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卫平  刘维 《国防》2010,(1):16-20
人民战争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能动作用的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总结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了的马克思军事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主席指出:人民战争历来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战争战略战术。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人民战争思想作为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战略遗产,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对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不容忽视.恩格斯军事理论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获得当代价值,不仅在于其科学全面地阐述了战争制胜因素、作战方式变革、积极防御思想和人民战争思想等重要内容,更在于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开放性、超越性和其作为一种先进军事文化所具备的文化绵延性.恩格斯军事理论为人民军队的军事创新和军事改革提供了理论滋养和精神动力,对当下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从各个侧面研究探讨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如毛泽东同志武装斗争思想的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及人民战争作战指导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等等。文章要以写史为主,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有独到的见解。要联系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阐述其重要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避免缺乏史实根据和理论根据地空泛议论。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军事文化奠定了中国特色先进军事文化的基础,其本质特征在于人民性。这种人民性不仅体现在我军性质宗旨上,而且体现在人民战争理论中。新世纪新阶段,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必须继承发扬毛泽东军事文化人民性思想,始终不渝地坚持我军性质宗旨,创新发展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发挥官兵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坚持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和指导我国未来人民战争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伟大实践需要和创造的伟大理论,也是成功指导这个实践的伟大理论。众所周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胜利地指导了一场大规模的,人民战争,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人民战争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系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和解决人民战争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所得出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的理论体系,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和基石…  相似文献   

6.
徐向前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关于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以及国防现代化问题的理论,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徐向前的军事理论,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环境中,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应用于  相似文献   

7.
军事技术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相互关联又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以中国革命战争史为例,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力求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重视军事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威力,实现军事技术与战略战术完美结合,从而揭示军事技术与战略战术的内在关系,把握中国革命战争中人民军队以劣胜优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辩论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优秀军事遗产,总结了中国近百年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加以发展而形成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军无产阶级的性质和建军方向,反映了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敌人优势装备的基本规律,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过去我们靠人民战争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在现代战争中,我们仍将靠人民战争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题写书名的论著《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研究》,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前夕,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被该社列入旨在“精选国内学者最新论述”和吸收“国际上的名著”的军事学系列书。这部首次从人民战争后勤领域阐明毛泽东思想的论著出版,结束了我国在系统研究人民战争后勤理论方面长期空白的历史,引起了理论界尤其是军事理论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反对侵略、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军事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军事斗争理论,为和平建设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指明了方向.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要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人民战争的思想;要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把教育训练摆到战略位置;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战争是人民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是有着很强生命力的战争形式。使用大刀、长矛,小米加步枪要打人民战争;有了飞机、坦克、导弹和核武器,同样要打人民战争。因此,学习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民战争思想,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军事后勤理论,是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建设长期实践中创建起来的关于无产阶级军队的后勤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物质是进行战争的基础、人民战争后勤观、巩固强大后方理论,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思想,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后勤工作原则,军队后勤建设理论,军队后方防卫理论等。毛泽东军事后勤理论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科学地揭示了我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基本规律,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认识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军事文化以马克思主义军事文化为理论基础,特别是其中的实事求是思想、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思想和人民战争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军事文化的理论基石;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形成于我党领导的军事文化实践中,科学文化教育实践和政治宣传工作实践是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形成的坚实平台;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充实了中国特色军事文化的思想内涵,中国特色军事文化批判地吸收和继承了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中的朴素军事辩证法、崇道尚义、以仁为本的军事伦理思想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认识论,融和、借鉴了西方优秀文化中的民主思想和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张东辉 《国防》2007,(3):1-6
当前,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人民战争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人民战争的内容和形式,切实提高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增强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整体实力.胡主席的重要指示,是科学发展观思想精髓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重要体现,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准备指明了发展方向,并为我们创新发展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赋予了时代课题,明确了基本思路,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论徐向前对丰富和发展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向前元帅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结合作战实际,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有效战法,并用其指导战争实践,丰富和发展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本文仅就他对丰富和发展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谈几点初步的认识。一、提出了“人山”理论,丰富了特殊条件下开展人民战争的思想深入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战争,利用人民群众特有的优势来组织开展人民战争,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出发点及归宿点。徐向前针对山地游击战的关键是有山地作依托的本质特征,富有创造地提出了在平原地…  相似文献   

16.
郭颖 《军事历史》2021,(1):40-45
毛泽东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创立了系统而科学的战争观理论,解决了如何正确认识和指导战争的问题;二是独创性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解决了在中国要不要搞、怎样搞武装斗争的问题;三是创立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理论,解决了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四是创立了新型人民战争理论,解决了如何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人民战争的问题;五是创立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作战指导思想,解决了弱小军队如何打败强大敌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德法战争期间 ,于 1 870年 7月 2 9日至 1 871年 2月 1 8日连续发表 50余篇“军事短评” ,论述了“战争与政治”、“进攻与防御”和“人民战争与游击战”等重大军事理论问题 ,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尤其是军事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正确的战略指导,以及在实施持久战战略和为克服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困难所进行的广泛民族统一战线,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的伟大战争实践,无不蕴涵了丰富的军事经济思想,是我党我军的宝贵财富。它对于我军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军事斗争的形势与任务,把握以劣胜优的精神实质,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军队建设的关系和科学运用、发展人民战争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全新的战争环境和战争实践推动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军事理论创新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军事战略转变理论,将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构建了人民战争理论大厦,丰富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深化了人民军队建设理论,并初步提出了国防建设理论,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20.
正确并充分认识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我们理解和掌握并自觉运用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根本前提。本文认为,土地革命战争理论、人民战争理论、根据地建设理论和战争第一原则是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理论基础,并由此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时期军事后勤的一系列做法和创造。即使在军事后勤由国家保障的今天,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没有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