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团大战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低潮、中国抗战面临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形势下取得胜利的,因而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粉碎了敌人围困我敌后军民的“囚笼政策”,迟滞了敌人向大后方的进攻,提高了我八路军的声望,打击了国民党的投降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敌后军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百团大战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低潮、中国抗战面临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形势下取得胜利的。因而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粉碎了敌人围困我敌后军民的“囚笼政策”。迟滞了敌人向大后方的进攻,提高了我八路军的声望,打击了国民党的投降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敌后军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抗战的中心和总后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在保卫边区的军事斗争中也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中篇:分散转移,度过困难时期1941年至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也是兵工生产最困难的时期。由于国民党当局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日军从1941年开始,将其侵华主力转向敌后抗日军民,采用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而处在敌后的国民党军队则纷纷向日军投降,调转枪口,进犯抗日的八路军部队。八路军、新四军被迫在抗日和反顽两条战线上进行尖锐、复杂的斗争,加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军事战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抗日和指导全国人民抗日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国抗战局面的展开、坚持持久抗战以及取得最后胜利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战略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拟从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战略理论、战略决策和战略指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65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浴血奋战的八年时间里,敌后人民兵工战士在日军严密封锁,"围剿",物资、生产条件和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为根据地军民修造兵器弹药,做出了卓越贡献。许多人积劳成疾,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今天回眸战火硝烟的岁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翻开抗日战争的壮丽画卷,仿佛置身于炮火连天的烽火年代,那些代表着中华民族之魂的抗日歌曲会不时在耳边回响.一首又一首或悲壮、或激昂、或振奋的抗日歌曲诞生在日寇铁蹄下的沦陷区,诞生在硝烟弥漫的敌后战场,诞生在广阔无垠的中华大地,热情讴歌了千百万军民奋起抗日的壮举,生动见证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的无畏气概.  相似文献   

8.
以往我们在研究抗日战争时,对八路军、新四军研究和关注的比较多,而对华南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研究、注意得相对较少.其实,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人民抗日武装队伍,而且很有自己的特点.在艰苦卓绝的抗日烽火中,他们虽然孤悬敌后,但他们积极密切地配合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和盟军,英勇作战,打击敌人,功勋卓著,东江纵队从而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使广东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山东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敌后战场,在艰苦的岁月里,山东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战争,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坚持山东敌后抗战的坚强后盾,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山东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进行人民战争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打赢信息化人民战争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党领导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和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互相呼应配合,有力地坚持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抗战八年中,山东抗日军民共作战2万6千余次,歼灭日伪军50万余人;到抗战胜利结束时,除济南、青岛等几个大城市外,山东已经全部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11.
李成刚 《国防》2016,(7):24-27
本文从抗日战争的战争节奏、战略格局和敌我力量对比等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入手,以交战双方史料分析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伟大意义:不仅仅在于消灭了大量日伪军,更在于将敌人的后方依托变成了战场,以人民游击战争的形式促使抗日战争按照中国设定的持久战路线发展,并因此改变了战争进程、战场格局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对取得最后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抗日战争中,河南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战初期,河南是武汉的屏障,西北的门户,南北战场的枢纽,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是预同国民党深度合作抗日的主阵地;抗战中期在落实"反投降"任务期间,河南又是求生存"反投降"的枢纽;抗战后期,在敌后战场的反攻阶段,河南更是成为中共规划的应对日寇崩溃后国民党反共内战的重要战场.从中共对河南地区战略定位的变化,不仅表现了全国抗战时期中共领袖深邃长远的战略眼光,更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布局重心的变化、全局政策的调整和决策的灵活.  相似文献   

13.
破袭战     
破袭战亦称破击战,是我军破坏敌人交通和通信等军事设施,借以打击敌人的一种传统战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敌人利用交通线分割包围我根据地,对我实行封锁或突然袭击。我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破袭战。进行破袭战,一般是利用夜暗、气候不良或敌人容易麻痹疏忽的时机,集中我之兵力,以灵活巧妙、隐蔽突然的行动,对既定的目标(如敌人的铁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华北成为中日双方博弈的重要地带。1941至1943年,日军在华北采取了"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作为实现其"总力战"方针的作战,导致华北敌后战场陷入了极端困难境地。为扭转不利局面、争取对敌斗争主动权,中共中央根据各根据地对敌斗争的新经验,明确提出"敌进我进"方针。随即各抗日根据地创造出多种形式贯彻"敌进我进",并收到明显效果。"敌进我进"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战严重困难时期指导敌后抗日军民对敌斗争的方针,对帮助敌后抗日军民摆脱极端困难提供了战略支撑,进而改变战争的格局,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创造。  相似文献   

15.
黄崖洞兵工厂,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敌后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兵工厂,是八路军在华北前线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军火基地。它的武器产品可装备16个团,在战争年代有力的支援了部队,打击了敌人,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中国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军民遏制了德国法西斯称霸世界的野心,担负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任,并为夺取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但也应当看到,苏联军民是在汲取战争初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由战略反攻被迫转入战略防御,通过消耗敌人力量改变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转入战略相持与转折阶段,并最终赢得辉煌胜利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存亡、国脉续断的正义战争,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抗战开始不久,就分为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两个战场对夺取全国抗战的胜利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起了决定性作用。抗战的胜利,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适时调整军事战略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奧秘;国共合作则两蒙其利,更有利于民族兴旺;反对霸权主义就是铲除战争根源。  相似文献   

18.
明年7月7日是芦沟桥事变五十周年。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八一厂决定拍摄影片《破袭战》。《破袭战》是继《地雷战》、《地道战》后,又一部反映敌后军民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民兵战斗故事的影片。它以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为背景,以对敌实施交通破袭战为中心情节,生动地描述了  相似文献   

19.
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柳茂坤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不久就分成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及其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所承担的敌后战场,亦称解放区战场。两个战场对夺取全国抗...  相似文献   

20.
新四军第5师,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孤悬敌后、坚持抗战的人民军队。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第5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日本投降后的4个月间,新四军第5师实现了其建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军事战略转变。主要表现为:由一支以游击兵团为主体的抗日人民武装,转变为一支以正规兵团为主体的反内战战略力量;作战形式亦由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主,转变为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本文拟对这一军事战略转变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