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的“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暨研究生论坛”2012年5月6日在上海大学举行。三线建设是中国国防和军工建设史上的重大战略举措,规模宏大,影响深远。长期以来,由于三线建设事关国家军事战略,在一定时期内属国家机密,因此,史学界对其研究甚少,尚属起步阶段。此次研讨会是首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开三线研究史先河,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2.
三线建设是建国后实施的战备经济建设战略。探索三线建设研究热点、前沿和趋势,为后续三线建设研究提供参考。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集为数据来源,检索有关“三线建设”的有关文献427篇,利用CiteSpace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三线建设研究呈现多次爆发现象,且在2017年开始持续上升;研究热点和前沿主要集中在西部开发、国民经济、三线企业、工业遗产、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口述史、三线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援三线建设的项目既有大三线建设项目也有小三线建设项目。上海支援的大三线建设项目与小三线建设项目以及江西小三线建设项目与安徽小三线建设项目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加强这一差异性研究,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整个三线建设历史过程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4.
在飞机上看《贵州都市报》,看到一条消息,说是一个叫王小帅的年轻导演2009年将拍摄一部叫作《大三线》的纪录片,镜头下面是为大三线建设而离开家乡的一个巨大群体。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中苏关系紧张、苏联专家接连撤走的背景下,中央决定开始实行三线建设的策略,将部分军工基地转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前期位于安徽和浙江的上海小三线建设中的最大企业八五钢厂如何解决青年男职工婚姻问题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该厂婚姻危机的产生、解决的过程及其结果。分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婚姻危机的产生及作为单位组织的八五钢厂面对危机时的表现与应对。通过八五钢厂为切入点,希望在探究整个上海小三线婚姻生活的同时,以便更好地理解婚恋问题背后隐含着的上海小三线最终调整、企业职工返回上海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中国军转民》2007,(5):F0002-F0002
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所)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内迁三线建设的从事半导体材料科研、试制、生产相结合的大型国有企业。自成立以来已具有40多年为军工配套服务的历史,累计完成军工试制项目600余项,日前已形成了高纯材料和半导体硅材料二大系列军工配套产品。  相似文献   

7.
一、河北军工民用产业发展历史回顾与总结 河北军工可追溯到1910年(清宣统二年)。在解放前近40年里,主要从事军械修理并兼造步枪、机枪、弹药、手榴弹、地雷等,规模很小。新中国成立后,经过20世纪50年代末的“三线建设”和六七十年代的建设高潮,至1976年底,建成40多家军工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8.
始于60年代中期的三线建设,为四川省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潜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三线改造,又给予四川省经济发展以直接的带动力、推动力,并使之走向外向型发展道路。由此观之,三线建设与改造对全国生产力布局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三线建设与改造,以进一步发挥三线军工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鉴于国家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作出了加强战备、调整工业布局、进行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三线建设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经济史上的重大事件悄悄地迈开了其坚实的步伐.时至20世纪90年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被提上国家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议事日程,三线建设作为备战时期的西部大开发开始为学者关注.2012年5月6日,由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的"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暨研究生论坛"在上海圆满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大学等单位的数十位学者和研究生,首次就三线建设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入的对话.日本东京大学的有关学者也提交了论文.原上海小三线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委书记王昌法、局长王志洪等三线建设亲历者应邀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共十八大和新一届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明确了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对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同时,要求全党全军深化与加强党史军史研究与学习。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并成为《军事历史》新的主办单位;以人民解放军史、中国历代军事史、外国军事史和百科研究的力量结构,为形成中外军事历史研究的整体优势提供了组织保障;院首长和首任部领导确立了在  相似文献   

11.
为传承军工文化.弘扬军工精神,国防科工局组织、拍摄、制作的6集大型口述体文献纪录片《军工记忆》.1月11日及14日-18日22:38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平年代》栏目播出,引发巨大关注。  相似文献   

12.
星火燎原小三线——江西地方军工建设昔日往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地方军工建设如同星火燎原,生产出的武器装备可以武装20多个师,小三线建设书写了一部可以载入史册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3.
任健  陈谟 《军事历史》2001,(1):27-31
50年代末至 70年代,中国曾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巨额投资,进行了一项浩大的战略工程——三线建设。目前,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回顾与反思这项战略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线建设是当时战略 背景条件下的重大决策   6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相当严峻。中苏关系恶化,中苏两党已彻底决裂,中国的外交行动,面临着两个超级大国的夹击;美国在东南亚加紧建设军事基地,对中国形成新月形包围圈;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威胁中国南大门;蒋介石阴谋窜犯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形势紧张;印度挑起中印边境事件。当时的国际…  相似文献   

14.
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评《太平天国军事史》舒翼张一文同志的新著《太平天国军事史》,作为太平天国史丛书的一种,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刊行。这是他深钻太平天国军事历史二十春秋的结晶。可以预计,此书对于深入开展太平天国史研究,以至探索近代中国军事历史的嬗递变...  相似文献   

15.
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所)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内迁三线建设的第一家从事半导体材料科研、试制、生产相结合的大型国有企业。自1965年成立以来至今已具有40多年为军工配套服务的历史,累计完成军工试制项目600余项,目前已形成了高纯材料和半导体硅材料二大系列军工配套产品。多年来,依托军工配套项目的建设,增强了厂(所)的综合实力,提高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厂(所)销售收入达到1.95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展的三线建设中,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三个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一是努力建立中苏两党、两国团结关系,争取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二是研究制定了以备战为中心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提出三线建设要控制基本建设规模;三是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一系列会议,指导实施三线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7.
正军工行业的三线建设,一方面,以"两弹一星一艇"为标志的辉煌成就奠定了确保国家安全和国防战略的基石;另一方面,和其他行业的三线建设一样,也为改变我国东西部生产力布局,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这样评价道:中国的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进步了整整50年!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派发动了一场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近代军工企业的发轫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国近代军工企业的性质,是中国近代军事史和中国军事工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一、近代军工企业是特殊的资本主义企业近代军工企业是特殊的资本主义企业这个性质是由中国近代军工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当时国内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军事工业的行业特点诸因素决定的。清末军工企业与近代中国的产业技术革命,与国家的工业和经济近代化紧密相连。所谓工业和经济近代化,是指在工业和经济领域中,以机器体系的生产工具代替以人畜力为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军事遗产,批判地继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吸取其精华,是发展中国军事科学,建设现代化国防的一项重要任务。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号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60年代,军事科学院首任院长叶剑英元帅对中国军事史的研究作了专门指示,要求加强对古代兵法、历代战争战略等问题的研究。按照这些指示,我国军事史学界对中国军事史进行了初步研究,做了大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军工体系“小核心、大协作”模式和“寓军于民”战略的背景下,军工电子企业凭借自身特殊的专业技术优势,民营企业依靠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参与军工配套;具有雄厚科研实力和人才聚集优势的高等院校参与军工科研.是发展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蓬勃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