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洗消专业40年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军洗消专业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详细介绍了洗削药剂,洗消方法,洗消器材以及洗消效果评价研究所经历的曲折过程,并对洗消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构思了高压水射流洗消装备的系统组成,并从技术上简要分析了该系统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4.
等离子体技术在核化生洗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污染消除技术,在核化生洗消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外都在对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等离子体技术在核化生洗消领域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了该技术应用于洗消领域尚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吕洁  李树广 《防化学报》1997,8(1):48-51
探讨了洗消装备的开放式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超媒体技术、数据库结构设计、,探索了建立洗消装备开放式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模块化设计的发展、概念以及模块化设计的过程和步骤。以水基洗消装备为例分析了模块化设计方法在洗消装备设计中的应用,其中针对洗消装备功能分析、模块划分、模块接口等重要环节进行了具体阐述。提出了进行防化洗消装备模块化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试验探索了活性炭、海泡石、硅藻土、膨润土、活性氧化铝和高疏水性树脂等6种常见干粉吸附剂对苯乙烯蒸气的洗消性能。其中活性炭可以在6 min内将苯乙烯蒸气浓度降至448.1 ppm,洗消率达到89.0%,最大洗消速率80.5 ppm·s-1;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铝以4︰1复配后能在7 min内将苯乙烯蒸气浓度降至433.1 ppm,洗消率达到90.4%,最大洗消速率80.5 ppm·s-1。活性炭及活性炭复配活性氧化铝对苯乙烯蒸气有明显的洗消效果,可以在苯乙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马拉硫磷为毒剂模拟剂,采用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对其染毒空气进行洗消实验研究,考察了脉冲电压、脉冲频率和气体流量对洗消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洗消率随着峰值电压和脉冲频率的增大而提高,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对不同浓度马拉硫磷的降解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洗消率降低,但绝对消除量增加。采用了GC-MS和化学方法对洗消产物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对乳化洗消技术的研究与分析,调研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研制便携式乳化洗消装置的方案与设想,完成样机的试制,并圆满完成消毒效果评价试验,为军队防化洗消分队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便携式乳化洗消装备.  相似文献   

12.
戴秋云  肖国经 《防化学报》1995,7(1):42-45,49
阐述了化不事故后果洗消处理的必要性现状,对洗消方法,洗消前的准备及几类化学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敌腐特灵、硼酸和水应急冲洗家兔烧碱灼伤皮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管哪种洗消剂,洗消越及时、对创面愈合越有利;洗消荆冲洗创面时对创面温度影响不大,从用量和冲洗的效果上看敌腐特灵〉硼酸〉水。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洗消配系的辅助决策模型及其辅助计算模型的建立,就洗消配系中洗消场(站)位置的优化作了初步研究,并对模型进行了实例测试。  相似文献   

15.
结合影响洗消站(场)开设位置的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并利用基于模糊TOPSIS方法的评估方法建立模型。通过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达到对洗消站开设位置进行优选的目的。该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基于模糊TOPSIS方法的评估模型的建立,对于洗消站(场)开设位置的优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SARS病毒的特性,针对目前一线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存在的不足,从系统配套的角度,首次提出了SARS病毒防护与洗消系统的想定和研制方案,该系统不仅能实现科学、均衡防护,且个人防护器材可重复使用,具有安全、环保、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次使用了持久性毒剂——芥子气,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随后,大规模杀伤性生物武器和原子武器也相继在战场上亮相。为了保障战斗人员在核生化条件下生存,维持其作战能力,及时恢复遭受核生化攻击部队的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脉冲式喷气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对其在小型洗消装置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了伊拉克原有化学、生物武器能力,介绍了美军参战部队化学兵编配情况与美军装备的侦防消救等防化装备性能.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化学、生物武器威胁条件下、不对称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强大的防化装备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具有反威慑的战略意义,结合伊拉克战争的特点探讨了未来防化装备发展的5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