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恐怖袭击,在美国可谓令政府和布什“担惊又受怕”,时刻把“防弦绷得紧”,即使存总统大选期间,克里也是拿“反恐无力”对竞争对手布什进行攻击。可见,恐怖活动已令美国当局有点儿慌张。  相似文献   

2.
从美国总统布什4月6日首次要求以色列立即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军,到17日已整整11天。这期间,布什几乎天天在重复他的要求,但以总理沙龙似乎只把布什的话当耳边风,不但没有采取大的撤军步骤,反而且战且进,又攻打新的巴城镇。 美国白宫发言人弗莱舍在10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些无奈地说,布什不能挥舞“魔杖”来使以色列在一夜之间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军。难道美国手中真的没有“魔杖”,真的就拿沙龙没辙吗?非也!正如美国副总统切尼不久前说,除了美国,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在中东进行有效的斡旋。一般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美国握有可以使以色列听话的“魔杖”,关键是美国愿不愿意使出它的“魔杖”。  相似文献   

3.
继纽约中东问题四方会谈后,美国总统布什和国务卿鲍威尔7月19日又在华盛顿与埃及、约旦和沙特阿拉伯三国外长就中东问题进行了磋商。阿方官员会谈后向新闻界宣布,在如何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美国领导人与他们在磋商中达成了一些共识,双方立场已比较接近。 约旦外交大臣马阿谢尔说,布什在与他们会谈时数次强调美方要争取在3年内彻底解决巴以冲突,帮助巴勒斯坦人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马阿谢尔说,美方的这一态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想”。他说,对中东地区最近发生的自杀性爆炸事件,布什在会谈中没有像以往一样只强调巴勒斯坦人应该首先停止针对以方的“恐怖”活动,而是申明以色列也应为解决冲突承担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布什11月8日宣布,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辞职,前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盖茨将接任国防部长。此消息的宣布表明,为期6年的美国国防“拉氏时代”已告终结。布什无奈“舍车保帅”拉姆斯菲尔德辞职的消息选在共和党中期选举惨败给民主党的第二天发布,并由布什在白宫记者会上亲自证实,多少有点悲情的色彩。就在前几天,布什在为共和党人助选的时候还信誓旦旦地宣称,要让拉姆斯菲尔德留任到他的任期结束。但好景不长,  相似文献   

5.
两年前,美国总统布什在参加竞选时直言不讳地称:“海外驻军甚多,美军力不从心。”但说归说,作归作。为实现称霸全球的战略目的,美国加大海外驻军的脚步并未停止。 “9·11”事件之前,美军已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五洲四海”均有美国大兵的足迹。时至今日,美军在全球的兵力部署已打破历史记录,具有数量多、范围广、力量强、反应快等特点。然而美国并不满足于此。目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布什于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12月12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2001年12月13日晚11时)在白宫玫瑰园发表讲话,正式宣布退出美俄1972年达成的《反导弹条约》。从此,一个条约,一个美苏几代领导人付诸努力的条约,一个美苏两国政府当年签字画押“无限期有效”的条约,因美国政府单方面退出而化为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7.
国际风云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2日江泽民向布什致慰问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就美航天飞机失事向布什总统、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慰问。6日朝鲜称已重启核设施。7日江泽民与布什通电话。布什通报美国对伊拉克和朝鲜核问题的立场和考虑。江泽民重申中国政府对伊拉克问题的原则立场。  相似文献   

8.
数字     
《环球军事》2008,(3):8-8
3000人 1月14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已正式向白宫递交有关向阿富汗增派3000A的建议书,以扩大北约领导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白宫发言人约翰·德罗证实,布什“希望听取盖茨在这一重要问题上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阿富汗反恐怖战争之初,美国多次向世人声明,美军进驻中亚完全是临时性的,与中亚各国的军事合作是出于反恐怖战争的需要。目前,支持恐怖分子的塔利班政权业已垮台,阿富汗过渡政府已宣告成立,美国打击恐怖活动的头号目标本·拉登已销声匿迹,“基地”组织成员除少数仍在顽抗外,基本上是“树倒猢狲散”,美国军事行动的目标已经达到,阿富汗的反恐怖战争基本上尘埃落定。按理美国应当“见好就收”,即刻从中亚撤军,可时至今日,进驻中亚的美军却没有丝毫要走的迹象。4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发表演讲时说:“我们将在阿富汗继续战斗下去,直到完成我们的使命”。另外,美国的各军政要人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声明,在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结束后,美军不打算撤出中亚。人们不禁要问,美国为何在中亚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月10日,以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命名的美军最后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乔治.H·W·布什”号,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军港举行了服役仪式。“乔治.H·W·布什”号航母全长332米,最大航速30节,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最多可搭载百架战机,造价62亿美元,是美军按计划建造的最后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相似文献   

