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北伐战争时期,冯玉祥领导的北方国民军抗击、威慑和牵制着35万奉军及直系主力一部,有力地配合了南方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北方国民军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重大作用,同中国共产党做冯玉祥的工作,使其逐渐倾向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李大钊对推动冯玉祥策应北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苏俄向广州革命政府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苏联军事顾问在广州革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合各类史料,对苏联军事顾问的数量、来华进程和工作分派等方面进行历史考察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西北工农革命军的前身,是1927年7月,由国民军联军所属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和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合编组成的许权中旅。 国民军联军是冯玉祥响应北伐,参加大革命的部队。该部队中有大批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史可轩,即任其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校长兼真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部长。大革命失败前  相似文献   

4.
在国民党历史上,蒋介石曾有过所谓“五虎将”、“十三太保”。人们或许不知道,国民军领袖冯玉祥手下也有他自己的“五虎将”和“十三太保”。 1922年冯玉祥就任河南督军后,所部第11师扩  相似文献   

5.
1925年12月爆发的国奉战争,是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国民军全军参战的第一场战争。其中,天津之战是这场战争中的第一阶段,也是此役的重头戏,标志着国奉两系蜜月期的结束。本文从天津的战略地位、战争的缘起、战争经过、国民军的战略战术得失等方面对此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张公干,1908年生。1925年加入国民党,1931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冯玉祥随从副官、国民党营长、处长、团长,与冯玉祥、张自忠、吉鸿昌等著名爱国将领关系密切。1947年率国民党356团官兵起义,以后任冀鲁豫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新乡军分区司令员等职,1964年离休至今。曾担任过电影《吉鸿昌》军事顾问。国庆节前夕,笔者在新乡军分区第一干休所拜访了年已93岁高龄的张公干老人。  相似文献   

7.
何立波 《环球军事》2013,(22):18-20
在20世纪30年代的西北,马仲英是一位传奇人物。他17岁起兵反对冯玉祥国民军,因其年龄小,人称“尕司令”。他率数万兵马打遍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所向披靡,可谓少年英雄。他曾先后两次进入新疆,改变了新疆30年代的政治格局。马仲英率军在戈壁大漠纵横驰骋,让新疆金树仁、盛世才两个政权疲于应付。马仲英在败退南疆途中,  相似文献   

8.
“加伦”是瓦·康·布柳赫尔元帅在中国的化名,为苏联最早授衔的5位元帅之一。布柳赫尔是苏联国内战争英雄,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曾任师长、集团军司令及远东共和国军事部部长兼人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1924~1927年曾奉派前来我国,化名“加伦”,担任孙中山的广州革命政府总军事顾问、黄埔军校顾问组长,参加过东征和北伐战争。他的儿子、本文作者瓦·瓦·布柳赫尔曾多次对他父亲战斗过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访问过许多和他父亲并肩战斗的战友,撰文回忆父亲在中国的片断。驻华苏联军事顾问团1924年秋,父亲所领导的那个驻华苏联军事顾问团中有好…  相似文献   

9.
苏军高级将领崔可夫是抗战期间苏联援华的总军事顾问之一,于1940年12月来华,1942年2月回国。他在后来撰写的《在华使命》回忆录中说,他之所以回国,是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逐步推  相似文献   

10.
1937年7月7日,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政府表示支持中国抗战,并提供大量的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团就是其援助的形式之一。一、苏联军事顾问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的确立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本来希望美、英等国提供全面援助,但是,与国民党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军队从它作为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始,就与外国军事顾问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外国军事顾问与国民党军事力量在大陆的存在相始终。一以黄埔建军为起点的国民党军队在大陆存在达25年时间。这期间,它与外国军事顾问的联系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几经改变。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在北伐期间组织的反直反奉军事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26年至1927年,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北伐战争,广东国民革命政府面对的是直奉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集团,敌我在军事力量对比上,众寡悬殊。在这种形势下,为了策应北伐战争、推进中国革命,肩负国共两党在北方最高领导责任的李大钊,在组织指导冯玉祥国民军策应广东国民革命政府北伐和开辟北伐战争北方战场的同时,充分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组织反直反奉军事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分化和削弱军阀营垒、减少革命阻力,为北伐军贯彻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军事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战争轶闻     
冯玉祥练兵法冯玉祥将军一生戎马疆场,很善练兵。曾提出“三阶段”、“七步骤”的练兵方法。三阶段为:课堂讲授、操场演练、野外实习。七步骤是: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讲评——我  相似文献   

