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美国纽约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发生了由国际恐怖组织制造的爆炸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国会对美国的护照防伪技术表示担忧,国会通过议案要求采用现代先进技术重新对美护照防伪加密,以打击国际恐怖活动以及走私、贩毒、偷渡等跨国犯罪;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日前,美联邦调查局在一份秘密报告中,已确定的美国国内恐怖组织多达22个,对这些组织的调查更是多达338项。近日,国际媒体曝出:“美国在国内所有出租车上装备了一种反恐监视系统。此系统可以对周围车辆和人群实施不间断监视。”看来,美国已将反恐战触角延伸至本土,准备对日益嚣张的“土生土长”恐怖组织加以整治。那么,美国到底有多少“国产”恐怖组织?据悉,美国国内恐怖组织曾一度超过800个,成员几百万人,遍布全国50个州。而此次美联邦调查局所确定的恐怖组织。只不过是众多组织中活动最猖獗的22个而已。大地解放阵线(ELF)。大地解放阵线是“绿色恐怖组织”中最著名的一个,又名地球解放阵线。2001年被FBI列为美国国内头号恐怖组织。该组织脱胎于英国的“地球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之后,国际恐怖组织的海上袭击成为了现实的威胁:恐怖组织有可能通过对国家领水区域以及重要经济意义的船运航线布设水雷来发动海上袭击。因此,反水雷舰艇的研制在冷战之后的"冷和平"年代并未偃旗息鼓,反而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恐怖组织不断实施恐怖性爆炸犯罪,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恐怖性爆炸犯罪主要有自杀性恐怖爆炸犯罪、交通工具上的恐怖性爆炸犯罪、特定建筑物的恐怖性爆炸犯罪、制造混乱的恐怖性爆炸犯罪等几种类型。防范爆炸性犯罪的主要措施有:加大反恐立法、加强国际合作、严格安检制度、强化基础建设、落实新闻管控和和谐民族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10日至11日,我国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在两国边境地区成功地举行了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与外军联合举行实兵演习。主要演习了两国边防部队首长司令部互通情报、协同配合、共同指挥、联合打击恐怖组织的行动。持续两天的演习以某“恐怖组织”在国际恐怖势力的支持下,企图制造暴力恐怖事件为背景而展开。两国边防部队共派出数百人及10余辆装甲战斗车和多架直升机参加,联合实施边境封控,全力围堵歼灭恐怖分子。演习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演习的决策层次高,得到了两国两军领导的高度重视,演习由中吉两国国防部、总参谋部筹划和运作:二是双方演习的组织指挥、协同动作密切,实兵实装实弹演习取得圆满成功;三是参演兵种多,高科技装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 ,恐怖活动已形成了一个遍布全球的国际恐怖组织网络 ,严重干扰了世界各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对国际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研究分析恐怖主义的性质、特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反恐策略。以确保反恐斗争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冲击下, 我国反恐怖斗争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频繁活动的国际恐怖组织有50多个。近期,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恐怖事件有70%发生在我国周边地区。特别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恐怖活动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恐怖组织间结成同盟关系,会对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造成更严重的威胁。了解这种结盟关系,将有助于各国政府间更有效的反恐合作。基于公开数据,构建并分析了国际恐怖组织间的结盟网络,发现它们结成了22个较大的恐怖集团,各集团具有意识形态同一性和地域相近性。其中3个集团起到了联系多个集团的桥梁作用,10余个组织是网络中影响力较大的。本研究可望对制定反恐策略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恐怖战争在全球的迅速展开 ,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国际恐怖组织实施恐怖袭击的行动能力受到一定的削弱和限制。但同时 ,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东、中亚等热点地区的恐怖事件却愈演愈烈 ,并且恐怖袭击的目标、采用的方式更趋于多样化、复杂化 ,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本·拉登被击毙后,国际恐怖主义及反恐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美国、恐怖组织、国际社会以及我国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防范新一轮恐怖袭击已成为我国现实而紧迫的课题。为此,我们应结合自身实际,从意识形态、政治外交、反恐准备、应急处置等各个方面分析研判,制定对策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的进步,恐怖主义有向高技术、高智商发展的趋势。恐怖组织谋求利用化学、生物、放射性、核与高爆(CBRNE) 装置,制造产生超级恐怖效应的恐怖活动。大量的情报证实,在世界范围内始终存在着CBRNE 恐怖袭击的威胁,对CBRNE恐怖事件的紧急响应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雷辉志 《中国民兵》2014,(12):60-61
“为什么是科巴尼?”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国际媒体“过分”关注一个边境小镇的战事发出质疑,反映中东反恐问题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 小城科巴尼成世界焦点 4万人口的科巴尼确实成了当前世界新闻的一个焦点。美国空军领导的国际联军止在那里和伊斯兰国(IS)恐怖组织的地面武装交火。2个月来,不仅战况胶着,伊斯兰国(IS)恐怖组织武装还在步步进逼,已占领该地60%的地区,与当地守军反覆争夺土耳其边境的口岸。而双方投入的兵力总计不过6000人,只能说是一场中小型战争。  相似文献   

