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三号由长征系列火箭托举,扶摇直上九天,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当江泽民总书记在发射现场亲切接见航天六院院长雷凡培、六院11所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张宝琨,当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11所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一个个喜讯传来时,位于古城西安南郊的航天六院11所的干部职工,激动喜悦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发射“神舟”飞船研究设计运载火箭发动机攻坚战中那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又一幕幕展现他们眼前……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既是红军长征8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2016年11月,我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将我国运载火箭运载能力提升近三倍,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至此,我国由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基本配置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六号、七号全部首飞成功。根据统计数据,国际上运载火箭首飞成功率仅为50%。中国运载火箭首  相似文献   

3.
梁思礼,火简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导弹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在中、近程战略导弹的设计中,曾领导和参加研制成功具有中国特点的捷联惯性制导系统,开辟了中国战略导弹“惯导化”的道路,并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梁院士1924年出生,是清末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1949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同年9月回国。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七机部总工程师、通用测试设备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等职。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梁院士,以下为访谈实录。  相似文献   

4.
11月27日,我国新一代小型液体运载火箭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01所进行首次动力系统试车,并获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唯一的火箭动力系统试验台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完全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需要,为火箭按期首飞提供了重要保证。此次试车是在地面验证火箭动力系统整体可靠性、系统匹配性和设计正确性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一代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SBF—4多次起动、双组元、双调节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于1991年3月27日在长沙通过了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由来自全国各有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十一名专家、教授组成。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技术权威之一,航空航天部11所刘传儒研究员任鉴  相似文献   

6.
正8月2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自主研制的我国直径最大、装药量最大、推力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民用航天3米2分段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圆满成功。试验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大型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方案及其关键技术,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关键技术,也表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固体助推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也是继长征十一号首飞成功、2米分段发动机工程样机研制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2005,(1):67-68
严成忠,曾任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现任型号总设计师.参加了我国多种型号发动机的自行设计和试验.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是当前我国航空发动机工程研制方面的技术领头人。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服务于重型运载火箭的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已取得积极进展。该型发动机的研制可填补我国氢氧发动机型谱和技术空白,对诸多基础学科和工业领域有巨大的牵引带动作用。在航天领域,运载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的水平,是决定火箭能力的重要因素。未来我国重型运载火箭二级拟采用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  相似文献   

9.
三八节前夕,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举行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颁奖典礼,表彰了1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100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和500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这次受到表彰的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11所副主任设计师张金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由国防科工委上报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有国防科工委机关系统工程三司司长周玉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动力设计研究所一室副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张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设计部二室主任、研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伺服机构故障给新一代运载火箭姿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挑战,亟须开展重构控制策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摆角重构控制分配方法。将伺服机构故障下的摆角分配问题转化为1范数单目标有约束优化问题,进而转化为标准的线性规划模型,采用单纯形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线性规划法能够实现伺服机构故障下姿控系统的完全重构,各摆角均未达到饱和值,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1月3日,随着地动山摇般的轰鸣,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扶摇而上,直击苍穹,宣告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进入世界顶尖行列。在这个自媒体时代,长征五号首飞成功的消息迅速刷爆航天朋友圈,这一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805所的朋友圈被短短一段文字感动:十年前我们定下一个目标,为国家研制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2.
梁晋才,中国工程院院士,1950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同年到铁道学 院任教。1957年赴苏联留学,获副博士 学位。曾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后改为 七机部)二分院22所副所长、上海航天 局总体部副主任、主任、上海航天局科 技委副主任、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 现任上海航天局技术顾问。梁院士是我 国导弹武器系统技术专家,80年代曾主 持我国第一代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 制,他带领一支精悍的技术队伍攻克了 一系列重大关健技术难题,为我国第一 代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成功,做出 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 奖、部级一等奖、全国科技大会奖。最 近,本刊记者在上海对梁院士进行了独 家专访,以下为访谈实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战略导弹发动机,主要是提高发动机性能,使导弹小型化,能在汽车上、火车上或飞机上机动发射,对于防空导弹发动机,主要是发展推力可控技术和无烟推进剂,使导弹能对付高速、高机动的目标,并使发射场和导弹本身不被烟雾暴露;对于运载火箭助推器和小型运载火箭发动机,主要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小卫星的兴起和"空间快速响应"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采用固体发动机的小型航天运载器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大直径固体发动机是固体小运载实现的技术途径。总结和分析了国外固体小运载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和分布,详细阐述了固体小运载发动机的技术特点,总结固体小运载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固体小运载发动机的技术路径,以期对国内小型运载火箭的固体动力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对运载能力影响角度开展固体运载火箭发动机推力向量控制系统比较分析研究。设计了三种采用不同发动机推力向量控制系统的多级固体运载火箭方案,将增广乘子法与共轭方向法相结合,对固体运载火箭上升段弹道进行了优化设计,给出运载能力评估结果。研究表明,起飞质量均为50 000kg,目标轨道均为300km太阳同步轨道时,采用栅格舵和侧喷流作为推力向量控制系统方案,比采用燃气舵和侧喷流作为推力向量控制系统方案,运载能力提高70kg,比各级固体发动机全部采用摆动喷管控制方案,运载能力提高115kg,为固体运载火箭总体方案论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军转民》2008,(12):F0003-F0004
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8月,是国内大中型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中心,先后研制11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昆仑、太行两大发动机的成功研制,走出了一条中国自主创新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更实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历史上的伟大跨越。近年来所产品研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改革调整进一步深化,研制能力和手段得到大幅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所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7.
3月6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海洋一号B卫星和长征二号丙遥18运载火箭出厂审定会。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雷凡培出席会议。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总装备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国防科工委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一代运载火箭先进上面级对测发控系统一体化的需求,从地面测发控系统的系统功能、结构及信息处理3个方面对先进上面级测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软件结构进行了一体化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组成,并对设计方案中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多通道采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决。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满足先进上面级对新一代运载火箭地面测试发控设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3日,我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重大工程,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集中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努力和成果,对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成果速递     
《中国军转民》2013,(11):7-8
我国新一代火箭液氧甲烷发动机全系统首次试车成功 近日,新一代火箭液氧甲烷发动机全系统首次点火试车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