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德国SUT鱼雷     
台湾在2003年9、10月进行的4次SUT鱼雷潜艇发射训练中,有2次发射后鱼雷未能击中目标。其中1枚SUT线导反潜反舰鱼雷从“海龙”号潜艇发射后,导线断裂后鱼雷失去控制,未能击中目标而漂至宜兰海滩。台湾从印度尼西亚购买的SUT型鱼雷,与德制大批量生产的SUT型鱼雷相比,质量不但逊色,而且价格也贵得多,每枚造价高达127万美元,而且也过了合同约定的保修期,令台湾海军欲哭无泪。台湾潜艇曾进行过106次操  相似文献   

2.
耕海 《当代海军》2007,(12):42-45
台湾海军目前装备的水下武器主要有鱼雷、水雷和深水炸弹三种。这些水下武器大部分是从美国进口的,只有少部分是岛内自产的。由于生产年代久远,战斗力十分有限。一、鱼雷台湾海军现有的鱼雷主要有 SUT重型鱼雷和 Mk46、Mk44轻型反潜鱼雷三种。1、SUT(Surface andUnderwater Target 水面和水下目标)重型鱼雷。SUT 鱼雷是德国 AEG公司于1975年设计推出的反潜、反舰重型线导鱼雷,可以从潜艇和水面舰艇上发射,对潜艇和水面舰艇进行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军是台湾军队实施岛屿防御作战的重要力量。平时主要遂行海上巡逻誉戒,防卫台湾和澎湖、金门、马祖、乌丘等外岛,以及护渔、反偷渡、联合缉私等维护海防安全任务;战时则联合空军、陆军遂行反封锁、抗登陆、反渗透等作战任务。90年代以来,台湾海军根据“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军事战略和“空中防卫、海上防卫、陆上防卫”的作战指导原则,依据台湾“国防部”制定的“十年兵力整建计  相似文献   

4.
江山 《当代海军》2004,(5):58-59
台湾“海军副总司令”林镇夷,“海军中将”,是2004年度台湾“总统大选”前进行的最后一波军方人事高速中等到阿扁提拔,于2003年12月新升任“台湾海军副总司令”的。俗话说,好事多磨。由于“大选”和“乌龙鱼雷事件”,台湾“海军副总司令”一职一再难产,林镇夷也险些与台湾“海军副总司令”无缘。据台湾媒体称,林爱好看大片,喜听流行音乐,上升伊始便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5.
台湾海军通过近20年的苦心经营,相继完成各项发展计划后,其战斗力将有空前的提高。到2001年,台湾海军将具有世界一流的舰队区域防空能力,堪称国际先进水平的反潜能力,极具威力的反舰攻击力量和相当现代化的反水雷能力。就连国外军事评论员也尖锐地指出,21世纪台湾海军的各种新装备的质量将超过大陆。本文摘译自日刊《军事研究》杂志,原文作者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阿轩 《当代海军》1999,(5):49-50
台湾东部山地众多,交通不便。东海岸面临太平洋,岸上多为高山峻岭,岩石陡峭,海区为大陆斜坡,水深200~3000多米,距岸仅2~6公里处即达200米。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台湾海军在台湾东部的部署一直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致力于C3I系统的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台湾为了实现其"台独"的目的,更是极力推进海军C3I系统建设.在当前我军迫切需要了解和分析台湾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在简要介绍了台湾的衡山防务C3I系统之后,重点讨论了台湾海军C3I系统发展及其部分系统功能特点,分析了台湾海军C3I系统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台湾海军C3I系统的分析在当前对抗斗争中和加强我军C3I系统建设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3年9月,台军举行了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汉光十九号”演习。演习声势浩大,但漏洞百出。 9月4日演习当天,“海龙”号潜艇首度实弹试射德制SUT重型鱼雷发生失控事故,所幸的是没有发生意外,后被渔民在海面发现。仅事隔4天,“成功”级编号PFG1103的“郑和”军舰又在马公外海进行“操雷”演练时,所发射的美制MK-46教练鱼雷,不仅未能击中水下靶标,鱼雷再度失踪,最终未能寻获。 正当台湾海军陷入“谈雷色变”的尴尬局面之际,台湾岛内媒体发表文章报道,声称台  相似文献   

9.
反鱼雷武器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讨论了鱼雷武器对抗中反鱼雷鱼雷武器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系统预警与反应技术、制导技术、拦截弹道导引律、引战配合技术和总体技术;并对我国的反鱼雷鱼雷武器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28日,台湾海军“郑和”号导弹护卫舰在台湾高雄造船厂举行交舰仪式,并宣告正式加入台湾海军序列。该舰是台湾海军“光华—1”计划中的  相似文献   

