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艾森豪威尔与巴顿是家喻户晓的著名美军将领,俩人从1919年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到1945年8月彻底决裂,他们的友谊经历了26年的风风雨雨。巴顿年长艾森豪威尔5岁,出身于美国的豪门贵族,热爱读书、运动,为人大方、热情,充满活力。他所代表的是一个典型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宁可战死沙场亦不愿苟且偷生的血性军人形象。艾森豪威尔则出身平民,没有任何军界与政界背景,完全靠自己的拼搏才在军中站稳了脚跟。他待人宽宏大度,办事谨慎,与人交往总是谦逊有礼,他在美军中树立的是典型的儒将形象。俩人出身和生长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他们性格上的差异。巴顿…  相似文献   

2.
马骏 《国防》2005,(6):77-80
联盟作战指挥权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一般来说,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指挥其他盟国的军队,至少是在指挥问题上有所主动。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盟军间的关系就有可能搞得很僵。艾森豪威尔非常注意这个问题,该用英国军官时,就坚决将指挥权交出去。1943年初,在北非的突尼斯战役中,艾森豪威尔就把参战的美军交给负责地面作战的英国将军亚历山大去指挥。对此,一些美国军官认为艾森豪威尔是在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们提醒艾森豪威尔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潘兴将军一直拒绝把美军与协约国的军队合并。艾森豪威尔正色对这些人说:“可是…  相似文献   

3.
美军训练:欲将对手变成"聋子、瞎子和靶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逼真环境中与"敌人"一起练 美军非常重视在逼真的战场环境中训练部队,为营造近似实战的作战环境,美军主要采用了两条措施,一是建设假想敌部队,二是建设酷似各种可能战场自然地理环境的训练场所.  相似文献   

4.
1949年8月16日,布莱德利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成为美军历史第一位“总参谋长”,并于同年9月晋升为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达到了他军事生涯的顶峰。布莱德利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但从他一步步发展过程看,美军著名统帅、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的知遇和提携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讲是艾森豪威尔为他铺就了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任武能 《国防》2012,(1):74-77
研究实验室是美军承担科学技术研究任务的主体机构。目前,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厅、各军种均只下设一个大规模综合性研究实验室,成为美军牵引军事技术创新发展,提升军事能力,推进军队转型,确保实现"在任何战场上击败任何对手"目标的重要支撑机构。  相似文献   

6.
美军靠什么保证军人安心服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丽 《政工学刊》2005,(8):61-62
众所周知,战后美军经历过一个军心不稳的痛苦时期。特别是在朝鲜战场、越南战场的失败,导致其国际国内地位大幅下降,军人中失望、失败、失意情绪大肆蔓延,军队战斗力和士气空前低落。这与美国政府对军队作用的期待大相径庭。美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高,称霸全球欲望的增强,迫切要求美军军人安心服役。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美军比较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国家和军队采取的系统性措施,较好地稳定了美军人员的思想,提高了荣誉感,增强了自信心。如今,美军是世界上出动率、作战频率、训练水平都很高的军队,给外界的印象是比较稳定的。那么,他们到底…  相似文献   

7.
美军直升机发展战略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作为一种高技术装备,其发展战略受到作战经验、作战理论、科学技术、战场需求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美军加速直升机发展步伐的直接动力美军大力发展直升机并非偶然的,其直接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成功的作战经验。美军第一代直升机(UH-1“休伊”式)原本是为了在放射性战场上支援地面部队机动而设计的,并计划用于中欧战场与华约部队的对抗。但由于  相似文献   

8.
为了增强美军士兵在战场上的机动性与灵活性,美军研究工作实验室此前一直在为美军士兵的"凯夫拉"防护用具系列研制一种全新的重量更轻、使用更方便的新型防弹衣--"液体装甲",以使整套护具更加轻便灵活。据从事这一研发项目的官员称,一旦这种新型的"液体装甲"防弹衣研制成功并装备给美军士兵,那么美军士兵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在跑动过程当中将会非常灵便,不会妨碍他们快速行进以及准确瞄准目标。  相似文献   

9.
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上发动的“蟒蛇行动”已悄然落幕,参与行动的美军官兵都经历了人生最惊险的一役,也面对面地感受到了基地组织绝望反扑的惨烈场面然而,美军在这次行动中却陷入了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士兵的伏击圈,损失惨重主要存在以下作战指导的失误。  相似文献   

