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让爱成长     
李进 《政工学刊》2002,(12):48-48
跟荣的交往缘于给她送信。她的信特别多 ,有时一天竟能收到五六封。那是大一的事情 ,当时我当班长 ,每天分发本班的信件是我的一项工作。这样平静地过了一个月。直到有一天 ,我突然发现荣眼睛中流露出一种很陌生又很熟悉的东西。我不知道我的眼睛是否已“放光”(我中师时的班主任曾说过 ,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时 ,他的眼睛在注视对方时会放光 ) ,但我那时确实很紧张、很激动、很兴奋 ,也很快乐。我是在偏僻山村长大的农民的儿子 ,对于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只是在电视剧或小说上见过 ,并且对此我从不抱幻想。真没想到 ,一个暖暖的初夏的傍晚 …  相似文献   

2.
《政工学刊》2004,(1):64-64
当年,爱因斯坦曾收到过一封信,信中邀请他去当以色列总统。令许多人想不到的是,爱因斯坦拒绝了这个令人艳羡的职位。他说:“我的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世界打交道,因而缺乏天生的才智,又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爱因斯坦的可贵  相似文献   

3.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父亲是位少将,母亲是大校军官。像许多孩子一样,我也问过父母,"你们以前怎么认识的?"爸爸,当初你是怎么追求我妈的?"可惜,在这方面.他俩永远争论不休。老爸说:"当然是你妈追我!"这时,老妈一定会说:"别听他的,追求妈妈的人多着呢,他根本排不上号!"哎,真拿他俩没办法!为了弄清父母谁更爱谁,我只好亲自出马,偷偷搜集例证,终于破译了父母的爱情密码--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我是华东野战军某部三营七连政治指导员。连部有两个通信员,他俩的名字记不起来了,只记得一个叫夏天,一个叫冬天。夏天天气热,冬天天气冷,连队的同志为什么给他俩起这样的外号呢?  相似文献   

5.
"嫦娥一号"卫星10月24日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各界人士纷纷发来贺信、贺电。其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原七机部副部长李明实分别给国防科工委领导发来贺信,并各赋诗一首。陈昊苏信中写道:"你们出色的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前进作出巨大贡献,向全国人民送来漫天喜庆。我作为曾在航天战线工作过的老兵,感受到鼓舞和振奋,为你们的成功骄傲并自豪,也要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李明实信中写道:"以此为起点,乘十七大东风,国防科技工业定能取得更辉煌的胜利!"本刊特将两首诗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6.
"嫦娥一号"卫星10月24日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各界人士纷纷发来贺信、贺电。其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原七机部副部长李明实分别给国防科工委领导发来贺信,并各赋诗一首。陈昊苏信中写道:"你们出色的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前进作出巨大贡献,向全国人民送来漫天喜庆。我作为曾在航天战线工作过的老兵,感受到鼓舞和振奋,为你们的成功骄傲并自豪,也要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李明实信中写道:"以此为起点,乘十七大东风,国防科技工业定能取得更辉煌的胜利!"本刊特将两首诗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呜呼!“鸳鸯”梦○徐德贵“八一”前夕,某部三连收到一封来自劳教所的信。信中写道:“亲爱的全连官兵,在你们热烈庆祝建军70周年的时候,我却在高墙电网内洗刷自己的灵魂。我多么想回来和同志们在一起欢庆自己的节日,可是,两年漫长的劳教生活我才过了一个多月啊…...  相似文献   