11.
台湾“国防部长”伍世文称,大陆对台湾威胁最大的武器装备是导弹、潜艇和从俄引进的先进战机。大陆的潜艇部队现役核动力、常规动力潜艇总计约80艘,可以发射鱼雷和各式潜基导弹。而台湾作为一个岛屿,相当倚赖海路进出口原料和成品,中国大陆只消部署潜艇封锁台湾的港口,就可以轻易扼杀台湾的经济发展。据估计,中国大陆只须部署12~16艘潜艇,就可以全面封锁台湾。因此,台湾一直积极发展反潜作战能力,包括飞机与水面舰艇的战力,以确保港口畅通。伍世文还说,中国是否在南海部署核潜艇,台湾并不清楚,中国核潜艇主要是以青岛地区为基地。中国大陆军  相似文献   

12.
萧萧 《环球军事》2013,(3):102-104
多年来,台湾海军一直自诩拥有海峡局部控制权,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二代舰”纷纷服役,实力达到了巅峰。但好景不长,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快速崛起、解放军装备水平提升,使得军力对比发生逆转。面对这种情况,台湾海军的发展也到了关键时刻,存在着从“大船…‘小船”到“无船”三种使命抉择,台湾资深海军学者杨温利就此进行深入探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台湾海军官校全称“海军军官学校”,岛内习惯于简称“海军官校”或“海官”。该校位于台湾高雄的左营和楠样区的交界处,与台湾海军的左营军区西南相邻,是台湾海军培养专业技术军官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0月中旬,台湾海军最后一艘“成功”级导弹护卫舰“田单”号下水,从而为台湾海军历时十余年的二代主战舰只的发展画下一个句点。而前不久,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有关未来十年台湾将集中整建海军力量说法,又不由得使人们关注起台湾海军下一个十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豫夫 《当代海军》2006,(5):45-47
1949年,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彻底失败后,其部分海军兵力随蒋介石当局逃到台湾,成为台湾海军的基础。50多年来,在美国和个别西方国家的扶持下,台湾海军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受制于台湾战略纵深浅,武器主要依靠进口等因素的影响,海上作战能力仍然有限。台湾海军的建军企图由于台湾人口、经济和地理位置等诸多自然情况所决定,台军的“国防”只能是所谓的“预防性国防”。台湾的海军建设,主要是通过“军购”政策,经过系统整合,建构一支所谓的“量适、质精、战力强”的海  相似文献   

16.
反鱼雷深弹武器是水面舰艇对抗鱼雷的一种新的反鱼雷武器,由它组成的鱼雷防御系统可以拦截潜艇发射的声自导鱼雷、线导鱼雷及尾流自导鱼雷.根据其作战使用特点,建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分析了其基本思想,具体实现过程,并应用实例加以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萧萧 《环球军事》2012,(11):48-50
日前,日本某军事刊物公开一组代号“海锋七队”的台湾海军神秘岸防单位,日刊称这支“配属在雄风-2E导弹秘密发射基地”的部队地处台湾花莲市南部的贺田山里,所配导弹射程达600千米,可覆盖大陆部分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鱼雷技术发展水平有目共睹,本刊已有详细介绍。然而俄罗斯研制的反鱼雷技术外界知之甚少。进入新世纪,俄罗斯透露了其研制的反鱼雷技术中的极品装备——“小包”-E/NK 反鱼雷鱼雷系统。“小包”-E/NK 系统是俄罗斯为水面舰设计的用鱼雷摧毁来袭鱼雷的反鱼雷系统。其由特制目标识别声纳、自动火控子系统、反鱼雷鱼雷、贮运发射箱和发射装置组成。目标识别声纳用于自动探测和识别攻击已方舰艇的鱼雷,将来袭鱼雷的航行参数生成目标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送给自动火控子系统。  相似文献   

19.
晓强 《现代舰船》2012,(7):61-63
"基隆"级导弹驱逐舰是台湾于本世纪初期向美国海军购买的"基德"级导弹驱逐舰,主要用于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经过美国海军服役改装及"新威胁提升"计划后,"基德"级舰具备了强大的防空、反舰、反潜及战场管理能力,可担任由不同作战舰艇混编的编队旗舰,亦可在岸基防空制海兵力所涵盖的海域外,执行外线机动作战任务。加入台湾海军后,"基隆"级舰主要担任重要海域侦巡任务,并扩大监侦范围,增加了台湾军方预警反应时间,是台湾海军扼守重要海域阻敌进犯,与陆基作战中心进行联合制空、制海作战的海上尖兵。  相似文献   

20.
台湾海军陆战队隶属海军总部,是台湾军队参谋本部的战略预备队,组建时间较早,一直是台湾军队以武拒统的重要工具。“精实案”后进行了重组,兵力规模有所缩小,但作战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规模不大,主力有三 台湾海军陆战队兵力规模不大,最高机关为陆战队司令部,下辖3个旅,即第66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