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雨 《军事史林》2008,(6):36-44
坦克是时代的产物——自从有了汽车、拖拉机、内燃机,有了机枪、火炮,坦克的产生和出现也就顺理成章;坦克是战争的产物——在阵地作战陷入僵局之时,也就是机械化战争开启之日;当机枪成为战场主宰的时候,也就是它的克星将要降临的日子;当战争如泥牛般陷入死潭、当军队如蜗牛般裹足不前的时候,运动、穿插、闪击的时刻也就要来临……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第一辆坦克 1915年8月,英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该坦克是利用从美国进口的一对加长了的“布劳克”拖拉机履带,在竖起的角钢架上铆上钢板制成的,这是设计师们设计的一种“陆地战舰”,制成后取名“小游民”。最早参战的坦克 1916年9月,一群钢铁怪物出现在索姆河战场,这就是第一次参战的坦克——英国的Ⅰ型坦克。Ⅰ型坦克乘员8人,采用过顶式履带,每个履带架的外侧装1个突出炮座,上面安装1门57毫米火炮和1挺8毫米机枪,车上共装2门火炮和4挺机枪。第一个建立坦克部队的国家英国是最早建立坦克部队的国家。伴随英国坦克的诞生,1916年英国组建了第一支坦克部队,当时称为“机枪部队重型分队”,编有6个连,每连25辆坦  相似文献   

3.
坦克的出现,已有80年的历史。“坦克,是矛盾二者结合为一的新式武器”。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的这一论断,道出了坦克的本质。坦克上的大口径火炮和机枪,是矛的延伸;而坦克装甲,则是盾的发展。坦克是矛盾二者的巧妙结合物,在矛盾中产生,在矛盾中发展,在战场上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如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界线,那么,坦克80年间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阶段:前30年(1916~1945)是坦克从诞生、发展、成熟到大规模用于战场的阶段;后50年,是现代坦克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步枪、机枪能打坦克吗?请看这个战例: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阿里夫旅占领苏伊士城。一天上午,进入这个城的坦克营突然遭到周围建筑物上步枪、机枪的集中射击,二十四名把头露在炮塔外的坦克车长有二十名伤亡。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印度国防部(DRDO)披露了对主战坦克主要装备、动力装置和任务系统的要求,旨在替代印度陆军的T-72M1"阿杰亚"(Ajeya)主战坦克,并计划从21世纪20年代初投入使用。以前印度对主战坦克的要求是120毫米主炮,现在的要求是配备125毫米主炮、第三代反坦克制导武器(ATGW)和一架防空机枪。按计划主炮应可发  相似文献   

6.
晓阳 《宁夏科技》2001,(4):26-29
车体由装甲钢板焊接而成,炮塔为特种钢铸造。试制工作于1958年9月全面展开。1959年8月胜利地完成了首批59式中型坦克的生产任务。装备部队后参加了国庆十周年阅兵,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的历史。这种坦克,车体和炮塔具有较好的流线形。炮塔可旋转360度,装有100毫米线膛炮1门,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1挺,7.62毫米机枪2挺,配备有单向(高低向)稳定器和光学瞄准镜。车上  相似文献   

7.
二战前坦克运用理论之争及其几点启示郭胜伟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出现,就以超越地面障碍的机动力、抵挡枪弹的防护力和强大的火力等特点,在突破堑壕、铁丝网和步机枪火力构成的防御时显示出其它武器所无法比拟的巨大技术优势。也许正因为初上战场的坦克在这方面所发...  相似文献   

8.
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使用了大量坦克参加作战。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来不及撤走的许多坦克曾被我军和国民党的军队所缴获、利用。我军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就是在收集日军遗弃坦克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这些坦克大都被淘汰了,就  相似文献   

9.
海湾一战,武装直升机大显身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武装直升机将伊拉克的装甲机械化部队打得溃不成军,己方仅损失一架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此次战役使人们不禁对“陆战之王”的声誉提出质疑。坦克要寿终正寝了吗?武装直升机就是其历史的终结者吗?且慢下结论,让我们拨开迷雾去看看王者之争的真相。 斗转星移,“陆战之王”霸气虽减,王者风范依存 翻开坦克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坦克的诞生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3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  相似文献   

10.
1916年9月巧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的索姆河战场上,首次出现32辆裹着装甲、边走边射击的庞然大物,打破了交战双方为突破对方由堑壕、铁丝网和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而苦无良策的僵局,引起世人瞩目。这庞然大物的名字就叫坦克,为英国人斯文顿发明.“坦克”一词是英语"TANK”的音译,原意是储存液体或气体的容器.名与意无丝毫联系,只是在问世之初,英国政府为保密而取用这个名称,一直沿用  相似文献   

