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军区人民武装动员工作,总的是要认真贯彻军委和军区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总部、军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十一五”规划,以军事斗争准备为主线,动员准备抓落实,国防动员抓整合,后备力量抓调整,军事训练抓转变,武器装备抓安全,征兵工作抓改革,全面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整体建设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节点之年,是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调整转型之年,军区国防动员建设面临新的任务。日前.记者就做好新年度动员工作采访了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刘维。  相似文献   

3.
王岐山 《华北民兵》2005,(10):10-10
近几年来,北京市国防动员工作在国家和军区国动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立足“真打实备”加强组织领导,围绕“保障打赢”加快建设步伐,紧贴实战要求加紧应急准备,国防动员准备工作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国防动员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先后出台了14个配套法规、35个规范性文件。二是国防动员实案化建设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孙楚  万强 《国防》2013,(12):F0002-F0002
9月16日至17日,兰州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关于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指示,紧紧围绕有效履行新的使命任务,回顾总结四年来军区国防动员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国防动员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任务,达到了形成新共识、研讨新对策、理清新思路、明确新任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邢书成 《国防》2008,(7):34-37
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动员建设做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组织落实国防动员工作的各级国动委职能机构,无疑承担着更大的责任,肩负着更重的使命,其作用发挥如何,将直接关系国防动员建设质量.当前,国防动员工作任重道远.各级国动委职能机构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新要求,立足新起点,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进一步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陆浩 《国防》2007,(7):10-11
国防动员建设是准备和进行战争的基础性建设,是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国防动员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叶文培  缪秀峰  黄益平 《国防》2009,(12):84-87
宜宾市位于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近年来,宜宾市国防动员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军分区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一系列决策指示,科学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8.
刘福连 《华北民兵》2011,(9):9+11-9,11
当前,军队建设和改革的任务艰巨繁重,为国防动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要认真贯彻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按照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的部署要求,以军区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努力把战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要加强党管武装工作,为国防动员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9.
马增飞  张占国 《国防》2014,(8):50-50
正近日,沈阳军区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召集战区海军、空军及二炮部队主要领导和分管国防动员工作的领导,召开了战区军种部队国防动员建设座谈会。会议围绕"学习贯彻习主席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着眼维护国家和东北地区安全发展全局,军民融合推进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这一主题,认真分析了当前战区国防动员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入查找了各军种部队需要军区国防动员系统协调解决的重大需求和矛盾问题,系统  相似文献   

10.
黄永贤 《国防》2006,(7):42-43
当前,我国国防动员法制化建设进展幅度不大,已经成为制约国防动员工作落实、发展、创新的瓶颈。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加快国防动员法制化建设,为确保国防动员工作落实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一、完善法规体系,从零打碎敲的小立法转变到系统配套的大立法完善的国防动员法规体系,是平时动员准备和战时动员实施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国防动员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与实现国防动员法制化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作为国防动员母法的《国防动员法》以及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技信息动员…  相似文献   

11.
柳州是西南重工业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少数民族聚居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中共柳州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军委总部和两级军区关于加强国防动员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  相似文献   

12.
张春贤 《国防》2008,(3):4-7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国防和军队建设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围绕富国强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十七大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包括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新部署、  相似文献   

13.
刘能亮  康庆辉  邝坪 《国防》2010,(1):23-23
近日,广州军区装备部在湖南省长沙市组织召开了军区装备动员工作座谈会。会议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关于国防动员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军事斗争装备准备为牵引,紧贴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新使命,在梳理总结装备动员“十一五”规划任务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围绕健全:粘备动员体制机制、加强装备动员专业力量建设、推动装备动员创新发展等重大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魏周利 《国防》2010,(8):36-37
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家安全、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当前,世界正处在大调整大变革时期,经济格局、国际力量、战略环境加速演变,国家安全面临诸多严峻威胁,国防动员承担的历史使命更加艰巨繁杂。政府作为国防动员的主体,必须按照《国防动员法》的规定,切实履行好组织管理国防动员工作的职责,科学解决国防动员领域的重大问题,确保国防动员建设得以全面加强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玉仁 《国防》2010,(9):3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以下简称《国防动员法》)的公布施行,是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国防动员建设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对于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潜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国防动员法》,牢固树立依法指导、依法运转、依法落实的观念,充分发挥《国防动员法》在国防动员建设中的指导规范作用,扎实推进经济社会与国防动员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侯维敏 《国防》2006,(11):16-17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国防动员工作是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动员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先进的战略思想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对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更好地解决动员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动员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国防动员建设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按照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的原则,更新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兵》2008,(1):4-6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战线的同志,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十七大关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的具体部署,必须坚持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中加以思考和谋划,统一思想认识,校准历史方位,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建设重点,深化改革创新,切实把这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8.
谭显伦 《国防》2010,(3):53-53
日前,陕西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在西安召开第八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关于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认真贯彻国家国动委六次全会和兰州军区国动委五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了省国动委2006年以来的工作,表彰了一批国防动员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相似文献   

19.
戴相龙 《国防》2007,(5):19-21
做好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招法,着力解决好国防动员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国防动员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钢 《国防》2010,(8):38-39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为加强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制度、保障国防动员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防动员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防动员法》为契机,以有效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为目标,加大依法建设和配套建设的力度,努力提高国防动员平战转换、持续保障和综合防护能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