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2001年11月,美国海军对外宣布,将为未来水面主战般艇发布经过修订的新的投标要求,即把历经数年设计和研究论证的DD-21计划更改为DD-(X)计划,以便更准确地反映新计划的目的:设计和开发一个先进技术水面舰艇家族(系列作战舰艇),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级别的舰艇。因此,DD-21型驱逐舰尚未走向舰台便悄然引退,  相似文献   

2.
2001年11月,美海军宣布,将原来制定的DD-21级驱逐帆研制计划改为DD(X)发展计划,即要求未来开发一系列吨位不同、任务各异的先进技术水面舰艇,而不是某一级舰艇。根据初步计划,美海军将研制3种舰艇,即DD(X)驱逐舰、CG(X)巡洋舰和LCS(X)近海战斗舰。在上述舰艇中将充分利用DD-21级舰正在开发的一些武器和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DD-21到DD(X)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1月1日,美国国防部发表声明,宣布海军DD-21对地攻击驱逐舰发展计划将重新命名为DD(X)计划,该计划将发展一系列战舰,以满足未来各种作战需求。这个消息在美国的政界,军界和工业界激起轩然大波。DD-21驱逐舰为何更名?它将何去何从?这件事对美国的造船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界内人士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在历经长达数年之久的概念设计和研究论证之后,2001年3月2日,美国海军正式宣布将建造适应未来海上作战的DD-21对陆攻击型驱逐舰。然而时隔仅仅8个月之后, 2001年11月1日,美国海军又对外宣称,为未来水面作战舰艇发布新的投标要求。同时,以前的DD-21计划也更名为DD- (X)计划,以更准确地反映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组成的“蓝色小组”于近日首次揭示了由它们招标建造的DD-21“朱姆沃尔特”级对地攻击驱逐舰的详情。DD-21驱逐舰的排水量为12000~14000吨,配备2门155毫  相似文献   

6.
陈安刚 《当代海军》2005,(10):26-27
综合外媒报道,为了打造一支全新的世界级海军,在21世纪继续称霸世界海洋,美国在20世纪80~90年代便酝酿产生了 DD-21对地攻击驱逐舰计划。至2001年,美国海军将 DD-21重新命名为 DD(X)。目前,DD(X)驱逐舰计划正加紧实施中,并计划2010年投入使用。DD(X)是美国在21世纪初期技术要求最高、系统集成最复杂、所需费用最多的一个造舰计划,其最新动向令人关注。到底由谁来造在关于由谁来建造 DD(X)驱逐舰的问题上,国防部与海军存在分歧。据2005年  相似文献   

7.
美国军方提供的一项为期3年、计划耗资29亿美元的合同,由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领衔的美国军工企业小组将为美国海军设计研制“DD-X系列”新型高科技军舰。 1998年6月,为了竞标美国海军确定的下一代驱逐舰DD-21新型驱逐舰(左图)计划,自1975年后为美国海军建造了80多艘舰艇的英格尔斯造船厂开始进行纸上设计。2001年,英格尔斯造船厂被著名的军火公司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收购,同年11月,美国海军宣布以“DD-X计划”取代DD-21新型驱逐舰计划,并称将以此计划引领美国海军21世纪的装备更新。  相似文献   

8.
杨凯  周家波 《国防科技》2006,(11):25-28
航空母舰是一个多学科、多技术高度综合的巨大系统工程复合体,具有卓越的作战能力。新技术的引入和新设计理念的应用使未来航空母舰不但具有相当高的作战效能和任务适当性,还将具有良好的可承受性。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印度等国都在加紧研究新一代航空母舰,它们将先进军用、民用技术和新时代航空母舰的作战需求以及可承受性原则结合起来,为航空母舰确立了包括舰载飞机系统技术、总体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发展目标,以提高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美国正在研制CVN—21级新一代航空母舰,它将采用许多先进技术和系统。  相似文献   

