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色土     
吉祥的红绒球世界各国的水兵服大致相同,但也各有特点。在上期“海军五色土”栏目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美国水兵配带的黑飘带,这次和您谈谈法国水兵帽上的红绒球。在法国古代,战舰的舱室都很低矮,舱内顶部有很多突出的构件。水兵们在舱内行走作业,常常碰破头顶。为防止头顶碰伤,大家在帽子顶垫上一团棉花,但头顶还是会撞破,流出的血把白色的棉团染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舰内舱室的空间逐渐增大,水兵们也不会经常碰破头了,但帽顶上增添的一个红色绒球作为装饰物被保留下来,成为表示“祝你走好运,不会碰破头”的吉祥物。  相似文献   

2.
绿色幽默     
水兵聊天一个驱逐舰上的美国水兵和一个潜艇里的水兵在聊天。驱逐舰上的美国水兵说:“我们舰上的人都把你们那些潜艇叫作‘海老鼠’。”说完就哈哈大笑。潜艇里的水兵回答道:“噢,是吗?你以为什么?我们艇上的人都把你们那些军舰叫‘目标’。”  相似文献   

3.
泰州“水兵母亲”城,中国人民海军诞生地。50多年来,人民海军从这里迈出了坚实地第一步,从浅蓝走向深蓝,一代又一代的海军官用青春和热血铸造了中国坚固的蓝色长城。50多年,水兵母亲“城情注海军,为人民海军的发展状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明年是海军建军55周年,为纪和庆祝这一节日,《当代海军》与泰州市联手推出《走进“水兵母亲”城——泰州》专栏,让更多的广大读者了解今天的“水兵母亲”城。  相似文献   

4.
《当代海军》2005,(9):F0013
不论怎样,当中国泰州“战舰与城市”论坛暨征文总结表彰大会落下帷幕时,当握别最后一批客人离开泰州时,我、我们的工作人员几天来绷紧的神经,这才松了下来,这才感觉倘佯在“水兵母亲城”的怀抱是如此地温暖和惬意。就像我们在《战舰与城市》征文作品集的后记中写到的那样,仅靠我们《当代海军》杂志社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得益于多方面的支持。而这次盛会的圆满成功,首功应归于我们的“水兵母亲城”。对“水兵母亲城”有真正的印象,是在去年泰州举行的纪念海军成立55周年活动上,那一次我有幸接触了“水兵母亲城”中的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一位是城里最大的官——中共泰州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5.
刊物更名记     
王健娃接手主持《水兵》杂志日常工作后,接连向我报告了3个不景气消息:一是在海军内部事有盛誉的《水兵》刊名,居然被社会上个别读者误读成《木兵》,并来电询问“木兵”叫啥意思。这令我一时瞠目。怎么会这样呢?原来印刷体“水”与“木”确有些形同,不细看很容易读错。此时,她情绪激动:“不要说《木兵》让人不可思议,就是《水兵》,社会上青少年也不会有兴趣。‘水兵’本是海军内部那些战斗岗位在海上、舰上的士兵的特定称谓。社会上知道有海军、不知道有水兵的人占多数,拿它来作杂志刊名,能不让人陌生、费解吗?”二是《水兵》由内部赠送改为向国内外发行后、发行量没有上去,相反还不断减少,每期快不足8000册了。三是在军事期刊普遍走红的情况下,发行商看了《水兵》直摇头,认为刊物市场定位有问题。3条消息像3根钢针一样,扎得我心头疼痛,也深深地刺痛了争强好胜的王健娃。想当初创办杂志时,海政领导就是看中海军报上《水兵》文学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以“铁军”著称的某红军师,5月16日上午在都江堰石游街居民区搜救群众时,发现一幢坍塌的两层楼内有微弱生命的迹象。考虑到情况异常复杂,指挥救援的师政委刘法峰决定挑选8名不是独生子的老兵组成抢险突击队。他大声喊道“是独生子的请举手”,结果无一人举手。这时刘政委又喊道“是两年以上老兵的请举手”,这时大家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  相似文献   

7.
在成都火车站,有一位受到大家赞誉的“军运明星”。在每年新老兵运输任务中,她都要当“先锋”,打“头阵”,年年受到上级表彰,先后20余次被全国总工会、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铁路局授予“三八红旗手”、“学雷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就是该站客运计划室长期担任军运工作的计划员张克兰。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海军的水兵制服款式大致相同,但也各有特点。往往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海军文化,同时也反映了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比如,曾数次访问过我国上海、青岛的法国海军,他们水兵帽顶的红绒球背后就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古代,法国战舰上的舱室都很低矮。舱内顶部有很多突出的构件。当水兵在舱内行走时,经常碰破头顶。后来为防止头被碰伤,有人在帽顶内部垫上一团棉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竞相效仿。久而久之,就约定俗成。尽管如此,依然有人会撞破头顶,流出的鲜血把白色棉团染红——这就是“小红球”的鼻祖。  相似文献   

9.
在部队,他是一名优秀的战士;退役后,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他成为一家餐饮业的老板。富裕了。他自购放映设备义务为村民放电影。自办图书室为村民免费开放。乡里邻间。只要谁家有困难,他是有求必应。大家都说他是播撒文明的雷锋式老兵。他就是著名作家萧红故里、哈尔滨市呼兰区的“锦义德”老兵放映队队长金文权。  相似文献   

