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为满足新时期国家安全对核武器的需要,美国核武器综合体转型已进入关键时期。美国实施核武器综合体转型的目的是重塑和建设一个规模更小、更安全、更可靠、更有效和更经济的核武器综合体,维护美国核武器的绝对优势,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核威慑能力。美国的这种做法,显然与全球反核扩散和核裁军的趋势背道而驰,必将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自美国2002初年公布《核态势评估》,表示要削减战略核武器数量,要建立新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始,美国即尝试对核武器综合体进行改造。美国国家核安全局2008年10月正式公布核武器综合体转型计划。转型计划提出削减核武器综合体规模,建立新的科学与工业设施,某些重要设施采取分离式布局,防止恐怖主义袭击。核武器综合体转型将为美国建立更加灵活、快速反应的核威慑力量,同时也动摇了不扩散核武器机制。  相似文献   

3.
事件     
《环球军事》2010,(9):4-4
美国公布《核态势报告》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4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核态势报告》,宣布美国将削减核武器、停止发展新核武、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但并未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报告显示,美国承诺只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考虑使用核武器保护本国及盟友安全。核武器在美国安全战略中的“唯一作用”将是威慑别国不对美国及其盟友实施核打击。  相似文献   

4.
美国积极准备使用核武器是一贯的政策。让我们回忆一下半个世纪以前,美国是如何使用核武器的,就可以看清它的今天和未来。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2日,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宣布核武器委员会已批准核武器“可靠替代弹头”(RRW)设计方案。美国从事核武器研究的洛斯·阿拉莫斯、劳伦斯·利弗莫尔和圣地亚三个国家实验室也在同一天发表联合声明,支持这一采办战略和核武器综合体转型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4月8日,美国与俄罗斯领导人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新的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根据这项新条约,美国和俄罗斯将在7年内将各自部署的战略核武器削减到不超过1550件,并把各自战略核武器运载工具削减到不超过700件,另允许双方再保留100件备用,协议有效期为10年.  相似文献   

7.
张畅  于龙  熊飞 《国防科技》2002,(6):29-31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出原子弹,并第一个使用原子弹袭击别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唯…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美国在核武器技术的先进程度和核武器拥有的数量、质量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几十年来,美国在争霸世界和对外扩张中,始终奉行核威慑战略,用其无与伦比的核力量恫吓别国,以达到其侵略扩张、称霸世。  相似文献   

8.
周义 《国防科技》2002,(3):33-36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核武器最多与核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但是“山姆大叔”并不满足目前的绝对优势。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为了继续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在进一步大搞国防导弹防御系统(NMD)、加紧太空战准备的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核武器,并要继续保持其在核武器研发领域的全面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专题要谈的是近几年美国核弹头发展的主要动向,涉及到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了维护库存核弹头的安全可靠,美国于1993年开始开展核弹头“库存管理计划”(SSP),以便在不进行核试验的条件下,采用计算机模拟、流体动力学试验、次临界试验和周期性拆除视察等手段,监督和监视库存核弹头的性能。迄今的15年里,该计划有效应用于对核弹头安全可靠性的评估与预测,发现了部分库存弹头型号存在的隐患,并获取了大量的实验和试验数据,加深了对核弹头基础知识的认识,为以后的计算机模拟工作奠定了基础。SSP计划虽然也出现了经费和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得到了美国科学界的积极评价和基本肯定。二是,美国从未放弃研制和发展新型核武器,特别是在2001年推出“新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概念,提出了研发钻地核武器和其他先进核武器特别是“可靠替换弹头”(RRW),以及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核武器综合设施的计划。“可靠替换弹头”增大了核武器设计参数的佘量,即使在设计和加工时出现小的偏差,也能可靠地爆炸;而核武器综合设施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可快速设计、生产、维护和储存核武器。美国认为,“可靠替换弹头”和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核武器综合设施相结合,就能使自己保持最小规模的核武库并有可能避免进行核试验,从而实现核战略转型的目的。三是,在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问题上采取消极态度。布什政府认为,通过《条约》的前一段工作,已达到了主要核国家暂停核试验的目的,并已经能够通过核查技术手段监督和威慑其他国家可能进行的秘密核试验,批约已经没有了现实紧迫性。另一方面,暂时不批约可以为美国研发新型核武器和检验现有弹头的安全可靠性而进行核试验留有佘地和退路。布什政府把恢复核试验的准备时间从前届政府确定的24~36个月缩短为18个月,为一旦需要就迅速恢复核试验做好了准备。以上“三足鼎立”支撑起美国庞大的核武库:“库存管理计划”维护和保障着美国现有核弹头的性能;“可靠替换弹头”被设想为美国未来的核武器;而在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限制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的同时,自己准备恢复核试验,可谓是机关算尽。  相似文献   

