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力行 《环球军事》2008,(12):1-1
6月7日,伊朗新一届议会议长拉里贾尼指责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朗核问题上纠缠不清,并称国际原子能机构如果继续在伊核问题上制造紧张气氛,将会给该机构带来麻烦。拉里贾尼的强烈言辞使伊核问题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今年8月3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报告,确认伊朗没有按照安理会第1696号决议,暂停铀浓缩活动。这使世人的焦点从伊朗是否停止铀浓缩活动,转向了面对伊朗的核问题该怎么办。对此,美国总统布什再次重申: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并正式将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重新定义为“反伊斯兰法西斯战争”。那么,美国能否成功推动国际制裁或采取单独行动?伊朗是否会强硬到底?伊核技术“三级跳”伊朗核问题主要是在今年初开始恶化的。短短8个多月的时间伊朗核技术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三级跳”。第一步,恢复核燃料研究。今年1月3…  相似文献   

3.
8月19日,伊朗在正式答复六国方案之前,开始进行代号为“佐尔法格尔打击”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此次演习时间长达5周,将在伊朗全国14个省投入12个团的兵力。此次演习,是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前必须中止铀浓缩活动的情况下举行的。据伊朗官方人士称,与4月份集中试射各型先进导弹不同的是,此次演习除检验战术和兵器外,还将重点检验新作战理论。据有关人士判断,伊朗的新作战理论将是围绕非对称作战展开,主旨是“力图在高科技作战条件下,以小型、灵活的陆、空力量对技术与数量都占优势的敌军形成有组织的突然性打击,从而达到消耗来犯之敌的目的”。这种作战目标不禁让人想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6年不久,伊朗突然揭开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 的封条,从而使沉寂两年多的伊朗核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而新当选的伊朗总统内贾德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出排以言论,扬言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这不仅让美国感到不安,更让阿拉伯国家的宿敌以色列感到愤怒。以色列军方向伊朗发出警告:3 月1日将是外交努力的最后期限。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是以色列的不二选择。一柄高悬于伊朗头顶上的利剑正待出鞘。而这柄利剑便是以色列空军。  相似文献   

5.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3,(20):20-22
伊朗历史上曾多次成为世界强国,今天仍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从美国在中东最坚定的盟友之一,急剧转变为在中东最强硬的对手,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邪恶轴心说”出炉以及伊朗核计划被披露之后,美伊两国曾处于战争边缘状态。2013年6月,被认为是温和派代表人物的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后,伊朗首先伸出了橄榄枝,改变了艾哈迈迪·内贾德任总统期间比较强硬的对话政策,而是不断释放出愿与美国和西方接触和对话的信息,为改善对美关系开启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6.
就在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之际,近来有关伊朗将与美国可能“坐下来谈谈”的报道却频频见诸国际传媒。不过,伊朗在危急关头同意与美国商谈的话题并非是自身的核问题,而是令美方同样感到棘手的伊拉克局势——美国奢望得到伊朗“帮助”美国与伊朗双方就伊拉克问题举行对话的提议出自布什政府之口,而且早在2004年4月就被抛到了桌面上。最近两年时间来,虽然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不断施压导致双边关系日趋紧张,但却一直没有放弃与伊朗就伊拉克问题进行对话的愿望。美伊这两个至今尚未恢复外交关系的死对头不谈双边日趋白热化的敏感问题,而却要讨论第三…  相似文献   

7.
近段时间来,随着伊朗核问题的不断升级,特别是面对伊朗政府的强硬立场,美国政府自然也是毫不退让,并一再宣称不排除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海外媒体也不断曝出美国如若对伊动武将采取何种方式的种种版本,使这一问题成了当下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在“本期专题”里,我们特就此及相关问题作一集中报道,希望引起读者关注。——编者  相似文献   

