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傅家德 《国防》2013,(4):81-81
又到一年清明时,先烈精神铭心中。四月的沂蒙,阳光灿烂,草长莺飞。这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访了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城北部岱崮镇的龙须崮。海拔七零七米的龙须崮,宛如一条巨龙,游走在群山环崮之间。晨曦初露,朝阳升起,穿过荆棘密布的山林,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庞大的青石连接而成的石崮。中间两块巨石挺立,伟岸峻  相似文献   

2.
刘京科 《国防》2005,(3):84-84
每一块石头都是长城的基石孟良崮一把向天的刺刀永远丈量世人的精神高度比情长的沂河之水比火暖的蒙山之柴比七十二崮还刚毅的目光从母亲的口中谱成悠扬的为亲人熬鸡汤的沂蒙山小调红嫂的乳汁喂养革命的小米支前的独轮车在大山厚重的史册中成为最具风景的插图爷爷铜号上的红穗子映红孩童的笑脸及山前山后的花朵下棋的陈毅火热的五月下棋的陈毅在孟良崮这一巨大的棋盘上摆下中国命运生死攸关的一局过河的小卒义无反顾地直逼将军洞把对方主帅将死吉鸿昌睁大眼:我要看着枪弹是怎样穿透我的头颅!何等的大丈夫气概感天地、泣鬼神!人固有一死大丈…  相似文献   

3.
他生长在沂蒙山,热爱沂蒙山,为保卫沂蒙流过血,为建设沂蒙洒过汗。而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又把颂扬沂蒙革命历史,弘扬沂蒙革命精神作为自己晚年的执著追求。14年来,他历尽千辛万苦、踏遍大江南北、行程5万多公里,遍访当年在沂蒙老区战斗和工作过的党政军领导人、文化名人500余位,800多人次,  相似文献   

4.
在沂蒙山老家读书,我的学习成绩很好。军人家庭出身的窦建波是我孩提时代最好的朋友和学习上互不服气的竞争对手。小学毕业,他跟妈妈随军去了新疆,从此音讯全无。在怀念中度过20年后,我俩居然在《中国民兵》杂志上“相逢”,这让我始料不及。  相似文献   

5.
以武士道精神著称的日军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比他们更顽强的军队。这是一场以顽强对顽强、以斗志比斗志的殊死搏杀。一群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的八路军,竟将装备精良的数千日军死死拖在笛崮山上整整一天,使其付出了阵亡600多人的代价,最后却连一个俘虏和一件完整的武器都没有得到。在这场惨烈悲壮的阻击战中,涌现出一个可以与"狼牙山五壮士"齐名的英雄群体——八路军山东军区特务营营长严雨霖等14名跳崖勇士。他们和所有浴血笛崮的烈士们一样,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尊严,也诠释了中国军人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6.
沂蒙山区腹地的沂水县民兵在抗日战争中具有光荣的历史,为解放沂水县做出了重大贡献。在1944年至1945年,当时的共产党地下党县委书记王翰卿、县长李贯一、组织部长李子仁组织6000多名民兵成立县大队,他们分成主战队、担架队、运输队活跃在沂蒙山这个咽喉地带。他们攻打日冠、摸岗哨、拔据点、送情报、运弹粮、抬伤  相似文献   

7.
地处沂蒙山革命老区的山东省莒县建立和巩固完善基层国防教育阵地建设。截止发稿,全县1334个村级民兵连结合旧村改造全部建立起国防教育宣传园地,每当茶余饭后或训练间隙的民兵和村民们便纷纷来到宣传园地阅读国防知识,成为革命老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贾来友  傅家德 《国防》2007,(2):83-84
一 八百里沂蒙山乃"泰岱之雄浑,太华之险峻,黄山之秀丽,雁荡之奇绝".孔子登"东山"(蒙山)而小齐鲁,李白、杜甫也曾到此游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河流似银带蜿蜒山峦间,水库像明镜镶嵌在悬崖峭壁处,千峰凝翠,谷壑幽深.主峰蒙山龟蒙顶海拔1108米,为齐鲁第二大高峰……多么壮美的沂蒙山啊!  相似文献   

9.
蒙山沂水唱新歌○许虎靳新邵家举70年代初,某部移防到沂蒙山这片热土。这支部队与英雄的人民相逢,20年如一日,军民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相互拥戴,双向奉献,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又谱写了一曲军民团结的新歌。这里有所大课堂历史在延伸,时代在发展。长期的和平生活...  相似文献   