10.
任萧彤 《国防科技》2018,39(6):113-117
越南战争是二战以来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对其影响十分深远的一场战争。与面临整个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越南人民相比,受限于全球战略的均衡性和此次战争的非正义性,美国既无法在越南战场上无限制地投入资源,也不能在国内进行全面彻底的战争动员。这使得越南战场上美军参战士兵的心理更为复杂。他们既要面对残酷战场上的现实威胁,又需要承受国内反战势力的社会谴责。本文着重对越南战场上美军士兵战场行为心理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是美军自海湾战争以来动用空降部队最多的一次战争。美军第82空降师、101空中突击师、173空降旅等参战的空降部队在地面战场上快速部署、造势威慑,孤军突进、长驱直入,空降突袭、开辟北方战场,打敌首脑、合围巴格达,取得了许多辉煌战绩。空降部队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广泛运用,也体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体化联合特遣部队”,是美军为适应21世纪初一体化联合作战需要而构想的一种新的兵力兵器组合形式。这一形式的基本特征是,三军力量统一进行作战编组。美军认为,在21世纪,战争将进入信息化阶段,信息化战争的战场将是数字化的战场,数字化战场上的作战将是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联合作战,这种一体化的联合作战不是传统意义上,而是更高层次上的联合作战。其多元性和整体性要求比  相似文献   

13.
战术互联网是美军的新一代通信系统,它实现了美军三大传统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在战场信息的传递与交互上至关重要。移动Ad hoc网络技术是战术互联网中的关键技术,再加上战场中的节点移动性强,高效稳定的路由算法是Ad hoc网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战术互联网末端网络的主要业务是战场态势信息的交互以及话音通信,主要分析战场环境下不同射频功率和不同路由协议对战术互联网末端Ad hoc网络数据和话音业务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作者根据对伊拉克的15次访问经历,结合对2000名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官兵的采访写成的。文章就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在安巴尔省和巴格达地区两个方向困难局面的形成和最终被扭转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总结和提出了美军在阿富汗战场应借鉴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评析美军无人作战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未来可能的复杂战场环境,美军在装备建设上刮起了一阵强劲的“无人”风,各军种在装备采购上都将目光瞄向了用途各异的无人智能作战系统,这是美军作战指导思想和理论在装备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将对美军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军急招人类学家上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的伊拉克对美军来说,俨然已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大泥沼。面对诡计多端的武装分子的袭扰,美军除了需要不断向战场派送具有"抗地雷,防伏击"等功能的车辆外,还需要另一种"特种武器"——人类学家。美军急需的"特种兵"美军已开发出一种称为"人类形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中心战理念,美国陆军提出建设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WIN-T是美军全球信息栅格(GIG)陆军部分的延伸,是美军陆战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为战场上的分散部队提供大容量和高机动性通信。文章概述了WIN-T的研发动因,分析了四个任务"增量"的网络结构与主要功能,总结了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美军认为,情报对于有效制定计划、保密和实施欺骗十分重要,取得联合战役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得更多更准确的战场情报。美军在1993年版《作战纲要》中明确指出:战斗之前就获取和整编战场情报;战斗过程要运用部队的任何一种情报资源,以保障作战指挥的正确实施。情报支援作为作战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受美军重视,特别是海湾战争以后,美军更加强调情报支援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战争中,战场态势图已经成为各类指控系统的核心。本文对美军互操作作战图族FIOP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美军FIOP的特点和美军实现战场态势一致性的关键技术,在对美军态势图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对海战场态势图体系构建的启示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艾临 《军事历史》2016,(6):62-6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艾森豪威尔提供了施展军事才华的大舞台,艾森豪威尔领导英美联军在地中海战场、欧洲战场联合作战,为击败德意法西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战略上,主张先欧后亚,保持战略主动权;在领导艺术方面,善于协调美英军队间的各种关系,为人低调,敢于担责;在登陆战方面,建立起一元化的指挥体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军事外交方面,能够以大局为重,争取达尔朗,联合戴高乐,用又打又拉两手,智取意大利;在军事欺骗方面,大胆设"计",调虎离山,拖住了敌人,使敌人丧失有利战机;在治军方面,爱兵如子,严格军事训练,严把用人质量关,亲自挑选高级指挥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