8.
近期,随着伊朗核问题的骤然升温,美国对伊朗的军事威慑再次升级。“北方利刃·2006”军事演习6月初在太平洋举行。美军调集重兵聚集太平洋,3个航母打击群集结中东,并出动 F/A-22“猛禽”战斗机。专家分析指出,美国选择这样的时机,聚集如此多的兵力和装备在太平洋地区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明里是为实现美军战略调整,检验战略重点转移后的兵力部署能力和战法,暗里却是通过武力展示震慑伊朗,为日后军事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铺平道路。可以预见,一场由伊朗核问题引发的战火即将席卷整个中东。参演兵力历史罕见据媒体报道称,代号为“北方利刃·2006”军事演习6月5日开始,16日结束。这次演习由阿拉斯加美军司令部组织,总兵力超过5万人,分别来自太平洋美军司令部和美国本土,包括太平洋空军、太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针对伊朗动作频繁:扣押伊朗驻伊拉克领事馆工作人员;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盖茨接连访问中东游说盟友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向海湾水域派出第二个航母战斗群和运送更多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伊朗对此也毫不示弱,频繁举行军事演习展示军事实力,宣布禁止38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入境。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伊朗已经做好应对“任何威胁的准备”。伊美核争端的进一步升级会不会引发军事对抗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姚闻 《兵团建设》2005,(3):39-40
核问题看来似乎是军事和安全问题,但实质是由美国扩张性所决定的,背后是经济利益和“新帝国战略”。核问题使得美国和伊朗、朝鲜的关系剑拔弩张,但美国对两国所采取的策略又各不相同。区别在哪里,原因是什么?请看本刊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有关文章编写的——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07年春季以来,波斯湾就一直风云变幻,暗流涌动,再起波澜。3月24日,安理会通过了制裁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伊朗坚决不服,随即作出了强硬反应并在波斯湾水域展开了新一轮大规模军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一波三折、危机不断,除了核问题本身的敏感性以及核查的复杂性外,更是缘于美国和伊朗之间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将伊朗列为3个“邪恶轴心”国之一,多次表示要推翻伊朗宗教制度,并以其核问题为由不时发出军事打击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孙绪闻 《环球军事》2012,(18):23-25
日前,面对“不能容忍”的伊朗核进展,以色列按捺不住自己的愤怒,扬言准备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伊朗的核“野心”曾是以色列煽动和点燃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以色列从真诚帮助伊朗建“核”到坚决反对伊朗拥“核”?  相似文献   

14.
和谈大门仍未关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一方面,伊朗频频军演、试射导弹,并坚称和平开发核能是本国不可剥夺的权利,伊朗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充分合作的同时,绝不会放弃自己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美国的对伊政策也日益强硬。4月21日,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表示,在伊朗放弃核计划之前, 应该禁止向伊朗出口武器和军民两用敏感设备。美国总统布什更是多次强调,美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但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中东局势总体上相对稳定,热点问题有所降温,但导致地区动荡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依旧突出。美国新政府中东政策的调整迄今未见成效,热点问题无一解决;中东和平进程道路曲折,以色列右翼政府立场强硬,巴勒斯坦内部对话无实质进展;伊朗因选举出现内部动荡,现政权在核问题上态度强硬;伊拉克政治进程有所进展,但安全形势依然脆弱;阿拉伯世界内耗不断,民族、宗教问题进入新一轮活跃期。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围绕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国际外交努力在进行的同时,以美国和以色列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情报机关却早已针对伊朗核项目展开了“秘密战争”——情报战和间谍战。日前,伊朗情报部门对外宣称,破获了以色列“摩萨德”在伊朗境内安插的专门暗杀伊核科学家的间谍网络,10余名“摩萨德”特工被逮捕,而且伊朗情报机构也成功渗透进“摩萨德”当中。伊朗与以色列之间进行的“暗战”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刘强 《当代海军》2006,(10):56-57
8月26日,在伊朗中部城市阿拉克附近的重水工厂,伊朗总统艾哈迈迪一内贾德出席工厂的落成启用仪式。当天上午,这座将为重水核反应堆提供燃料的重水工厂正式投人使用,艾哈迈迪一内贾德出席并主持了该厂的落成典礼并表示,伊朗人民“将用武力捍卫”自己发展核技术的权利。综合美联社和路透社报道,这个重水反应堆项目是两年前开始建设的,预计将于2009年完工。该项目负责人马达迪表示,重水工厂每年最多能够生产16吨重水。伊朗国家电视台转引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的话说,位于阿拉克的重水工厂的落成是伊朗向着行使自身权利方向迈出的一大步,伊朗有权获得用于和平目的核技术。自从核问题出现后,伊朗一直在与  相似文献   

18.
2月19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伊朗已经多次表明本国的宗教信仰认为核武器是“违禁的”,伊朗并不寻求发展核武器,一些西方国家指控伊朗在寻求发展核武器是“陈腐和荒谬”的。这一言论使得本已一波三折的伊朗核问题更显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9.
(2006年6月1日至6月30日)国际●3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通电话时表示,伊朗已经做好与有关方面进行无任何先决条件的关于核问题谈判的准备。●7日,伊拉克“基地”组织领导人扎卡维在美军空袭中被炸死。12日“基地”组织发表声明,称已任命了新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20.
当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以美国为首的武装力量是否会以伊朗核问题为借口对它发动军事进攻的时候,伊朗方面毫不示弱。“伊朗不是伊拉克。”这是伊朗国防部长沙姆哈尼在面对世界上最强大军事机器发出的威胁和警告后的表态。伊朗的强硬态度不仅仅表现在口头上,其最近进行的大规模、长时间、各军兵种联合行动的军事演习也展示出它的作战决心和周密的作战预案。伊朗的确不是伊拉克。它是中东地区的“大块头”,人口是伊拉克人口的2.5倍多,面积相当于伊拉克的4倍,综合国力也是海湾地区最强的。近3年来,伊朗经济发展在中东、海湾地区是比较突出的,经济年增长率超过5%。随着伊朗经济的迅速发展,伊朗军事力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