8.
我已经十多年没有写过家信了。前段时间搬家,我从阳台的柜子里翻出两包信来,那是我八几年写给家里的信,大概有几十封的样子。两地分居时,妻子把我写的信都放着,后来随军。举家南北搬迁好几次,不少东西都扔了,只有这信还留着。舍不得扔,并不是冒充有清闲能力的人日子过得讲究。而是感觉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难以割舍。这有点像小时候嘴里掉下来的牙,明白用处是没有了,但要扔掉,却还是有些恋恋不舍。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07,(11):71-71
“嫦娥一号”卫星10月24日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各界人士纷纷发来贺信、贺电。其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原七机部副部长李明实分别给国防科工委领导发来贺信,并各赋诗一首。陈昊苏信中写道:“你们出色的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前进作出巨大贡献,向全国人民送来漫天喜庆。我作为曾在航天战线工作过的老兵,感受到鼓舞和振奋,为你们的成功骄傲并自豪,也要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李明实信中写道:“以此为起点,乘十七大东风,国防科技工业定能取得更辉煌的胜利!”本刊特将两首诗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04,(12):53-53
医生的笔迹 不知大家到医院看病时有没有注意过医生的笔迹。一般说来都是龙飞凤舞,让人看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我很佩服领药处的护士,她们总能辨认出应该拿什么药。 一次我的一个医生朋友给我写了一封信,邀请我去旅游,信上的字我能辨认出一部分,可关键的时间、地点我认不出了。我就跑到附近医院的药房,把信交给护士,请她帮我认一下,她仔细地看了很长时间,把两瓶药拿给我,说:"这个,每天两次!"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信     
父亲来信了一句句鼓励的话儿语重心长信里有谆谆教导也充满几多期望读罢信我仿佛看到父亲期待的目光读罢信我感到有一股热血在心头回荡父亲的信教我不再想家父亲的信让我变得更加坚强父亲的信教我堂堂正正做人父亲的信让我有了抱负和理想父亲的信使我感到重任在肩父亲的信给了我奋勇前行的力量父亲的信@李珂$65575部队72分队~~  相似文献   

12.
她,叫陆慧英,辽宁省铁岭市人。1978年春,她结识了成都军区某部干部沈建斌。当他俩的关系公开后,却遭到家人的反对。曾饱经分离之苦的母亲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导女儿说:“慧英,找个当兵的是要吃苦的,以前你爸爸在部队,我拉扯着你们几个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13.
王荣 《云南国防》2004,(4):21-21
1987年8月,怀着对绿色军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我从地方高考进入了昆明陆军指挥学院,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17年来,我在边防一线前哨守过阵地,在迪庆高原工作了六年,1999年交流回曲靖军分区工作。期间曾从事过政治工作,也从事过军事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曾2次荣立三等功,5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近年来,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大潮中,我感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江主席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那么一个人要不断前进,一个单位要不断发展,找准动力的支点同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丈夫原在广西边防某部任连长,他为人正直,带兵打仗事事冲在前,曾荣立三等功3次,受营、团嘉奖8次,被部队树为排头兵。我在县法院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心一意地支持丈夫的工作。我爱人对我甘作阶梯的精神非常感激,虽然夫妻天各一方,但书信不断往来,言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信     
当兵九年,从南到北走过不少地方,无论是上学还是调动,每一次收拾衣物,每一次整理行装,最舍不得扔的就是母亲写给我的信。母亲是位农家妇女。当兵前,我只知道母亲曾经上过几天学,会认几个繁体字;当兵后,家里给我写信成了一件麻烦事。刚当兵时弟妹小,爸爸也是“斗大的字认不得半升”,别人代写的信怎么也读不出父母味来。俗话讲:“新兵信多,老兵事多”。我们这些新兵蛋子整天就盼着家里的来信,可我的家信总是那么的稀,我的新兵生活也就那么无精打彩地过着,想家的情绪在所难免。然而,有一天,家里来信了,信封是请人写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部长,我知道您收到信.一看地址就知道是我给您的信.从1996年12月入伍到现在我给您的书信都是汇报我的情况,但今天我的信是向您通报,因为您。而使我们在异乡海防服役的军人更加骄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献县人武部部长籍国强和政委于振校,是大家公认的一对好搭档。他俩搭班,有一个共识:真诚待人;一个信条:尊重对方;一个准则:团结互助;一个特点:务实创业。因为有这个坚实的准则,他俩总是在班子中作表率,在队伍前树形象。在他俩的带领下,人武部工作连年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26年前,他俩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从大巴山参军到了部队,一个戍边去了西藏,一个卫国两次参加对越作战。在部队中,他俩分别立功受奖,相继提干入党。  相似文献   

20.
他俩离开人世已是4个多月了,但人们一刻也没有忘记,党和政府没有忘记。5月中旬,南充市政府、南充军分区,给他俩分别追记了二等功一次。5月下旬,营山县政府、县人民武装部号召全县人民向他俩学习。 1994年1月26日,天阴沉沉的。突然,四川营山县六合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