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未来的海空战场谁领风骚?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可以肯定地说,地效飞行器的特殊战略功能,决定了它在现代战略武器系统中的突出位置和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它的特殊,就在于利用“地面效应”在水上超低空高速飞行,速度是舰船的10倍,而且起降距离短,场地要求低,不受风浪、潮汐和雷区影响,既可作为超越奔袭的投送工具,也可装配武器系统用于低空突击,还可遂行多种支援和作战保障任务。可以说,蕴含进攻、投送和威慑等多种战略功能,在时空和作战效果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和作为“杀手锏”武器发展的价值。战略地位:在历经曲折后重新崛起上…  相似文献   

2.
竞领风骚在明天--地效飞行器发展简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东  高飞  王晓东 《国防》2005,(1):77-79
国当世界强国把开发新型武器作为推进新军事变革和抢占战略制高点的主要手段时,“地效飞行器”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美国波音公司公布了“鹈鹕”地效飞行器的建造计划,俄罗斯海军也在大规模军事演习中启用了在冷战时期被当作秘密武器的“雌鹞”地效飞行器。在新的世界军事格局中,地效飞行器这个诱人的“香饽饽”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地效飞行器(亦称地效翼船、地效飞机、飞翼船)是一种在水面低空飞行的新型交通运输工具。它贴水飞行,使升阻比高于飞机,产生除了普通意义上的升力之外的“地(水)面效应力”;发动机前置,将喷气流导入翼下,产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地效飞行器”这个原本陌生的字眼,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军事报告和报纸杂志中:美国披露了有效载重1270吨的“鹈鹕”地效飞行器;俄罗斯重新启用了冷战时期的秘密武器——“雌鹞”地效飞行器(一种导弹发射平台);中国也加快了地效飞行器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
李杰 《当代海军》2003,(11):39-40
地效飞行器,被誉为“掠海飞毯”自1963年前苏联海军研制,并于1966年底试飞了世界上和第一架名为“里海怪物”的地效飞行器以来,世界各国已研制出形形色色,用途迥异的地效飞行器。在海上行动中,地效飞行器锋芒毕露,显示出许多其他武备所不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地效飞行器(Wing-in-GroundEffectCraft,WIG)是一种利用地面效应原理,具有超低空飞行能力的特种飞行器。当飞行器在接近地(水)面飞行以及在起飞和着陆(水)过程中,由于地(水)面与机翼下空气相互作用,在机翼下方产生气垫,环绕在机翼四周的气流发生改变,使飞行器升力增加,阻力减小,导致升阻比(升力与阻力之比)增大,这就是地面效应原理,简称“地效”。地效飞行器介于一般飞机和舰船之间,并与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与飞机不同的是,地效飞行器主要在地效区飞行,而飞机在地效区以外飞行;与气垫船不同的是,气垫船靠自身动力产生气垫,而地效飞行器…  相似文献   

6.
美军为适应今后应付应急地区作战的需要,提出了“快速兵力投送计划”。文章介绍说野战炮兵是“快速兵力投送计划”中的主要角色。它的任务是支援先期展开的部队开创局面,并为后续部队铺平道路。文中还设想了计划中的野战炮兵编成方案。  相似文献   

7.
苏联/俄罗斯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秘密研究地效飞行器,并从60年代开始,在里海进行地效飞行器的试验。在近5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苏联)建造了20多艘研究试验船和1000多个地效飞行器试验模型,拥有一系列性能超群的产品,并有几型  相似文献   

8.
早在上世纪20年代,航空界就已经发现并认识到,飞机在低高度飞行和在起降过程中,地面效应会产生增加机翼升力的效果。利用这种客观现象,人们研制出了地效飞行器。它的外形同水上飞机相似,机翼和尾翼面积都很大,在贴近水(地)面飞行时由于地面效应(板块效应)使机翼的升阻比明显增加。地效飞行器是一  相似文献   

9.
战机翱翔直刺长空,舰艇驰骋穿行海疆,战车奔腾纵横四方,飞机、舰艇、战车在战争中的表现早已深入人心。可如果有一种兵器既能“上天”,又能“入海”,还可在“陆上行驶”,似乎没有它去不了的地方,你信吗?地效飞行器就是这样一个“怪杰”!它是一种兼具飞机与高速船特性的新型运载工具。它既可浮在水面以排水状态航行,又可在距离水(地)面几米或几十米处作极低空飞行。当其极低空飞行时,地效飞行器所利用的就是地面效应。所谓地面(表面)效应,就是指当运动的机翼接近地(水)面时,上下方压力差加大,从而使升力迅速增加,将飞行器托起,从而进行高速稳定的飞行。历经艰难“终出炉”早在航空业发展初期,飞行员们就发现飞机在着陆过程中,当飞行高度与飞机翼弦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地效飞行器地效飞行器,也称作飞翼船、地效翼艇,它利用地(水)面效应和动力增升原理,在地效区里飞行,使升阻比增加,气动效率大大提高,是介于飞机、舰船和气垫船之间的一种新型高速飞行器。地(水)面效应简称“地效”。当飞行器在接近地(水)面飞行以及在起飞和着陆(水)过程中,由于地(水)面与机翼下方的空气相互作用,在机翼下方产生气垫,环绕在机翼四周的气流发生改变,使飞行器升力增加,阻力减小,导致升阻比(升力与阻力之比)增大。  相似文献   

