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美军军事法庭,又称军事审判法庭(courts-martial),是由武装力量中的一名或者一名以上适当人员组成的军事法庭,具体人数依据法庭的种类决定,其职能是判决受军法管辖人员是否违反《美国统一军事司法典》,以及查明犯罪,并且判处刑罚。对驻伊美军虐俘士兵的审判即由军事审判法庭进行。其区别于军管法庭(militarycommissions)和戒严法庭(Provostcourts)。军管法庭设置于属于军政府或者军法管辖的地区,由军事当局召集,审判通常不属军法管辖、但被控违犯战争法的人员,上述人员只要被控违反戒严令、侵犯军械库,以及违反有关州所制定的有效的民事法…  相似文献   

2.
以伊拉克战争为非法战争为由拒绝听从五角大楼的调遣开赴伊拉克的日裔美国陆军中尉埃赫伦·和多田面临着被押上军事法庭审判的可能,因为负责调查这一事件的一位陆军军官竭力建议对和多田予以军法惩处,而如果最终被惩罚,他不但可能会被判刑7年,而且还会被开除军籍。据美联社8月26日报道,负责对和多田抗拒军令事件进行调查的美国陆军中校马克·基思当天向五角大楼提交了调查报告。目前五角大楼尚未公开该调查报告的具体内容或者任何倾向性的意见。但是,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基思在调查报告中竭力建议把和多田押上军事法庭进行审判。和多田目前被…  相似文献   

3.
李友唐 《军事史林》2010,(12):40-47
1945年日本投降后,同盟国组织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但由于一些回忆文章在叙述上,侧重于或只写在东京对日本甲级战犯的审判和判决,以至于人们对当时日本战犯被审判和处决的总数不太清楚。据统计,被同盟国起诉的各类日本战犯总数为5423人,被判刑者4226人,被判处死刑者941人。  相似文献   

4.
战争责任观是指发动非正义战争的国家,战后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和态度。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如何评价这场战争,二是应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迪?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之一,对世界人民尤其是对中国人民犯下严重的战争罪行。1946年1月19日,盟军最高统帅部宣布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军国主义集团进行审判。经过历时2年又7个月的法庭调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长达几十万字的判决书中,历  相似文献   

5.
《宁夏科技》2001,(6):92-92
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父亲因为直接参与、指挥日军侵略中国的战争,战后被军事法庭判为甲级战犯,受到惩处。他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仇视中国  相似文献   

6.
牛宝成 《国防》2001,(6):58-59
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扔下原子弹后,日本终于放下了血淋淋的"屠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1946年,日本战犯被押上远东军事法庭.庄严的审判大厅,聚集着各种肤色的人员.来自美国的首席大法官正襟危坐.在他对面,站着一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学者.人们很难相信,他会是战犯.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最近一份资料的统计,从1981年3月起,迄今共举行过32批战争遗孤赴日认亲的调查活动,有2775名战争遗孤,连带他们的直系亲属共有9000多人回到了日本。这是日本侵华战争造成的孽果。回到日本的战争遗孤观在过得好吗?穿越半个世纪的时间隧道,经过喜极而泣的拥抱,感情的潮水在汹涌澎湃之后慢慢归于平静,许多现实问题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关于东京审判的四个热点问题,即东京审判没有追究日本天皇战争责任的原因、东京审判对战后日本的影响、东京审判与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在国际法领域的影响,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与评论。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沉寂后,东京审判研究近年在中国有了长足发展。2013年在中国举行了东京审判国际学术讨论会,共有中外30位学者在讨论会上作了内容广泛的报告。本文对会议组织的东京审判研究的由来与展望、东京审判的意义、韦伯判决书的重大意义、东京审判中的人物、中国对日审判、东京审判法庭辩论辨析、东京审判和B、C级审判、东京审判国际检察局、东京审判的语言和文字翻译等报告内容作了扼要介绍和简评。  相似文献   

10.
1945年1月1日,广岛居民一觉醒来,见到了该市罕见的景象——元旦降雪。就连世代居住在广岛的老年人都记不得何年元旦下过雪了,这足以使人感到是个吉祥之兆。也有人认为,白色是日本人服丧的标志。不过,敢于把后一种想法说出来的人为数寥寥,因为宪兵队的告密网无所不在,谁要是说出“扰乱人心”的言语,就会被扭送军事法庭审判。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后处理的重要一环,同盟国在日本东京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根据国际法对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东京审判不仅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总结,更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世界人民反对战争、爱好和平共同意志的体现.总体而言,东京审判是公正的,但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仍存在明显的缺憾.  相似文献   