10.
“潜水兵,多荣光,万里海疆摆战场,为建设海防贡献力量。炸暗礁、建国港,敢拼搏、敢较量,哪里有了潜水兵,哪里就会歌声琅琅……。”听到这首潜水兵自编自唱的歌曲,似乎听到了他们绚丽多彩的生活轶事。  相似文献   

11.
连日来,“水兵母亲城”泰州沉浸在一片热烈欢腾的喜庆气氛中。  相似文献   

12.
老兵饺子     
又是一年老兵退伍时,禁不住想起了“老兵饺子”。我曾经生活过的连队,驻守在黑龙江边防线上。连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老兵退伍时,全连都要吃饺子,而且要连着吃三天,我们称之为“老兵饺子”。那一年天冷得特别早,过冬的蔬菜、肉食还没贮备好,雪已经把我们盖了起...  相似文献   

13.
铸造智能兵     
复旦大学。宽敞明亮,知识富集的图书馆,飘来了一片片“海军蓝”。几位年轻英俊的水兵,向图书管理员小姐,递上了借书单,《微积分》、《高能物理》、《大学英语》……望着水兵求知若渴的神情,图书管理员、大学生们,投来了不解的目光……  相似文献   

14.
当双脚一踏上被誉为“水兵母亲城”泰州土地上的时候,我接触到的第一位人物是出租汽车的司机师傅。这位来自泰州最普通的群众,在短短的10分钟“车上聊天”中,他告诉了我一个水的泰州,其随口吟出的诗句让我的眼球猛地振奋了一下。而告诉我泰州正在举行纪念海军诞生55周年系列活动,其言语神态那股兴奋劲更让我心里猛地热乎了一把。此刻,我这个至今仍未让师傅知道我就是海军的海军,兴奋早已不已。我为“水兵母亲城”的人民热情、大方,具有的文化素养感到骄傲,为我们海军拥有这样的”水兵母亲城”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5.
战友沙龙     
《解放军生活》2013,(2):84-87
亲们!《战友沙龙》扩版了。为了让大家的"沙龙"更具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老兵期待大家的参与。这里有老兵的秘笈,连队的传家宝,这里有新鲜有趣的知识,这里有好玩感动的新闻,这里还有一群神奇的士兵。战友们,还等什么,赶快行动起来,要记得老兵的邮箱313253037@qq.com哦!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海军中,几乎所有国家的海军水兵都穿着统一样式的水兵裤。这种水兵裤与普通的男裤有着很大的区别,它的样子酷似女裤样式,前裆无开口,两腰开衩,扣子相连,裤筒肥大。为什么世界各国的水兵都要穿这么一种样式的裤子呢?说起来还真有—段奇谈。早在18世纪初期,即1713年时,英国海军的一艘“海狼”号战舰在爱丁堡港外的一次海战中,不幸被敌方击中沉没。舰上33名官兵遇难,仅有一名叫约翰·卡尔的水兵活了下来。当人们问起他得以逃生的原因时,他讲述  相似文献   

17.
林健  孙宏杰  徐国鑫  李友平 《政工学刊》2013,(6):F0002-F0002,I0001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91991部队党委按照“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着眼常态、保持力度,结合实际、务求实效”的基本思路,大力抓好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借助支队“两校一班”,举办团以上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成果展,组织水兵理论宣讲员深入战位巡回宣讲,帮助官兵准确领会报告内核;举办水兵文化节、主题演讲征文比赛和主题书画摄影展等活动,激发全员参与学习热情。同时,  相似文献   

18.
老兵退伍期间,做好退伍老兵的工作固然重要,围绕老兵退伍工作的管理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各级领导把这项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理所当然。但“老兵复员,新兵过年”这句军营顺口溜也道出了每年老兵复员期间,各级领导忙于做复转老兵工作而忽视了新兵工作,使一些新兵在老兵复转期间失控,思想素质、作风养成、工作态度等发生较大波动,使部队建设的基础受到影响。因此,老兵复员期间,各级领导切莫忽视对新兵的管理教育。一、加强管理不使新兵失控。老兵复转工作全面展开后,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干部忙于复转老兵工作,留队的老兵也很忙。而由于…  相似文献   

19.
牧云岁月     
水兵梦伴着军用卡车刺耳的刹车声,彻底破灭在大山沟中。一天,听说有人来连队选兵,新兵都兴奋起来。连长把新分来的兵一个个叫到连部,让每人唱一首歌。听歌的是一个黑黝黝的老兵,长的清瘦结实。一定要选上,要跳出这大山沟。攥着满把汗的我走进连部,涨红了脸唱完那首...  相似文献   

20.
何毅  姚坛 《政工学刊》2006,(11):41-41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有人唱着“十八岁、十八岁,参军到部队”的时候,就会有人伴着“老兵你要走”的歌声离去。老兵复退工作充满着离别的伤感,同时也关系着部队的安全稳定,是一个单位一年一度的“收尾”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老兵难免会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有不如意的地方,在内心里结下许多疙瘩。如何帮助他们打开重重心结,已成为老兵复退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一)面对去留取舍,心里“进退两难”。虽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真正到了“脱下泛白的军装、告别亲密的战友、离开绿色的军营”的时候,谁都会割舍不下。由于选改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