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景宏  马东  李华 《国防》2008,(3):36-36
前不久,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河南省驻马店市被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该市第二次获得这一殊荣。驻马店市是革命老区,也是兵源大市,具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充分发扬双拥优良传统,把双拥工作  相似文献   

2.
《华北民兵》2004,(2):1-1
盛世迎佳节,双拥涌春潮。当全国军民喜迎新春佳节来临之际,1月8日至9日。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309个城(县)、206个单位、99名个人受到命名表彰。华北战区有52个县  相似文献   

3.
双拥绘新景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双拥工作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部队战斗力"为核心,抓难点、创特色、求发展,形成了地方服务干部队建设、部队奉献于地方发展的良好氛围。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顺义区再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深入宣传,提高共识。顺义区始终把深化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作为双拥工作的突破口来抓,始终把爱国主义,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纳人全民教育体系,引导安置单位把"爱军队、固长城"与企业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把接收安置随军家属与稳定军心、稳定社会联系起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积极投身双拥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如今,顺义区建成国防教育基地、国  相似文献   

4.
《国防》1999,(11)
山东革命老区邹平县,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的“双拥模范县”。近年来,邹平县委、县政府从社会稳定和军队建设的大局出发,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扎扎实实地做好双拥工作,促进了军地两个文明建设,密切了新时期军政军民关系,开创了双拥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程华祥  王郁 《国防》2012,(9):23
日前,北京市石景山区在区政府礼堂隆重召开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大会。近些年,石景山区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区部队,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动力,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不断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成功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会上,区委书记荣华和  相似文献   

6.
“双拥”是地方开展拥军优属,军队开展拥政爱民活动的总称。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历来是我们党、军队和国家的政治优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们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一贯思想,是我国军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开创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7.
李昌健  曹剑 《国防》2007,(11):23-23
北京市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该区不仅承担着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等功能.而且也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该区连续5次被命名为北京市双拥模范区,连续4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东城区人武部始终把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作为构建“文明和谐新东城”和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是一座具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的城市,已连续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在新的历史时期,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思考、谋划和推进双拥工作,不断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活动形式、努力丰富双拥工作内涵,不断提升双拥工作质量,积极推动部队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健 《国防》2001,(1):61-61
做好双拥工作,是一项凝聚军心民心,维护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各级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都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进一步巩固军政军  相似文献   

10.
边关三喜     
近年来,弓长岭区人武部充分发挥在双拥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和协调驻军部队,深入开展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活动,树立了“双拥就是发展、双拥就是服务”的理念,人武部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1.
四川乐山市五通桥人武部在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配合民政局和区双拥办,为五通桥区双拥工作上台阶做了积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范巨通 《国防》2005,(7):68-70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伴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我国的各个历史阶段和重要关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就是对其地位和作用的最精辟概括。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做好新时期的双拥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双拥实践,推动双拥工作深入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民团结,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摆在全国军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认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做好新时期的双拥工作,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李然 《国防》2003,(4):25-25
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这是我党我军自延安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优良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双拥”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已成为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军队建设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对军分区、人武部来说,做好“双拥”工作,是其基本任务之一。军分区、人武部作为当地的“军  相似文献   

14.
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结束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各大单位坚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高度,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党政军领导高度重视,业务部门认真组织,广大军民积极参与,在全国形成“学习宣传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双拥工作的蓬勃发展,掀起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新高潮。一、认真组织传达学习,及时把广大军民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各省区市相继组织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会、军政座谈会、双拥办主任会…  相似文献   

15.
东临碣石、山倚燕塞的秦皇岛,历来是兵家要地,北陲重镇,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就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秦皇岛市党政军各级领导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路子,深入开展了群众性创建“双拥模范城”的活动。军地相互支持,军民鱼水情深,一束束绚烂多彩的双拥之花在美丽的渤海明珠——泰皇岛竞相绽放。 随着形势的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已成为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各级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识。为此,该市相继推出了《关于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努力把秦皇岛建成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决定》、《秦皇岛市拥军优属工作暂行规定》、《秦皇岛市拥政爱民工  相似文献   

16.
中共连云港市委书记陈震宁: 连云港市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更是我国沿海军事斗争的前沿阵地。历来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连续四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始终坚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地方生产力和部队战斗力双赢目标,不断加大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力度,始终不渝地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切实帮助驻连部队解决好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升双拥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相似文献   

17.
护国战争时期朱德元帅战斗过的地方——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始终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传统。1998年以来,纳溪区委、区政府和驻军围绕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促进国防全面建设,同心伺德,互拥互爱,谱写了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篇章。纳溪区连续4年荣获四川省“双拥模范区”殊荣。  相似文献   

18.
邢书君  李江  王修明 《国防》2014,(9):53-53
河北省承德县是革命老区,不仅有悠久的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光荣传统,还有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余处和革命历史遗址300多处。新的历史时期,按照习主席提出的要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把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等一系列重要指示,该县党政领导始终把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9.
“八一”前夕,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队贯彻园务院、中央军委批转的《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纪要》,认真做好八一期间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营造浓厚的关心国防、拥军优属氛围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建设更是各级领导干部、党政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河南鹤壁煤业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永新.在大力推进企业规范化、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谋求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脚踏实地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时值建军77周年之际。本期编发其事迹,旨在为各地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编者  相似文献   

20.
聂荣臻元帅的家乡江津市,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新形势下,江津军民大力开展双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91年和1999年两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为聂帅家乡赢得了荣誉,为新时期双拥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