9.
“伊斯坎德”战术导弹系统,北约称之为“蜘蛛”B,并将其编号为SS-26,它是俄国防部的绝对优先项目。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能和高效精准的杀伤力,能在电子干扰条件下对高价值的点目标及面目标实施有效攻击,美军的TMD战术导弹防御系统在它面前相形见绌。它的出现,将大大提高俄罗斯陆军的威慑能力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体化”一词可以代表未来电子战的主要特征。一体化电子战、一体化电子设备在今天己经不仅仅是技术会议和大会发言中供人鉴赏的时髦词,在美国陆军轻型直升机和空军的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中,它已经被放在首位。由系统一体化产生的效益将改变所有未来先进军用飞行器的概念和设计。本文详述了这种设计思想的优点并展示了它在21世纪电子战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莉 《宁夏科技》2001,(2):21-24
高超的隐形设计,全新的武器装备,先进的整合动力系统、多功能搜索雷达,先进的舰炮系统,强有力的战略打击能力、火力支援能力,代表21世纪水面舰艇的新概念,是舰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空军现在有各型飞机3000余架。轰炸机 主要有图—22M“逆火式”中程轰炸机及图—95远程轰炸机两种。图一22M轰炸机是俄现行装备中最先进的一种可变翼、超音速、全天候喷气式飞机。它的航程远,最大航程可达5700公里,加油后具有洲际作战能力;它的打击能力强,载弹量  相似文献   

13.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目前正在建议美国海军在未来的 DD21对地攻击驱逐舰上装备两种新的垂直发射型武器,它们将具有优良的远程打击能力,且造价低廉。垂直发射自主攻击系统“垂直发射自主攻击系统”(Verti-cal Launch Autonomous AttackSystem,VLAAS)导弹采用了垂直发射型“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的弹体、数字式导航设备和推进装置,只是取消了原  相似文献   

14.
美国海军打算用先进的一体化电子战系统(AIEWS)装备它的21世纪战舰。但这未必预示 SLQ—32电子战系统的退役。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防务上逐渐摆脱对美国的严重依赖,韩国准备打造—支攻防兼备的战略空军。根据《韩国战略空军建设发展规划》,韩国将组建一支以新一代战斗机、预警机、运输机、空中加油机、侦察机、远程预警雷达、侦察卫星为重点,以首都首尔为中心、打击半径达3100公里的、具有远程空中精确打击能力和较强威慑能力的战略空军。可见,先进预警机是韩战略空军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举世瞩目。2006年11月22日,韩  相似文献   

16.
仇刚勇  谭民军 《国防》2013,(10):25-25
新形势下,广东省四会市以军队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民兵武器仓库建设和管理。一是采用先进管理设备。购置安装了脉冲电网、远程监控系统、智能巡更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和门禁系统等先进安防设备,依靠现代科技加强仓库管理。二是坚持异地实时交接班。在人武部值班室、交班室和仓库值班室安装远程监控系统,仓库人员异地实时参加人武部交接班会。三是严格落实住库值班制度。  相似文献   

17.
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是精确制导技术、先进推进技术和高效杀伤弹头技术等高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打击敌战区内纵深高价值目标的杀手锏。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地地战术弹道导弹加装全球定位系统制导并提高射程,使其从战场压制和纵深突击为主的武器发展成为可用于远程精确打击的武器。随着一体化的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INS/GPS)复合制导、灵巧弹药和钻地弹头等新技术的应用,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正在向高精度、高速度、高突防能力和高毁伤能力的方向发展,使“不接触作战”、“外科手术式”打击成为可能。精确制导技术为了提高命中精度、缩短…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的炮声刚刚平息,美国海军就立足冷战后世界军事形势的急剧变化,着眼未来海上战争,开始思考面向21世纪的水面作战舰艇。10年弹指一挥间,从最初提出的SC-21设想到名噪一时的武库舰,从主要担负对陆攻击任务的DD-21驱逐舰到可征战全球任何海洋的DD(X)多任务水面舰艇家族,美国海军未来水面舰艇计划历经10年波折,至此方才步入正轨。虽然至少要等到2005年后才能始露真身,但根据规划,DD(X)系列舰艇将是21世纪上半叶美国海军水面作战舰艇的中坚。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舰炮武器系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改进信息技术和指挥控制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变革和精确打击技术一体化结构的提升,实现以网络为中心联合作战方式的根本转变。如何打造信息化舰炮武器系统?最为关键的是用信息化手段改造指挥控制体系、舰炮系统及弹药,提高舰炮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尤其是舰炮的远程火力支援能力。美国正在研制的AGS 155毫米舰炮系统就格外引人注目,针对其远程火力支援能力的有关技术运用,笔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然而,该武器系统也并非想象中的十全十美,一些缺陷仍然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DCN和汤姆逊两公司是法国海军作战系统的主要供应厂商。这两公司的系统已被几个国家的海军选用装备他们的潜艇。 十多年来,这两公司都参与了研制和改进远程综合作战系统,其中包括与远程武器,像潜射导弹有关的拖曳阵声呐。 在这期间,他们已经获得了一些经验,并通过海上实验加以补充,他们还接受了法国海军指挥官们的一些有益忠告。因此,由两公司提供给市场的最终作战系统是极好的,因为它结合了海上远程能力经验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