10.
1923年5月,盘踞鲁南抱犊崮山区的匪首孙美瑶,纠合匪众在临城(今山东枣庄市薛城区)破坏铁路,劫持火车上的100余名中外乘客作为人质,长达一个多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临城大劫案”。这个案件不仅在当时被称作“民国第一恐怖案”,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对这一案件的定性,本来学术界  相似文献   

11.
张兵 《环球军事》2013,(11):54-56
提到抗日军政大学的历史,就不得不说说大青山突围。1941年11月30日,抗大一分校及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和八路军115师机关各一部,共计5000余人,在沂蒙山根据地大青山地区误入日军“扫荡”部队合围圈。说它悲壮惨烈,是因为这一仗被围人员绝大多数是机关和学校的无武装非战斗人员,而作战部队只有区区数百人。但他们仍在“既无援兵,又无退路”的情况下,与万余名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最终突围。这也是山东敌后战场我方损失最大的一次突围战。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部一名战士:小王,家住山东沂蒙山区。一家四口人,全靠6亩责任田的收入维持生活。去年入冬时节,当地村委会逼迫他的父母交出了小王应有的那份责任田,理由是小王在部队服役,吃穿住行所需费用全由国家负责,不应继续保留责任田。这件事一  相似文献   

13.
在地处沂蒙山区的山东省莒南县,在学校、乡村、厂矿,时常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正在专注地手拿战争文物,向人们讲述着历史,教育人们勿忘国耻。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叫彭学澜。  相似文献   

14.
济南军区146医院,常年坚持为沂蒙革命老区民兵、预备役官兵查体看病、服务上门,并建立医疗保健卡,受到老区群众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赞扬。自1984年以来,这所医院每年都抽出部分医护人员深入到革命老区偏远的乡镇和山村,为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查体看病、送医送药上门。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平邑县九间棚村,坐落在海拔640米的龙顶山上,16名民兵带领群众开山修  相似文献   

15.
兵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基层的事情,再麻烦也是正事。1984年10月,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从沂蒙山革命老区入伍来到东北当兵。那年,我从一个农家孩子变成了吃军粮的共和国战士。一路从军一路情。这无私的真情真爱就是我这个农村孩子,在从军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今年3月初,一名被提拔到连长岗位上的大学生干部,在赴任前  相似文献   

16.
林瑞庄村,坐落在沂蒙山区的腹地,只有23户人家。解放后,这里的群众,政治上是得到了解放,但由于自然条件和一些历史原因,经济上仍处于极端贫困落后状态,人均年收入不足60元。1981年,退伍军人、民兵连指导员邵士华,不计个人安危得失,带领群众大胆改革创新,四年迈了三大步。1985年,全村人均收入翻了六番,成了临沂地区第二个万元户村。  相似文献   

17.
1943年2月26日,八路军鲁中军区第2团第1营85名官兵为掩护群众和兄弟部队安全转移,在山东省沂水县歪头崮与日军激战,打退其三次进攻后弹尽粮绝,除3人突围、1人跳崖生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书写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辉煌一页。  相似文献   

18.
以法报国建功军营黄祖贤,张校林他叫赵西宽,沂蒙山水养育了他憨厚质朴的品质和善辨良莠、疾恶如仇的性格。改革开放的今天,他刻苦自学,不断积累,在军队建设中运用法律武器,显露出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风貌。1992年7月,在山东莒县小店乡团委任职的赵西宽随领...  相似文献   

19.
杜玲 《政工学刊》2023,(4):94-95
<正>父亲是沂蒙山腹地的一个农民,青年时期的军旅生涯给了父亲一生的骄傲,也给了父亲魂牵梦绕的诗和远方。此后的大半生时间里,他都在和土地打交道。我知道,除了春播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的劳作,父亲还有他的“胡游”梦想,在他心里的隐秘角落,有他念念不忘的诗和远方。  相似文献   

20.
去年底的一天,地处沂蒙山的临沂军分区会议室里,来自10个县(市)人武部的几十名部长、政委进行工作总结。军分区司令员陈玉生总结报告时说:“全区民兵预备役工作登上了新台阶,与地委书记王久祜关心、支持武装工作是分不开的。”话音未落,台下爆起掌声,引起共鸣,王久祜书记热情关怀国防建设的动人事迹,仿佛浮现在大家眼前。 去年,新的县(市)委领导班子上任后,王久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