11.
谢健军 《当代海军》2001,(11):37-39
两栖作战部队将是美军应付未来全球危机的重要力量:“由舰到目标机动”和“由海向陆作战机动”,把理论和速度、机动性、火力支援、通信及导航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是美海军关于未来近海两栖作战的革命性概念,海面将作为根据作战时间和地点对指挥官的要求,进行远距离“超地平线”投送作战力量的机动空间从根本上说,这是美军技术优势的产物,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快速发现、识别并利用对方的弱点。  相似文献   

12.
俞征 《宁夏科技》2002,(9):25-29
“地效尖兵”原叫地效飞行器,又叫地效飞艇,也叫地效飞机。它产生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战争的发展和高技术的突飞猛进并应用于军事。地效飞行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未来的特殊战场,地效飞行器将成为“尖兵”冲锋在战场最前头。  相似文献   

13.
未来渡海登岛作战中的武装力量投送、装备物资运输、海上游击作战、民兵参战支前等任务的完成将需要动员大量的民船来保障。因此,民船动员能力对作战的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未来渡海登岛作战的客观要求和民船动员的观实状况,在民船动员的平时准备中,应着力提高以下“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地效飞行器的军事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星 《国防科技》2002,(1):41-42
地效应飞行器是借助于地面效应原理,贴近水面(或地面)实现高速航行的运载工具。 地效飞行器近年才开始出现在各种媒体。与相同排水量的船艇相比,由于它在巡航飞行阶段不与水面直接接触,从而大大减少了航行阻力,提高了巡航速度;与常规的飞行器相比,它的载运重量又远远高于同级的飞机。因而地效飞行  相似文献   

15.
张彰  杨斌 《环球军事》2004,(7):28-29
美军目标部队是一支能够在“任何环境中、针对任何敌人所进行的任何作战中取得胜利”的部队,是美军在“未来作战中保持最高优势地位”的保证。为了使目标部队“能够在行动开始后的96个小时内部署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美军将C-130运输机与C-17运输机作为其目标部队的双翼,采取灵活多样的进入方式,构成了覆盖全球、安全可靠的作战力量投送网络。  相似文献   

16.
战略投送作为达成战略威慑和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未来我军作战行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重点阐述提升战略投送能力的意义,认真分析我军战略投送能力不足、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加速推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排队论方法在评估防空武器系统能力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评估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局限性,运用排队理论,建立评估单舰防空武器系统对持续入侵空中目标负荷能力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武器配置、火力单元工作性能对系统处理多批次空中目标能力的影响.针对作战平台的安全性,提出了评估舰炮武器系统功能的参数模型,对多种情况下的系统防空能力做出理论上的评价.最后,基于最一般情况给出舰炮武器系统防空作战中的几种可行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防空武器系统可以说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尤其是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更是独占鳌头。其典型系统有: “贝加尔”系统“贝加尔”系统是一个地面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系统由作战指挥舱、文件舱、电源车、备件舱组成。作战指挥舱主要配置有计算机设备、通信接口设备、显示设备和自动化工作台。它通过通信接口设备与地面远程警戒雷达、近程目标  相似文献   

19.
所谓“综合作战系统”不是单项武器系统,而是由功能配套、标准化程度很高的多种武器系统整合而成的一体化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内,各分系统之间不是简单的捆绑关系,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合为一体,互联、互通、互操作、信息共享,总体效能远远大于各分系统效能之和。  相似文献   

20.
亦称“自杀式无人机”的巡飞弹是将无人机技术和弹药技术有机结合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空中武器系统,集多种作战功能于一体,可滞空巡弋、待机作战,能够在多种作战环境下执行多样化任务,是精确打击武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随着自主性和网络化协同能力的不断提高,巡飞弹将以独特的作战功能和较高的作战效能,深刻影响并改变着火力运用方式,呈现出全新的作战形态。本文编译自《亚洲军事评论》网站2022年12月26日题为《Loitering with Intent》的文章。原文作者认为,经过多年不断试验测试,甚至经历过实战检验,巡飞弹在近年来的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射程和部署方式等的发展仍在探索中。文中相关数据信息未经考证,仅供参考,请读者注意甄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