12.
报刊文萃     
兵学圣典《孙子》最精辟的内容有十个方面:一”在战争决策中,主张“非危不战”,慎重对待战争;二、在战争谋划上,强调从双方对比“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才能准确预测出战争的结  相似文献   

13.
据最新消息,美国海军运输部门高级官员因隐瞒、假报新型战斗机失事调查结果,受到五角大楼的调查,其中几名涉案人员可能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至此,美军MV-新型战机频频坠毁内幕被揭开。 新型战机接连坠毁 “鱼鹰”是美国MV—22偏旋翼飞机的绰号,被美军方称为“全面换代型”的新型飞机。MV—22“鱼鹰”偏旋翼飞机兼有直升机和歼击机的升降特点,能垂直迅速升降,具有航程远、用途泛、生  相似文献   

14.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产生以来便有了战争.也就有了战争史。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关于战争的最早记载,是在河南安阳出土的殷代的甲骨文。在当时的统治者心目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甲骨文中有些是占卜征伐用兵是否吉利的,也有些记载了战争的掠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献《左传》中关于战争的记载就更多了。但是,我国虽然产生过象《孙子兵法》那样不朽的军事理论著作,却很晚才出现专门的军事史学著作。盛行官方撰修史书限制了专门的军事史学著作的产生。在西方,公元前5世纪左右,被史学家誉为“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就写了著名的《希波战争史》。修昔底德写了《伯罗奔尼撒  相似文献   

15.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有两名女间谍的妖名几乎是无人不晓,一名日川岛芳子,一名曰李香兰.单从名字上看,川岛芳子应是日本人,李香兰应是中国人.实际上恰恰相反,川岛芳子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而李香兰却是日本人山口淑子取的中国名字.抗战胜利后,这两个人都被国民政府逮捕并审判,结果川岛芳子被处以死刑,而李香兰却被无罪释放,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国防》2001,(2)
20世纪,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在90年代短短10年内,又发生了两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这些大规模的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进程。特别是新近发生的科索沃战争,震撼世界,影响巨大。因此,维护世界和平,确保国家安全,首要的是准确预测和防止类似的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发生,并要针对这样的战争进行充分的准备。本世纪初,类似科索沃战争的战争还会不会发生?如果发生,将最可能出现在哪些地区?有些什么新的特点?……准确地把握未来战争的脉搏,对于我们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国防建设,对于我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维护世界和平,都是十分必要的。为回答这一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的几位战略问题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17.
付征南 《环球军事》2011,(20):50-5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战胜国与纳粹战犯在纽伦堡上演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殊死较量,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法律程序来惩办战争罪犯,而它所开创的先例也为后来的东京审判等重大审判以及战争法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战争的根源是什么? 一些善良而又天真的朋友从报纸或者电视新闻中看到哪里又在打仗,往往不免要感叹一番:哎呀!怎么回事?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要是在外星人面前还是大老乡呢,和和平平相处有多好,为何要互相残杀? 事出皆有因。战争尤其如此。每次战争都有它的背景和原因,分析起来都很复杂,这里选些有趣的  相似文献   

19.
在战争中利用精神与心理因素来实现战争目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伟大军事家孙武就提出了“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的著名论断。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心理作战已成为战争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极其特殊的作用。 那么,心理作战有哪些特性?心理作战的手段是什么?在信息化战争中心理作战将怎样发展?弄清这些问题是我们认识信息化战争中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心理作战从而全面认识整个信息化战  相似文献   

20.
《国防》2001,(2):4-8
编者按: 20世纪,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在90年代短短10年内,又发生了两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这些大规模的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进程.特别是新近发生的科索沃战争,震撼世界,影响巨大.因此,维护世界和平,确保国家安全,首要的是准确预测和防止类似的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发生,并要针对这样的战争进行充分的准备.本世纪初,类似科索沃战争的战争还会不会发生?如果发生,将最可能出现在哪些地区?有些什么新的特点?……准确地把握未来战争的脉搏,对于我们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国防建设,对于我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维护世界和平,都是十分必要的.为回答这一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的几位战略问题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