14.
“一·二八”事变的随葬品——林大八陆军少将(1932年3月1日毙命) 林大八,日本山形县人;1924年5月后,历任张作相军事顾问、张作霖军事顾问、日军第1师团司令部部附兼特务机关长、第9师团第6旅团步兵第7联队联队长;死后被日本陆军省追赠为陆军少将。  相似文献   

15.
七七事变后,日本的扩张和侵略威胁到中苏两国的安全,共同的利益促进了中苏之间的合作。苏联向中国提供军火武器,同时派出一批军事顾问和专家,帮助训练中国军队,甚至参与作战指挥等行动,成为抗战前期最积极支援中国抗战的国家。这些军用物资和人员的输送需要一条重要的国际交通线,促使中苏西北国际战略通道的开辟。抗战期间,中苏西北战略通道是延伸距离较远、运行时间较长、安全程度最高的陆上国际战略通道,是苏联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大动脉,是名副其实的战争生命线,在抗日战争前期发挥了雪中送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讯——苏联现正研制一种带电粒子束器件,目的是用于击毁美国的洲际和潜射弹道导弹的核弹头。研制性试验已在苏联中亚地区的一个设施上面开展起来。苏联人也在探索另一门射束武器的技术。他们打算试验一种星载的高能氟化氢激光器,目的是用于摧毁卫星。美国官方采用了“定向能武器”这个新名词以包括带电粒子束武器和高能激光器这两个类别。  相似文献   

17.
军事史文摘     
李德是不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目前中共党史学界大多认为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最近刘杰诚发表文章否定了这一说法。作者说,我与曾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的秘书师哲谈及此事,他说:李德不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他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人。1932年从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在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与王明熟悉。他到中国是苏联情报机关派往中国东北做情报工作的,任务是对付日本间谍。当时东北生活艰苦,风险大,李德呆不住,便到上海游玩。在上海他见到中国的留苏学生,表示想在中共中央工作。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博古也是留苏学生,他听说李德是从共产国际来的,又学过军事,就请他当顾问,并逐渐把红军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他,结果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为进一步弄清李德的情况,作者还查阅了王稼祥夫人朱仲丽的《黎明与晚霞》、周国全等人合著的《王明评传》和王明对此事的回忆文章,发现这几个方面的说法是一致的。(澄清摘自《光明日报》1992年10月18日)  相似文献   

18.
胡憨战争,是一场国民军和西北地区最大的军事集团镇嵩军之间为争夺河南地盘的控制权而爆发的战争。这场战争,曾对当时和之后的中国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场战争,国民军由弱转强,成为一支可与奉系军阀相抗衡的武装力量,对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二战以后,一个神话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希特勤所向无敌的大军是被苏联的严寒击败的,是可怕的"冬将军"挽救了苏联. 这一说法来自希特勒的将领们.他们把德军、在苏联的失败,归于1941年严寒的冬天,声称如果不是苏联的严寒,他们一定能攻下莫斯科,从而取得对苏作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上星期,海勒泰奇基金的展望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层弹道导弹防御的构思,这会使美国的空间系统的技术力量与苏联逐渐增长的核武器优势相对抗中稍高一筹。 这项展望计划是根据一批科学家、空间工程师,经济学家以及需要一种新颖的国家战略的军事专家们的意见推荐而制定的。 该战略包括在MX导弹运载器的近旁发射几重卫星以形成一条防御全球性弹道导弹的屏障,出这项主意的是指导这项研究的陆军中将丹尼尔·O·格拉姆。他作为国防部情报署的前任首脑,曾经在里根总统竞选时当过军事顾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