10.
《政工学刊》2008,(5):63-63
20世纪60年代,随着前苏联和美国加紧进行核武器试验,世界上反对扩散的舆论日益强烈。美、苏为了保住它们的核优势,乘机推动签订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该条约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有效期25年。1995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审议大会。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辩论,会议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个条约。条约承认5个核大国拥有的核武器,并规定有核国家不得向无核国家转让核武器,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核武器摧毁战略指挥防护工程和战略导弹基地等深地下坚固目标的效能,美国正大力发展钻地核武器。特别是近10多年来,钻地核武器的研制已成为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利弗莫尔和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发展新型核武器的重要任务。钻地核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以来,美国对其核政策进行了相关调整,这必将对世界核军控形势产生重大影响。一、美国核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一)承诺不对签署并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2010年4月6日,美国公布新的《核态势报告》,调低了对传统大国之间核威胁的评估,认为全球“核大战的危险变得遥远”,  相似文献   

13.
在竞选时奥巴马提出“追求没有核武器的世界”的构想,并表示将把核裁军作为任内的重要工作。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拥有最先进核武器的核大国而言,确定如此宏大的目标,暗示着必须大幅度调整自己的核政策。  相似文献   

14.
周伟 《现代军事》2010,(3):76-78
2009年.美国首次提出无核世界口号,再次启动美俄削减战略武器谈判,但未达成最终协议。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正式建立全球打击司令部等一系列措施对核力量的发展与运用政策进行了调整.对现役核武器系统进行了全面改进.进一步推动了核库存管理技术开发和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迟了一些核武器开发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核武器最多的国家。根据美苏(俄)达成的《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美国裁减了所规定数量的核武器,因此,它的核武器保障体系和储备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计划将境内集中保管核弹药的库存设施从34个减少到18个。美国的核武器库存设施分为3种类型:一是带有备用核弹仓库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场(又称空军基地);二是空军和海军的核弹药仓库;三是专为海军弹道导弹潜艇提供核弹药的储备仓库。  相似文献   

16.
胡小刀 《环球军事》2012,(20):42-44
冷战结束之后,非战略核武器一直为大众所忽略。如今,随着美俄就削减非战略核武器数量和增加非战略核武器透明度展开谈判,非战略核武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目前也在研制与传统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定义不相符的核武器。美国核武专家汉斯·M·克里斯滕森及罗伯特·S·诺里斯习前对美俄非战略核武器的现状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
在“自动减支”生效后,美国已对常规军事力量进行了大幅削减,那核武器该怎幺办呢?美国毫无疑问应该基于战略考量来决定核武器的未来,正如奥巴马总统6月19日在柏林演讲时所指出的那样:“即便美国削减1/3的已部署战略核武器,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还是能够得到保证,美军还是能够维持强力有效的战略威慑。”  相似文献   

18.
去年12月3日,美国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公开了一份题为《伊朗:核意图和能力》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摘要(以下简称“报告”),认为伊朗2003年就已经停止了核武器研发工作。报告不仅与美国政府两年多来有关伊朗正在坚持研发核武器的判断形成巨大反差,也与布什总统去年10月17日关于伊朗核武器计划将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言论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9.
在核武器问题上,美国与前苏联/俄罗斯的对峙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美俄两强之外的其他有核国家,如英国、法国、中国、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甚至是刚刚迈过核门槛的朝鲜,也都遵循着保存核武器的方针。本文原文发表于俄罗斯《每日杂志》,作者系俄罗斯著名核武器专家,原战略火箭兵总参谋长,退役上将维克托·叶辛,  相似文献   

20.
以核导弹为代表的战略核武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也是国家地位的象征。美国与俄罗斯拥有全球96%的核武器。因此,美俄等国都把核武器作为战略武器而非常重视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