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涉军群体性事件危害社会和谐稳定和军队安全发展,是部队各级党委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应高度关注涉军群体性事件并认真研究涉军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剖析涉军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置涉军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范雨 《政工学刊》2014,(12):55-56
习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提供的信息,目前国内涉军网站、论坛达5000多家,网络涉军舆情呈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包含涉军谣言等负面信息。分析涉军谣言的特点及危害,研究网络涉军谣言成因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夺取互联网涉军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权,净化涉军网络环境,维护我军队良好形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整个社会的舆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公众的话语权正变得空前开放,军队面临的舆情环境也变得高度复杂。做好网上涉军舆情管理工作,必须加深对涉军网络舆情引导管控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涉军网络舆情引导管控机制,提高涉军舆情引导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涉军网络舆论工作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直接影响到军队的建设岩展。因此,做好新形势下涉军网络與论工作,是国家和军队必须完成的一项复杂而又紧迫的重要任务。通过对涉军网络舆论工作中的军民融合机制进行创新研究,探索军地在加强协同管理、宣传引导、人才共育等方面的合作,对做好当前涉军网络與论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柯贵幸 《国防》2012,(4):76-77
发展现状 在社会媒介网络化的大潮中,涉及军事、军队、军人的网络舆情信息日趋增多. 总体来说,涉军网络舆情目前发展的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1.负面涉军信息越来越受关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外界威胁自身安全的负面信息具有天然的接近性和高关汪度.  相似文献   

6.
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和优良传统,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现实问题。目前,地方各级涉军维权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军队更是始终把涉军维权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军建立了解决基层涉法问题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韩树栋 《政工学刊》2014,(12):48-4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部队在演习训练、军事设施保护等方面的涉法矛盾纠纷和官兵及其家庭遇到的涉法问题明显增多。涉军维权工作,事关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直接影响部队官兵安心服役,影响国防安全和军事斗争准备。  相似文献   

8.
微博带来的中国社会舆论生成机制的变革和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方式的改变,无疑给中国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在近年的网络舆情案例中,由微博发布而引发社会热议的不良涉军舆情时有发生。如何辩证看待微博世界涉军的"众声喧哗",如何能在化解涉军舆情危机的同时促成良性的涉军舆论环境,如何在新的自媒体环境下创新网络涉军舆情管理?  相似文献   

9.
冉亚权  刘衍茂  张云龙 《国防》2013,(10):41-42
近年来,随着改革深入,各种利益主体冲突加剧,社会矛盾叠加交织,由此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军地交往日益密切,军地利益关联日益紧密,涉军群体性事件发生几率持续攀高。如何有效防范和正确处置,是个重大、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祁亮 《政工学刊》2020,(3):56-57
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和优良传统,是新时代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赓续发力的重大现实课题。做好新时代涉军维权工作,要着眼服务政治社会大局、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部队和军人军属,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研究和解决困难问题,提高工作质量效益,不断推动工作走心、走实、走深。  相似文献   

11.
<正>网络涉军輿情关乎国防和军队改革发展,关乎社会稳定大局,关乎党和国家政治安全。因此,建设"天清气朗、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妥善处置涉军网络突发事件,仅靠军队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发挥军民融合威力,整合军地优势资源开展群防群治,在信息共享中降低成本,在堵死漏洞中提高效率,做到军地联动、多方配合、协调一致,在全社会编织起净化媒介环境的大网,努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辽源市龙山区人武部把创建和谐社会,密切军地关系作为巩固社会地位,提高机关形象,推动武装工作全面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协调军队和地方相关单位部门,用真情尽全力为辖区老兵和军烈属献爱心服好务,引导他们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科学致富奔小康,促进了军地间和谐发展,赢得了部队官兵,涉军家庭以及地方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敌我双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已广泛延伸到网络媒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互联网上恶意散布涉军负面信息,引发不良舆情,妄图损毁人民军队形象,动摇党对军队领导根基。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围绕强化“三力”探寻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情是基于网络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热点问题所发表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军地交流的日益扩大,军营不可能与社会隔绝,有条件上互联网的官兵逐年增加,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网络舆情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向部队大量渗透。现今,我军军网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全军政工网已经开通,并逐步辐射到全军基层部队和院校,最终形成~个以全军政工网站为核心、覆盖全军的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因此,网络舆情将不仅仅发生于互联网上。面对网络舆隋大潮,军队政治工作者既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逆科技发展的潮流而进行全面封堵,也不能在新情况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必须正视现实,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发展的新动向及其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既要充分认识到其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巨大冲击,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予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5.
习主席深刻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战争制胜机理的关键是掌握主动、陷敌被动、壮大力量,舆论斗争同样如此。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互联网涉军舆论环境面临严峻考验,网络舆论斗争任务日趋繁重、地位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工业》2014,(3):20-20
国防科工局明确提出,拓展服务内涵,强化为国防和军队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涉军企事业单位服务,这必将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更好地承担富国强军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7.
重庆合川是一个拥有152万人口的兵员大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富分化的加剧,目前我区涉军信访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维稳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近年来,在警备区首长机关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配合地方有关部门扎实做好维稳工作,有力地维护了本区社会稳定,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连续六年来,我区涉军群体无一例赴渝到京上访,涉军信访结案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8.
军网舆情有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及时有效地掌控军网舆情信息并科学地加以分析和引导,是政治工作及院校教育训练的重要内容。要建立一个能开展各级政工干部训练,有效掌控军网舆情,辅助政治机关决策的分析系统;并在该系统建立一个涉军舆情研究网,增强军队网络舆论引导的预见力。  相似文献   

19.
涉军问题无小事,事事连政治。军人违规上网交友,不仅影响部队正常秩序,影响官兵身心健康,而且容易引发各类违纪违法问题,甚至可能被境内外敌特分子拉拢策反。为此,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积极防范官兵网上交友引发违纪违法问题。一、凝神聚气抓根本,扎实筑牢思想防线一是在领会意图中凝聚共识。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  相似文献   

20.
汪金玉 《国防》2012,(11):11-14
一、准确把握省军区系统担负的职能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积极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省军区系统作为本地区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战时负责组织指挥所属部队和民兵作战,平时负责组织指挥辖区部队和民兵参加处置突发事件.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趋于尖锐复杂,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已成为省军区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根据法律规定和上级指示,省军区系统参与维护社会稳定主要担负五个方面任务. (一)掌握涉稳情报信息.发挥军队情报系统优势,综合运用各种渠道、手段、资源和力量,搜集、研判、报送各类涉稳情报信息.一是了解掌握驻地或任务区的人文、地理、民情、社情、敌情、舆情等情况;二是利用民兵预备役人员隐蔽身份侦察、监控骚(暴)乱事件动向,跟踪掌握有价值的内幕性、预警性信息;三是分析、研判整理涉稳情报,及时向上级报告和向地方有关部门通报;四是为公安、武警和部队开展情报侦察和维稳行动提供向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