意识不强,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骨干队伍的能力素质有欠缺。笔者认为加强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抓:一要从基层单位抓好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上落实上下工夫。要解决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解决活动有场所、有资料、有制度、有  相似文献   

5.
屏山县委、政府坚持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有力地加强了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使民兵预备役工作年年迈新步。 思想上重视 为履行领导武装工作的职责,他们采取多种形式熟悉武装工作,加强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近年来,县委、政府先后下发有关民兵预备役工作文件27份,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县委武委会主任吕晓莉提出各级党委和部门在抓民兵预备役工作时提出:“党内工作要有位子,工作安排要有盘  相似文献   

6.
在整组期间发现,在建有预备役部队的县(市),一些乡、镇武装部将民兵和预备役兵员混编在一起。即同一个人,在民兵花名册上是民兵,而在预编兵员花名册上又是预备役士兵,上级人武部门统计民兵实力时,将其作为民兵统计,而预备役部队统计实力时,又被统计为预备役兵员实力。这样重编不妥。其一,民兵组织和预备役部队的性质任务不尽相同。民兵是群众性的武装组织,战时主要是为部队输  相似文献   

7.
9月10日至12日,军区召开民兵预备役宣传工作会议,军区政治部任恩尚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全文另发)。会议对2007年度及2008年度全区民兵预备役宣传工作和订刊用刊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布置;对明年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作了介绍;各大单位结合实际,围绕如何做好全区民兵预备役宣传工作交流了经  相似文献   

8.
四川雅安市委、市政府、市人武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雅安市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工作的决定》,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开展。该《决定》从五个大的方面对武装工作的要求和规定作了详细阐述,即:一、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二、以质量建设为核心,抓好民兵工作“三落实”;三、妥善解决民兵、预备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武装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四、积极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两个文明”建设,为雅安市经济发展作贡献;五、进一步深化国防教育,增强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有许多关于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论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一系列关于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文件,因此,我们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民兵、预备役工作。  相似文献   

10.
作为边防军分区,要从既边防也有内地、既有部队也有民兵、既有艰苦地区也有开放口岸的实际出发,坚持把民兵预备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不断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能力,确保民兵预备役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协调发展。当前,要着重增强以下三个能力: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上永远合格,是贯彻落实全国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政治教育,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多年来,各地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军事斗争准备,想办法、找对策,探索出了许多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落实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上永远合格,是贯彻落实全国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政治教育,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多年来,各地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军事斗争准备,想办法、找对策,探索出了许多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落实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朱新民 《国防》2006,(11):4-6
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人民武装部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营(连),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基层,是国防后备力量的基石。新形势下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创新发展,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和落实到基层建设的全部实践中,着眼使命任务,瞄准打赢目标,抓住特点、精心谋划;夯实基础、全面抓建;突出中心、聚焦打赢;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一、抓住特点、精心谋划,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一个紧迫的课题就是要按照胡锦涛主席“三个搞清楚”的要求,认真研究、准确把握民兵、预…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底,黑龙江省军区根据省委确定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在总结全省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建(治)”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在全省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广泛开展“六个五”活动,为实现国民经济翻二番做贡献的决定。一是发动城市民兵、预备役人员广泛开展民兵号机台、民兵号班组、民兵号生产线、民兵号机车、民兵号工程的“五项民兵号”活动;二是积极组织农村民兵、预备役人员带头兴办乡镇企业、带头科技致富、带头扶贫帮困、带头承租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民兵政治工作规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发布施行。两个《规定》围绕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保证党对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绝对领导,保证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保证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对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的指  相似文献   

16.
军区组织召开《西南民兵》杂志通联工作会,主要考虑有三点:一是总政刚刚召开了全国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会议,会议对抓好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办刊、订刊和用刊来促进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落实,是我们贯彻全国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二是军区主要首长对办刊用刊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军区李司令员前段专门听取了杂志编辑发行情况汇报,明确指出:《西南民兵》是军区指导民兵预备役建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下一步要想  相似文献   

17.
1995年全区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军委江主席有关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的论述为指导,根据全国民族地区民兵、预备役工作会议精神和军区民兵、预备役部队学《邓选》第三卷汇报会要求,按照总部和军区的部署,深入贯彻军委扩大会议和军区党委扩大会议精神,着力抓好重点方向和边防、少数民族地区民兵应急分队、预备役部队政治建设,积极组  相似文献   

18.
赵福臣 《国防》2004,(8):37-37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对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能力的途径很多,而灵活采取组训形式则是一种有效办法。一是基地集中组训。走基地组训的路子,是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的主要形式。要按照由基础训练到专业训练再到合成训练的方法步骤,明确各级训练基地承训任务,以区分训练层次,确保训练质量。县级民兵训练基地主要负责基干民兵和预备役人员的基本技能、战术训练;市级民兵训练基地主要负责专武干部、民兵预备役干部骨干的培训,以及专业技术分队的协同训练和演练;省级民兵训练基地主…  相似文献   

19.
二○○七年军区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坚决落实胡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围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紧推进军事斗争政治工作准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推动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创新发展,确保党对民兵预备役的绝对领导,确保年度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3号文件和军区《规定》。坚持现役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大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13号),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民兵预备役政  相似文献   

20.
我们经常到厂矿、乡检查了解民兵工作情况,发现随着生产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不少民兵和预备役战士都购买了收录机,对精神生活方面有更广泛的要求,但目前全国没有录制过一盘反映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训练和生活的歌曲。解放军有专门歌曲的磁带,全国不少行业都有,唯独民兵和预备役部队没有。有的青年民兵到处购买磁带,甚至不少是黄色磁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