11.
凌霄 《国防》2002,(5):27-29
“9·11”事件发生后,世人在震惊之余不禁要问:每年耗资300亿美元、集高科技之大成、号称无所不能的美国情报系统怎么事先竟毫无觉察? 其实,美国国内对于其情报系统的能力水准早已有过微词。去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一项“国家安全总统令”,目的便是全面评估美国情报系统,并要求在评估结束后提交具体可行的改革建议。布什强调:及时、准确的情报对于美国外交政策、国防战略的制定及各项法律的实施等至关重要,要积极采取措施“确保美国的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美国2002财年的国防预算为3180亿美元。早在“9·11”事件以前,布什政府提交国会的2002财年国防费预算,即要求比2001年的3156亿美元增加184亿美元。虽然实际数额没有达到这一要求,但是,布什同时还签署了一项用于资助美军在阿富汗军事行动和“9·11”事件的紧急拨款200亿美元,这也可以说是“堤内损失堤外补”。1月23日,布什在向美国预备役军人联合国发表讲话时说,加强美国军队建设将是2003年政府工作的最首要任务,也将是他下周向国会提交2003年预算时的重点。他表示,他将在提高预算需求时增加480亿美元军费预算。  相似文献   

13.
杜昕  陈安刚 《当代海军》2006,(11):60-62
2006年10月7日,美国最新一艘核动力航母“乔治·布什”号(CVN 77)在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下水。美国现任总统小布什当天出席了以其父亲、第41任总统老布什姓名命名的航母下水仪式。“布什”号将是美国海军的第77艘航母,同时也是“尼米兹”级的第10艘,即最后一艘航母,将在经过所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人的军事辞典里,反恐和缉毒、救灾一样,历来被认为是不属于战争范畴的。但是,在去年“9·11”事件后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布什即向全世界宣布:“这是恐怖主义发动的战争,我们必须用战争来回答。”于是,恐怖同反恐怖,一夜之间便跨进了战争的殿堂。那末,恐怖战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军事》2008,(10):38-41
当乔治·W·布什在2001年就任美国总统时,他从克林顿政府继承过来的军事预算约为3000亿美元。而在几个月后,布什的继任者将面对的是业已暴增到7000亿美元的军事预算(包括追加拨款),以及大多数美国人如今认为本不该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无论布什的接任者是麦凯恩还是奥巴马,都很有可能在军事战略和军费走向上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6.
1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采访时声称,如果伊朗继续阻碍国际社会调查其核武器计划,美国不排除对伊朗诉诸武力的可能性。1月20日,也就是布什宣誓连任总统当天,美国副总统切尼在一段采访录像中也说:“环顾全球潜在的麻烦地区,伊朗位于名单之首,担心以色列会‘先发制人’,用武力来消除来自德黑兰的核威胁”!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5月1日11时24分,美国总统布什驾驶一架军用S—3B“海盗”喷气式反潜机,降落在“林肯”号航空母舰上。那一刻,世人除了关注他如何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外,对他驾驶战斗机上舰本身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对驾机飞行感兴趣的外国领导人不止布什一人,有的更富有传奇色彩。 俄罗斯总统普京:一飞惊人 1992年,苏联解体,俄罗斯宣告独立。独  相似文献   

18.
布什政府上台后,为了构筑美国在21世纪的超级霸权地位,着手对美国的军事战略进行重大调整。“9·11”事件的发生,极大地影响并加速了这一进程。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对安全形势做出新的判断,提出“先发制人”的战略布什入主白宫之后,特别是“9·11”  相似文献   

19.
据华盛顿法新社报道:2001年1月26日新任美国总结布什重申他在竞选总统期间所许下的重要诺言,即他的政府准备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英文缩写——NMD)和削减美国核武器数量。布什说,NMD“对许多其它国家来说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另一方面,尽一切可能使美国及其盟友在二十一世纪里免受威胁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战争轶闻     
差点被吃掉的布什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差点被日本兵煮熟吃掉。1944年9月,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太平洋战区担任飞行员的布什与同伴驾驶鱼雷轰炸机攻击“父岛”上的日军广播设施。不幸,飞机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