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维护国家海上主权和维护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海军的重要使命和基本任务,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海军必须发挥好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的地位作用。而统筹好维护国家海上主权与维护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关系,对海军官兵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空间承载的国家利益日益广泛,网络主权及其保障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主要国家纷纷通过制定网络安全战略来维护本国网络主权。分析了世界各国对网络主权保护的态度及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的关系,综述了世界各国现有网络安全战略的特点。从保护我国国家网络主权的实际需求出发,指出了我国在网络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即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根本出发点、以网络主权为基本依据、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和保障力量体系、加快推进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发展以及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虽然在敌对国家武库中的大部分战区弹道导弹(TBM)都是近程的“飞毛腿”型导弹,但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中现在正在研制中程到远程的改型。潜在的威胁存在于以下三个作战空间:大气层内低空(0 ̄30公里);大气层内高空(30 ̄70公里);大气层外(大于70公里)。使海军具备区域防御能力的SM-2ⅣA型导弹,适合应付固有的射程近、速度低的大气层内低空威胁。大气层外的战区弹道导弹射程比较远,能够威胁散布范围可能很  相似文献   

4.
空间作战飞行器(Space Opera-tions Vehicle,SOV)是目前世界上部分国家正在发展的一种尖端空间武器。它是一种能迅速穿越大气层,往返于地球与外层空间,并能在空间长期驻留和进行机动,可重复使用的空间作战与航天运输的两用飞行器。既可在空间又可在大气层内执行攻击、运输、空间回收、侦察等多项军事任务。在空间活动相当于航天飞机,在大气层活动相当于高性能战斗机,在未来空间对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期,立陶宛在国际事务上上蹿下跳,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可能擦枪走火的节骨眼上,宣称向乌提供"致命武器";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允许台湾地区在其国内设立单独办事处;呼吁北约立即向东欧出兵,制订对俄罗斯的各种作战计划……立陶宛是怎样一个国家?其军事地理、军力和军事外交是怎样的?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  相似文献   

6.
论信息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雪石 《国防科技》2004,(11):19-22
本文对信息网络时代国家"信息疆域"和“信息主权”产生的背景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和分析,认为"信息疆域"和“信息主权”是国家疆域和国家主权的扩展和延伸。分析了信息网络时代国家安全主要面临的威胁,提出了国家安全的概念不再只是维护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国家安全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因此“信息疆域”和“信息主权”不受威胁,是信息网络时代国家安全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地区间的矛盾和冲突,无不与领土主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海湾战争、波黑问题、厄秘冲突等等,均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生存空间相对减少的现今及未来,由于领土主权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如何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中国宣示海洋主权行动的一个缩影。早在1974年.中国便击败越南海军,夺回了西沙部分岛礁;而从2012年起,中国开始向钓鱼岛附近海域派遣海监船巡逻.并举行海上军事演习。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也愈发强硬.不仅对台湾、越南、菲律宾窨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宣示行为予以驳斥。同时还通过海上巡逻和侦察等实际行动宣示主权,这一点在黄岩岛问题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孙伟 《国防科技》2016,37(6):81-87
互联网的诞生将人类生存空间极大地拓展至虚拟空间,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网络空间的依赖性与日俱增,网络空间安全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主权的提出既是对国家主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基础。简单来讲,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国家既可以独立自主地发展、管理本国网络空间事务,又可以防止本国网络受到外部入侵或攻击。本文着重从网络主权本身出发,探讨权力政治视角下的网络主权的理论、现实和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地位所谓国家安全利益,就是指国家生死攸关的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安宁稳定的生存环境.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从国际上说,就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二从国内来说,就是社会安宁,政局稳定.这一安全利益是诸种国家利益中的首要利益.邓小平在治国举措中高度重视和关心国家安全利益,把国家安全利益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制定一切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强调指出:“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邓小平在这段话中突出强调了国家主权和安全第一性的地位,科学阐述了国家安全利益与民族生存和国家建设发展的关系.第一,安全利益是民族生存的首要前提.一  相似文献   

11.
郑和斌 《国防科技》2013,34(2):62-68
近年来,网络攻击事件不断增多,西方国家纷纷组建其网电部队,网络军备掀起热潮,并成为主权利益博弈的新工具。网络军备与国家主权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网络军备的发展对传统主权理论造成冲击,加剧主权事实上的不平等,主权内容更新。文章认为,我国应当积极推进国际网络军控进程和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完善国内信息法律体系、发展网络外交和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从而维护我国主权利益。  相似文献   

12.
从去年到今年,南海问题连续升温。包括越南、菲律宾等在内的一些涉及南海主权争端的国家,相继在南海相关主权归属问题上向中国“叫板”。  相似文献   

13.
加速推进国家海防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文强  车琥  王健 《国防》2010,(5):13-15
海防是国家为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海洋权益、防御外敌入侵、保持社会稳定,在沿海地区和海疆实施的防卫与管理活动。它标志着国家的兴衰、体现着国力的强弱、影响着边民的富庶、决定着权益斗争的胜负。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岛屿众多,海洋国土广阔,海防安全在国家安全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27日下午,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宣布,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运作,终止“国家统一纲领”适用。至此,陈水扁分裂国家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中国政府随即发表严正声明,指出台湾当局不顾岛内外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决定终止“国统会”、“国统纲领”,这是对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海和平稳定的严重挑衅,是在走向“台独”的道路上迈出的危险一步。中国政府有决心也有能力根据《反分裂国家法》来打击任何企图分裂国家和民族的势力及其活动。从世界范围来看,反对分裂国家一直是世界各国维护主权的正当行动。在这个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没有哪个国家会轻易作出妥协和让步——  相似文献   

15.
张永谦 《环球军事》2011,(13):36-38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南海周边一些国家在中国缺乏海上维权能力时期,侵占了这个海域诸多中国主权岛屿,使得这一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变得异常复杂。在这场掠夺行动中,越南扮演了首当其冲的角色。作为在南海之争中目前获利最大的一方,越南一直在采取针对性的战略对策,以及发展与这种战略考量相适应的海军防御体系,企图长期侵占我国岛屿。  相似文献   

16.
姜书铭  杨旗 《国防》2007,(10):56-58
海防是国家为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海洋权益、防御外敌入侵、保持社会稳定,在沿海地区和海疆实施的防卫与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不断挑战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非法侵占岛礁、掠夺资源.尤其近期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公然挑衅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引起国际社会对南海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关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时代特征,其深刻内涵集中体现在:必须从确保国家安全和主权领土完整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日益凸显的海洋发展与权益等问题,文章结合IPCC-4报告及部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气候变化的海洋响应,进而从沿海经济发展、海上能源通道、岛礁主权安全等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对国家海洋战略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引入风险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海洋战略风险的概念,构建相应了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并以海洋主权风险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定量地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国家海洋战略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环地球空间(Circumterrestrial Space)临近地球大气层、高度约为96~80000公里左右的区域。目前大部分军事空间活动都发生在这个区域。有时还称为近地空间。地-月系统(Earth-Moon System)从地心向所有方向延伸约768000公里的假想球体内的空间及其全部包含物。月球和穿入地球的小行星是最明显的看得见的特征。大气层、重力和范艾伦辐射带是看不见但又非常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