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防动员建设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军队与地方,衔接国防与经济,关联平时与战时,必须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动员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强化"四种理念"、搞好"三项融合"、处理好"三种关系",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一、强化"四种理念",理清国防动员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刘新泉 《华北民兵》2011,(11):48-48
新颁布的《国防动员法》明确提出:"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这就要求新形势下必须依据《国防动员法》,进一步按照融合式发展要求,统筹军地资源,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的创新发展。一是融合军地指挥机构建设。着  相似文献   

3.
何雄 《国防》2016,(11):23-25
当前,我国安全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客观存在,对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严格落实党管武装政治要求,始终把住国防动员建设的正确方向;牢牢把握"能打胜仗"这个核心,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坚决贯彻军民融合重大战略思想,全力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4.
车华松 《国防》2014,(11):28-3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抓动员、搞建设指明了方向。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国防动员建设的正确方向、下力解决国防动员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着力增强国防动员建设持续发展后劲,确保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杜家毫 《国防》2014,(1):9-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决议指出:要"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完善平时征用和战时动员法规制度。"能打仗、支援保障打胜仗是国防动员建设的核心要求。从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入手调整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实现这一核心要求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现行国防动员体制机制还存在动员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制度不规范、运行不顺畅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国防动员建设发展,新形势下必须按照能打仗支援保障打胜仗的标准要求调整加强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李宪生 《国防》2008,(4):39-40
国防动员建设是关系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大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的重要时期。作为国防动员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地方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肩负的重任,增强履行职责的使命意识,切实加强组织  相似文献   

7.
张少华 《国防》2011,(6):24-27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事关"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国防动员建设组织领导和实践探索力度,紧紧抓住地方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机遇,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大力促进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开创国防动员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李成  张容胜 《国防》2011,(8):34-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以下简称《国防动员法》)规定:"国防动员经费按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建立国防动员经费保障机制,是学习贯彻《国防动员法》的要求之一,是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李志刚 《国防》2012,(7):43-44
一、强化抓好国防动员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国防动员建设是党和国家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必须按照"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职能定位,不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国动委协调统筹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国防动员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吕杰  张晓光 《国防》2013,(5):44-44
近日,吉林省制定下发《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国防动员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措施办法》,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动员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措施办法》紧紧围绕本省经济社  相似文献   

11.
王君 《国防》2011,(5):29-3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国防动员建设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促进后备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型提升的重要一年,经济建设和国防动员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用改革创新的举措,破解国防动员建设发展的难题,围绕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动员建设两个大局,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万庆良 《国防》2011,(6):30-31
国防动员建设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围绕使命任务,积极创新实践,加快科学发展,不断提高国防动员建设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河南省开封市组织召开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开封市第六次国动委会议以来国防动员建设情况,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动员建设任务。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各级要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国防动员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李建印 《国防》2013,(7):28-30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富国强军的宏伟蓝图,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这为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各级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一、确立与强国梦相一致的国防梦  相似文献   

15.
闵捷 《国防》2012,(9):33-34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长期实践的经验概括,是我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防动员建设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理念、走融合式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内容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军地相关部门在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建设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国防动员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理念在实践中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要有效推动国防动员建设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建设模式转型,必须结合国防动员建设的特点、规律,科学谋划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孙学栋  龚雷  高彬 《国防》2016,(5):33-35
针对当前国际战略环境、国家安全形势、经济社会发展、战争形态样式、军队使命任务的新特点,国防动员建设必须树立"军事需求"引领理念,强化强军指向、确立实战标准、突出重点领域、精准投向投量,积极创新思路、革新手段,在关键环节、瓶颈问题上突破发展,提高平时动员准备和战时动员保障的针对性、集约性、高效性,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防动员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军事斗争准备成效。必须积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增强国防动员建设的责任感,注重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切实加强对国防动员建设的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成 《国防》2011,(10):13-14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国防动员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动员的相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应当贯彻国防要求,具备国防功能"。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防动员法,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金奎 《国防》2011,(1):42-44
新形势下国防动员职能使命的拓展,对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国防动员职能使命的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好国防动员系统直接参战力量与支援保障力量建设、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与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积极推进国防动员职能转型、结构转型和技术转型,在改革创新中推动国防动员"双应"能力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任奎  胡卫宁 《国防》2008,(11):20-20
国防动员人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对此,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加大国防动员人才建设调整改革的力度,切实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盘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打牢国防动员人才建设的基础。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