13.
武松 《当代海军》2001,(11):4-5,18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恐怖活动在世界各地滋生蔓延.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暗杀、劫机、爆炸、人体炸弹等令人触目惊心。为应对反恐怖斗争的特殊需要.各国纷纷建立各种特种部队。这些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短小精悍,令恐怖组织及恐怖分子闻风丧胆。目前世界上较为突出的有: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已进行了两年有余,然而恐怖活动越打越多,美国人的招数越来越少。一方面,美国被此起彼伏的恐怖袭击搞得焦头烂额、黔驴技穷,拿不出什么新招;另一方面,恐怖组织不仅没有在国际社会的沉重打击下销声匿迹,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并且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恐怖策略来对抗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5.
在海上恐怖袭击的阴影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更加重视运用海军来对付海上恐怖组织:一是采取措施加强海军的自我保护,二是加大打击海上恐怖组织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杨承军 《环球军事》2014,(24):14-16
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近期公布的2014年度世界核武器储备报告,称目前世界核武器数量为1.63万件。回顾即将过去的2014年,世界核战略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美俄仍保持超级核大国地位;核军备控制虽然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但是真正实行起来仍将极其缓慢;核门槛国家力图使有核地位合法化;世界恐怖组织还在千方百计地获取核材料。国际核形势仍然急剧动荡。  相似文献   

17.
刘飞 《国防科技》2005,(8):73-76
当前,恐怖主义已成为危害国际社会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爆炸、劫持等传统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的同时,核化生恐怖活动的危害也在不断加剧,据不完全统计,从1960年至今,全世界共发生了270多起核化生恐怖事件,特别是震惊世界的东京地铁沙林事件和“9.11”后美国的炭疽恐怖事件,给国际社会造成了巨大恐慌,并对国际恐怖组织起到了刺激和示范作用,在2004年3至4月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就在英国和约旦先后发生了两起较大的未遂化学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国家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逐渐趋于减少,而恐怖主义作为战争的转化形式却有可能被更多地利用。“9·11”事件表明,未来恐怖主义非但不会减少,反而可能得到强化,并因应时代的发展产生新的形式、新的特点。在新的世纪,以高科技为手段的恐怖主义将可能得到迅猛发展。当今社会越来越成为高科技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基础设施、电力供水系统、金融证券市场无不逐步网络化,一些恐怖组织很可能选择以网络恐怖主义替代传统恐怖主义。目前,一些恐怖组织已经在利用因特网进行恐怖主义宣传、募集资金、协调行动。今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恐怖组织…  相似文献   

19.
公安部2003年12月16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认定“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等4个组织为恐怖组织,艾山·买合苏木等11人为恐怖分子。 这是公安部公布的第一批“东突”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名单。那么,这些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到底策划实施了哪些恐怖活动?近年来我国反恐工作取得哪些进展? “东突”:分裂中国图谋的一个“代名词” “东突厥斯坦”(简称“东突”)这一名词出现于19世纪末期。“斯坦”原为“地方”、“区域”之意,但“东突”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某些老殖民主义者为肢解中国  相似文献   

20.
王进举 《国防科技》2004,(10):49-51
美国是恐怖组织袭击的重点对象,美国成为了世界级反恐“专业户”,其反恐专项资金投入、武器装备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而美国在反恐方面的战略战术更是引人关注。武装民航客机,实行军事管制自有恐怖袭击以来,民航客机一直是恐怖组织行动的目标。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共发生了43起便携式导弹袭击民用飞机的事件,其中30次导致机毁人亡。恐怖分子劫持飞机事件更是屡见不鲜,特别是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痛定思痛,英美反恐专家对恐怖组织分析得出其恐怖袭击的三种方式:一是劫持客机将其用作“飞行炸弹”冲撞地面重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