11.
坦克履带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坦克,集攻防优势于一身,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登上人类战争舞台,便显示出它的无比威力,被人们冠以“陆战之王”的美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成为纵横全球战场的骄子。英国的“小游民”坦克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坦克。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苏德坦克大战,不但以6000余辆坦克参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而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坦克是具有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  相似文献   

12.
当人类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迈向信息战争时,各类兵器都遇到新的挑战。直升机这个被誉为“空中坦克”的兵家宠儿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必将以新的形象出现。看得远,打得更准直升机载有多种侦察探测设备,既能提供各种情报信息,又能进行目标指示、引导攻击和校射。因此,提高直升机侦察探测能力,才能使直升机看得远,打得更准。  相似文献   

13.
一、未来战争的性质和形态将呈现多样 未来战争的性质(国土防卫、边境冲突、反恐、反分裂、反外来干涉、介入国际干涉、维和等等)和战争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这决定了主战武器装备的多样性.因此,坦克和武装直升机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今后备种战争的主要形态仍然是一战时的阵地战,或者是二战时的坦克战,邪么无疑武装直升机将取代坦克。但是,二战后的多次重大战争以及二战后战争性质和战争形态的多样性,说明武装直升机是无法彻底取代坦克的。  相似文献   

14.
坦克装甲车辆隐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20日,美英发动了准备已久的“打伊倒萨“战争,其中坦克装甲车辆再次成为美英对伊地面进攻的“主角”。坦克装甲车辆是一种集“防护”与“攻击”于一身的机动性武备,其中,高强度的“防护”性是该种武备区别于其它武备的最重要的特征。从坦克诞生起,其设计者就开始关注坦克装甲车辆的防护问  相似文献   

15.
现代战争正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许多军事专家预言,坦克作为机械化战争的产物,在将来信息化战场上的作用会越来越弱,昔日的“陆战之王”将逐步退出战争历史舞台。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事实并非这样。读者可以结合本刊第7期《装甲装备发展技术前瞻》,以及下面对美国某公司推出的“未来坦克战斗系统及其弹药”的简要介绍,来对坦克在信息化战场上的出路进行判读。  相似文献   

16.
坦克的型名     
坦克最早制造于英国。“坦克”一词就是英文的汉译音,英文原意是“水箱”。因为第一辆坦克模型是由英国海军大臣邱吉尔为蒙蔽间谍耳目而以造水箱为名研制的,而且其外型也真象水箱。从车体重量上分,有重型坦克(一般指四十吨以上)、中型坦克(指三十吨至四十吨之间)、轻型坦克(二十吨以下)。中型坦克是作战的主力,  相似文献   

17.
曾望 《现代军事》2009,(12):44-47
在第三代坦克列装部队以后.世界主要国家就已经开始了第四代坦克的研制。不过.随着世界战略环境的变化,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降低,各国明显推迟了其第四代坦克的研制。然而.近年来世界主战坦克的发展出现了新动向,俄罗斯加快了新型坦克的发展步伐,其第四代主战坦克目前可能已完成研制。  相似文献   

18.
木竽 《军事史林》2008,(5):47-53
20世纪是军事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机械化兵器竞相问世的时代,更是军事理论家、军事指挥大师尽逞其能、辉煌耀世、多有建树的时代。20世纪初叶,随着战机横空出世,天上不再寂寥;随着坦克奔腾咆哮,地面不再沉滞。在火炮几成主宰、机枪大行其道、堡垒遍地开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相似文献   

19.
喷火坦克     
喷火坦克是喷火器与坦克相结合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首先研制成功了便携式喷火器,经战场使用,其喷火效力和喷火兵的防护能力都极不理想。为此,一些兵器专家便把眼睛盯在坦克上。他们在坦克上安装了重型喷火装置,使喷火量和喷火距离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坦克须有步兵与之协同作战,于是,装甲车便应运而生。目前,以坦克和步兵战车为主体的装甲部队已成为各国陆军的核心。一桩历史悬案目前国际上关于世界第一辆装甲车的说法不尽一致。有人说是奥地利的“戴姆勒”装甲车。这辆装甲车早在1904年就出世了,有全旋转炮塔,配置一挺“马克辛”机枪,四轮驱动。但奥匈帝国的将军们对此竟未注意,而帝国皇帝佛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